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825章 论天才是如何被埋没(第一更,求订阅)

第825章 论天才是如何被埋没(第一更,求订阅)

    实际上,美国一开始的时候,对导弹并没有什么兴趣,毕竟,我大漂亮有战略轰炸机,有航空母舰。

    导弹?

    那玩意的误差足足有好几英里呢!那玩意儿哪有用战略轰炸机轰的爽!轰的准。

    况且,美国空军还担心弹道导弹抢走自己的活,夺走属于自己的光彩。所以,出于某种私心,在美国空军的阻挠下,美国对导弹一直没有什么兴趣。

    这也导致了冯.布劳恩的“怀才不遇”,虽然他和他的团队基本上全被美国接收,但是在与美国技术人员交接了V2技术,并通过协助美方设计第2代火箭教会其工作方法后,冯.布劳恩以及他的团队中的大多数人,即因曾经的纳粹军人身份被排斥在火箭项目之外并限制回国,在随后的两年间冯·布劳恩只为一些小杂志编写了几篇将火箭用于太空开发的简单设想。

    论一个天才是如何被闲置的,看一下冯·布劳恩的遭遇就知道了。

    而这也导致了美国在导弹研制进度上的严重落后。

    甚至直到现在,直到苏俄发着的R7弹道导弹之后,艾森豪威尔以及军方高层也没有太过深刻的感觉。

    苏联洲际导弹是成功试射了,虽然可以攻击美国本土,但是美国同样也可以攻击苏俄本土啊!

    对比之下,美国的战略轰炸机更多,随时可以摧毁苏俄所有的城市!

    于是乎,相比于美国普通人的震惊,华盛顿那边尽管感受到了威胁,而且也感到了紧张。

    但是,他们还是有心理准备的。

    毕竟,他们早在年初就获利了这方面的情报,当然了,艾森豪威尔以及军方根本没想到苏联的洲际导弹这么快就有进展。

    不过,尽管如此,美国仍然没有想到启用冯.布劳恩,哪怕冯.布劳恩是个天才又怎么样。

    其实,站在天才的角度上来说,冯.布劳恩和科罗廖夫是极其相似的,当年全盘主持德国导弹计划的冯.布劳恩负责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导弹的整体设计、发动机设计、燃料设计以及建设导弹总装工厂、零件制造工厂、发射基地等等各个方面……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作为行业开创者的冯.布劳恩比科罗廖夫更加出色,毕竟,是冯.布劳恩开创一个人类前所未有的行业——弹道导弹领域的科学研究正是在他的手中建立并且完善的,这才是冯布劳恩的价值所在。

    不过可惜的是,美国这边压根就不重视冯.布劳恩和他的技术团队,甚至是直接把他们雪藏了起来。

    终于到8月21日的,R-7洲际弹道导弹的问世,证明了苏联在火箭领域的领先地位。

    自然,也理所当然的刺激了一把美国人,但也就是如此了。

    “不是吧,现在布劳恩还在好莱坞拍科教片呢!这些美国佬,可真是傲慢的要命啊。”

    翻看着大使馆发回来的情报,李毅安忍不住感叹了起来,抱着这样的天才人物,不知道利用,真不知道,美国佬是什么样的脑回路。

    甚至有那么一瞬间,李毅安都动了想把冯.布劳恩绑架回南洋的念头了。他倒不是瞧不起尤金等人,他不否认这些人的才能,但是他们只是德国V2导弹的参与者,他们或许对火箭技术有一定的研究,但肯定比不上冯.布劳恩啊!

    毕竟有些行业是真的需要天才的。而南洋现在恰恰没有这样的天才。

    “真不知道五角大楼里的那些高官们脑子里是怎么想的。”

    李毅安已经隐隐能够感觉到,除非是苏俄把卫星送上太空,否则美国人恐怕还在那里狂妄自大呢。

    尽管“太空竞赛”的时代正在逼近,可惜美国还是没能接过那根接力棒,在冯.布劳恩没有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美国能够在紧随其后发射他们的卫星吗?。

    “看来,用火箭换原子弹,也不是不可以了……”

    其实,要说五角大楼没有反应,那是不对的。

    面对苏俄洲际导弹的成功试射!

    五角大楼,其实也是……慌的一比。

    毕竟,一直以来,战略空军都是美国最大的依仗。作为全世界唯一拥有战略轰炸机的国家,美国空军拥有着对苏俄的绝对优势,而二战期间对德国以及日本战略轰炸的成功,让美国深信战略轰炸才是真正的威慑力量,而洲际远程轰炸机和原子弹,就是他们威慑整个蓝星的依仗所在,这是无与伦比且势不可挡的力量。

    也正因如此,冯.布劳恩和他的导弹技术才没有被看重。

    但是,在R-7洲际弹道导弹的出现,却彻底的改变了一切。这种洲际弹道导弹的射程超过一万公里,战略轰炸机能做的事情,它都可以做到,而且可以做得更好。

    二战德国用V2导弹轰炸英国的经验清楚的告诉所有人——弹道导弹是不可拦截的,至少现在还不能。而火箭和原子弹的结合之后,对美国造成的威胁同样也是空前的。

    华盛顿白宫,国防部长查尔斯·欧文·威尔逊一脸沉重的对艾森豪威尔汇报,

    “对于苏俄洲际导弹,我们是一无所知的,除了知道它可以飞行10000公里之外,就再没有其它的任何信息了,但所有的情报,都显示出苏联将会它用搭载原子弹,这正是他们研制洲际导弹的根本原因。”

    “所以,对我们的威胁也是非常直接的了。”

    皱着眉头,艾森豪威尔看着查尔斯说道,

    “现在这会让美国处在被动地位,还会给美国带来前所未有的威胁。”

    “洲际导弹的成功试验,就让我们很被动。”

    作为国防部长的查尔期说道,

    “但是这种被动是暂时的,毕竟,我们的空军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B52战略轰炸机,它将会威慑苏联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哪怕是直到现在,虽然慌的一比,但是五角大楼来说还是有所依仗的。美国有全世界最强大的战略轰炸机部队。

    “那只是轰炸机,我想知道的是,我们的洲际导弹呢?我们也必须加快洲际导弹的进度。”

    艾森豪威尔直接了当说道。

    美国当然也有洲际导弹的项目在推进,年初收到南洋提供的“苏俄洲际导弹”的情报后,他就曾指示,要求五角大楼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结果五角大楼那边各种报告评估层出不穷,但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一直以来,空军都认为发展导弹是浪费资源,毕竟,从成本上来说,几十万甚至提百万美元一枚的洲际弹道导弹,远不如轰炸机来的厉害且便宜。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导弹研究远远落于苏俄,在五角大楼还在讨论着的洲际导弹的方案时,苏俄都已经拿出来了成品,直接亮瞎了美国人的狗眼。

    军人出身的艾森豪威尔非常清楚,这种落后意味着什么,于是,在他的直接干预下,五角大楼终于在战略导弹的研制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紧接着,美国国会通过了特别预算,加大在洲际导弹项目上的研发。苏俄洲际弹道导弹的试射成功,让整个世界骤然凝重起来,一直自认为占据绝对优势的美国,心中出现了一丝慌张。

    但也就是如此了,因为……冯.布劳恩,依然在拍科教片!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