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837章 亡羊补牢(第二更,求订阅)

第837章 亡羊补牢(第二更,求订阅)

    “斯普特尼克-1”多大?

    直径0.58米,质量83.6千克。

    从大小上来说,简直有点不值一提,卫星壳体由两个铝合金半球壳对接密封而成,内部充有氮气。壳体内安装蓄电池组、无线电发射机等仪器设备,从技术上来说也是简单至极。

    别看它简陋至极,但是就是这个不比篮球大多少的人造卫星,在全世界范围内所掀起的波澜,却是史无前例的。

    它不仅仅导致了欧美各国陷入了短时间内的混乱,同样也是向世界,主要是在向美国揭示一个未来——天空已经不再安全!

    尽管一个多月前,苏联的R7火箭试射成功,就让美国人感受到了威胁,但是那种威胁并不是直观的,毕竟只是报纸上的报道,可是现在呢?

    苏联人把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

    美国所谓优势——什么空军啦,什么科学啦,什么这样那样的优势。一夜之间就荡然无存了,消失的干干净净。

    对五四年的人来说,进入太空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突如其来的消息,甚至让美国人误以为是外星来人了,让美国官方都在考虑地球人会不会变成印第安人的问题了。

    而当知道是苏联的卫星时,非但没有缓解美国人的那种惶恐不安的情绪,甚至让他们变得更紧张了!

    这一天,两亿多美国人已经陷入深度的恐慌当中——慌的一比。

    毕竟,外星人可能是友好的,但苏联人肯定是会种蘑菇的!

    次日上午,美国的股市应声暴跌,一跌就是两天,似乎自由世界的末日近在眼前,还好,第三天就是周六休市。

    要不是真不知道会跌成什么熊样。

    股市在暴跌,而报纸则在质问。

    《纽约时报》直接质问道:“苏联人甚至都制造不了一个好冰箱,他们怎么会把卫星送上太空?这怎么可能?”

    一九五四年的美国是充满骄傲的,毕竟,人家是蓝星第一,是山巅之城,是自由世界的领袖,是科技上的霸主,总之一句话,这个时候,在所有的美国人都认为自己是最牛掰的。

    至于苏联?

    苏联就是个连冰箱都造不好的垃圾工业国家,结果就是他们眼中那个什么都不如美国的国家,人家发射了人类的第一颗卫星,就跟猴子发射了火箭一样,对美国人造成的心理打击之巨大,自然可想而知了。

    现在却听到了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之后,美国人就不仅仅只是懵比了?

    面对记者的询问,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校长埃里克·沃克语气沉重的说道。

    “从今天起,美国已经沦落为了次级的世界强权了。”

    “我想这个后果是很明白的,苏联将会称霸世界。”

    美国总统国外情报顾问杜立德中将在说出这番话时,镜片后方满是心事重重。苏联的人造卫星既是人类探索太空的第一个高光时刻,也给整个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带来了巨大的军事威胁和信心打击。

    美国的舆论将其视作“太空界的珍珠港事件”;华盛顿一家报纸把10月7日定为美国“国耻日”;一位科幻迷愤然跳进密西西比河,给艾森豪威尔留下一纸遗书。

    在美国舆论哗然,人们走到院子里,一言不发的注视着那个一闪一闪从太空中飞过,衬着满天不动的星辰,人们就这么注视着它。

    人造卫星在太空当中一圈接一圈的绕行,这一天,地球被改变了。

    它的无线电信号很容易被探测到,它在轨飞行期间角度使得它的飞行路径几乎覆盖了整个有人居住的地球。全世界的无线电监听员,都能在它身上监听到信号,听着耳机中“哔哔,哔哔”的声音,无数的人都是陷入了沉默。

    而这些沉默的人中,并不包括李毅安——事实上,他才是第一个吹响向太空进军的人。

    但是现在,苏联的人造卫星……这是打脸啊!

    “外星人入侵……美国佬真的能想出来。这下怕是脸更痛了吧!”

    翻看着美国报纸上对苏联人造卫星的报道,李毅安忍不住笑了起来。

    在这个世界,人造卫星所造成的轰动,远超过另一个世界,毕竟,在另一个世界,早在卫星发射的两年前,美国就宣布将在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也就是1957年发射第一枚人造卫星。四天后,苏联也紧随其宣布,他们也将发射人造卫星。

    所以,美国人是有心理准备的,当太空中出现电子信号后,他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苏联的卫星上天了!

    可是这一次,他们却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和另一个世界一样,苏联开始时对斯普特尼克1号的反应非常低调,担心秘密泄露。结果导致在发射后的几个小时,欧美各国都是一脸懵比,以为是外星人来了。

    由此所引发的混乱,加剧了美国人的反应,当然也激起了人们的焦虑感,不知道多少政客在那里讽刺了美国的悲惨境遇。

    但李毅安深知这只是暂时的,美国一旦调整过来,一定会迎头赶上的,前提就是需要投入更多的力量,简单来说就是要多花钱。

    其实,美国的反应,有那么点“应激反应”——无非就是美国习惯了目空一切,认为自己在科学技术上领先于其它任何国家。

    可是在被苏俄狠狠打脸之后,一下子变得有些极端了,凭空拔高了苏联在航空航天上的优势,当然,这种优势对于美国是事关生死的大事,甚至等到肯尼迪在总统选举时,都把要缩小导弹差距作为他的施政纲领,就是要部署更多的弹道导弹,在数量要超过苏联拥有的弹道导弹。

    不过,与美国上下的惶恐不同的是,此时莫斯科和整个苏俄是兴奋的,赫鲁晓夫终于达到了他的目的——用一种最便宜的方法吓死美国人。把美国人吓了个半死的同时,苏联当局开始鼓励人们在广播中收听人造卫星的信号——就是周期性的“哔哔”声,同时还鼓励自己的盟国,让他们动员各自的民众,在夜空中寻找人造卫星。虽然人造卫星本身经过了高度抛光,但其体积小巧,几乎无法用肉眼看到,大多数观察者实际上看到的是R-7更加显眼的26米芯级。

    这一次,真的把美国吓得够呛,甚至被吓出了应激反应,然后开始了太空竞赛。

    其实的同样也把南洋给震惊了一把,就在李毅安感慨着美国被吓出应激反应的时候,袁家骝走进了李毅安的书房。

    “现在美国人肯定正在全力以赴要发射他们的卫星,我们也应该发射自己的卫星。”

    在书房里,作为南洋卫星项目的负责人,袁家骝说道。

    “或许,我们的人造卫星还不能够转播电视信号,但是,我们需要它,南洋需要它!”

    和很多人一样,在得知苏联人发射人造卫星后,袁家骝感受到的不是震惊,而是失落,失之交臂的感觉,一直左右着他的情绪。

    “你的意思是,我们也要发卫星了?”

    看着袁家骝,李毅安问道。

    “不过,我们的卫星做好准备了吗?”

    其实,李毅安是知道的答案的——南洋的卫星是世界上第一个通信卫星,它的复杂难度可想而知,仅仅只是重量就差不多有一吨重啊,现在只不过是刚刚完成基础设计而已。

    这……

    袁家骝如实的回答道。

    “还有些设计需要完善,我们需要解决卫星的长期运行,让它尽可能长时间的太空中运营,只有这样才能均衡发射成本。”

    接着他又特意强调道。

    “但是考虑到民众的情绪,以及科学探索的需要,人们有必要尽快发射属于我们的卫星,毕竟,现在我们的民众也都在问——我们的卫星在那里!”

    虽然袁家骝很清楚,发射一枚火箭的成本是昂贵的,但是有时候,很多事情并不能用金钱来形容它。

    他的问题,让李毅安陷入了沉默,想着报纸上的一些问题,其实,受到刺激的何止是美国人,南洋人同样也受到某种刺激了,最近几天,报纸上的反应也是有点儿激动啊!

    看着袁家骝,想到最近几天来,人们的反应,李毅安才意识到自己犯一个时代的错误——他以为第一颗人造卫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毕竟,在另一个世界,什么人造卫星啦,什么太空船,什么探月,人类都要进军火星的新闻,也只是让他搭眼一瞟而已。

    一个人造卫星,影响不大吧!

    其实,犯下这种错误的,并不仅仅只有李毅安,艾森豪威尔同样也是如此——他的的反应很平静,只是举行了一个记者招待会,在会上说:“就卫星本身而言,它并不使我担心,一点也不。”

    说到底,军人出身的艾克,还是小瞧美国人的反应,他忽视了一点——美国人脆弱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而自己呢?

    总想着实用……经济,有时候,有些事情,并不能仅仅只用金钱去衡量!

    “或许现在,我们的通信卫星还没有做好准备,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发射一枚科学探索卫星。不仅可以进入太空,完成太空科学探索任务,而且还可以进行一些相应的实验,用于通讯卫星上,这将有助于我们的下一步计划,毕竟,通讯卫星的成本也是非常昂贵的,我们需要进行一些相应的时间。”

    和其他人不同的是,袁家骝他来到这里是带着方案过来的,带着人造卫星的设计方案。

    这也正是科学家和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当普通人为之失望,为之羡慕的时候,科学家所想到的是什么呢?就是从科学的角度去追赶。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袁家骝拿出了一份草图介绍起了他设计的科学探索卫星。

    “虽然有一些技术难度,但是有些部件是已经成熟的,毕竟,那些设备原本我们就准备搭载在通信卫星上,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们可以在两个月内完成卫星的设计。”

    好吧,亡羊补牢吧!

    点了点头,李毅安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发射它吧!”

    好吧,南洋的也要加入这场竞赛之中,只不过是……竞而不赛的那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