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刀剑饮马 > 第二十七章 行路

第二十七章 行路

    临近傍晚,商队抵达略阳城外。在彦绍后背团子,看顾马匹的时候,谢大掌柜提着一壶酒过来了。

    “掌柜的。”

    谢大掌柜坐到地上,并对着彦绍拍了拍旁边的草。

    “坐会儿吧,说说话。”

    谢大掌柜说完便拿起酒壶喝了一口。

    彦绍随即坐在他旁边,今天阳光充足,所以草地显得很是干燥。

    “今天的事情多亏有你。”谢大掌柜看着前方道。

    “这没什么的,不过是尽一份力。”

    在彦绍看来,既是为商队一行尽一份力,也是为那主家之人尽一份力。毕竟死者为大。

    “这一路过来,你应当听过此地习俗了?”

    “嗯,在商队中有听人说起过。”

    “对此,有何看法?”

    “这倒还没有。”

    在彦绍来说,虽然不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下葬方式,但是他也不会特意去评价好坏。

    “这就对了。”谢大掌柜闻得此言拍了拍手。

    彦绍偏头稍显疑惑的看着他。

    “不明白?”谢大掌柜看着他这一副样子,旋即笑了起来。

    “能体会到那么一点意思。”彦绍回到,他所谓的意思,则是对此行为的敬畏之心。

    “嗯,你才第一次出门,很多事情不理解是十分正常的。”谢大掌柜停顿了一下又道:“天下之大,光是大陈疆域以百万里计,更别说南疆,云丹等国。”

    他仰头喝了口酒道:“各地都有自己独特文化,以后你走的地方多了,自然就会习惯。但是在第一次见到这些地方习俗的时候,你不接受可以不参与,但莫要表现出厌恶之意。”

    彦绍点了点头,任何地方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印记,如果光凭借自身眼光看待,难免会有偏颇。

    “我在外行商多年,靠的无非谨慎二字。所谓谨慎,就是慎之又慎。”谢大掌柜抬头看了看星空,站起来对彦绍道:“尽量要做自己有把握的事情。”

    见他要走,彦绍只得点头以示肯定。这估计是对他今天自告奋勇去安葬一事的告诫了。

    对于谢大掌柜的经验之谈,彦绍还是认真听了进去,虽说以他的实力好像不太需要谨慎二字,但有时候武力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第二日一早,商队启程,继续向着遥远的凉州府进发。

    ……

    在略阳县下的一个小道上,十来余人围绕着一架马车,行走在路上。

    今日是燕王妃回返王府的日子,自开春出王府至今已一月有余。

    听说近来边境不稳,不知王爷日夜操劳,身体可还好。燕王妃坐在马车内,不由得担心起王爷来。

    燕王景珩,是当今大陈皇帝景炎的第七子。延和三年,景珩十五岁元服后就外放凉州封燕王。

    至今延和十五年,二十七岁的燕王已与王妃诞下一女,但仍未有子嗣。

    部下曾提议纳侧妃以接续宗庙,因当今天子还未立太子,燕王若无子嗣,恐将无缘太子之位。

    但燕王与王妃感情甚笃,并未采纳此意见。

    王妃一行越过小路,就踏上了通往天水郡的祁山道。

    彦绍见得此一行是在出略阳县两个时辰过后了,初见还觉奇怪。

    十余人均着普通乡民衣物,虽是故作散漫的围绕于那辆马车周围,但彦绍还是凭借他直觉,观察到这十余人位置虽乱,却自有一股默契。

    其实是行伍出身的护卫们下意识的形成了军阵。军中多以三人为一小阵,冲杀撤退,均不乱阵型。此还是燕王自古书中习得。

    彦绍也未多做审视,只稍微看了一眼,便自顾的牵车去了。慢慢的他发现,这队人已然落于商队之后,遥遥尾随。

    ……

    在略阳县相邻的仪丰县下的一处村庄中,此时正聚集起一队人马。

    万祈正在招呼众人拿好家伙,今天他要带着大家伙做上一笔大买卖。

    万家寨,平日里靠种田为生,可实际上这些人还有另外一份副业,那就是拦截过路商队,索要路费。

    前几日他远在南黔县的表弟马常遣人过来通报,说是有一大队从南黔经过,要去往北地的行商。

    商队人数不多,这于万祈来说可是一笔大买卖。哪个地方都有争权夺利的事情发生,这万家寨也是如此。

    虽然朝廷如今待民甚厚,可对于万家寨的人来说,这只能使之不失温饱,却是远远不够他们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自战乱时期万家寨就因背靠商道,而兴起了这贼盗之事,只近几十年天下太平,他们也不敢再多行此事,却不代表他们已将手艺忘却。

    万祈之父,也就是万家寨的当家人于近日宣布,要由众人推选出新的寨主。

    其实照其父来看,自然是传给自家儿子才最恰当,可万家寨虽是农庄,却也习得了贼盗的风气,讲的是实力,而不是关系。

    他万祈从小到大虽未有大错,可亦无大功,比不得其堂哥万彻。

    那万彻十五岁那年就伙同村中二十余少年,在一日夜晚,越过秦岭到那安远道下劫掠了一个小村庄。

    事发后那安远道境内的贼盗们遭了官府一通围剿,狼狈逃窜。可万彻等人竟是毫发无损,还收获颇丰的回到村中。

    从此,万彻在他那一群弟兄支持下,呼声渐高。令万祈之父不得不退让,实行以村众推行主事之人的办法。

    他万祈就是要抓住此次机会,使寨中各位叔伯看到他的实力。

    万祈之父听闻此消息自是举手赞同,此还私下为其子奔走,聚拢人力。

    万祈站立于台上,不由得一阵意气风发。在他看来,一些个商队的护卫,自然不是他们这群“经年老盗”的对手。待此番事了,再看村中何人能阻拦其坐上主事之人的位置!

    随即,万祈一人当先,身后五十余人均手持大刀,跟随其后而行,那马常当日小厮正在此间。

    他却未曾注意,在一处墙角缝里,一双眼睛将此间事情看得清清楚楚,随后那人见万祈领人往寨口而去,迅疾地往寨中跑去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