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笑破九天 > 第四十章 :“蝉”反捕“螳螂”(4)

第四十章 :“蝉”反捕“螳螂”(4)

    皇帝虽然不知道具体的经过,但对事情的原委自然是心如明镜似的。

    他当然知道杨晟会被原有的世家大族们所“关照”,这过程中,明面上和水面下都免不了无声的刀光剑影。

    很不错,自己果然没挑错人,杨晟这一把玩得漂亮,不仅成功狙击了孙、徐两家的暗藏祸心,还通过这次向其他对他有不良意图的势力亮了“獠牙”。

    “孙尚书,此次你未审慎查明就听信妄言就胡乱举报我朝两位将军,让朕不得不思考当前给孙尚书的重担是否可能太重了,影响了孙尚书的判断!”

    “不如你们兵部回去了自己议一议,提名一位副尚书代替孙尚书承担重任吧!”

    “孙尚书为国操劳了一辈子,现在老了,我们理应让老尚书到南山静养身体。”

    “哦,议论好了就将提名提交给内阁吧!”

    话说得似乎很善解人意,很为孙玉虎考虑,但谁都知道这其实是把孙玉虎一刀给铡回老家了。

    可是这话吧,还真没人敢求情,主要是因为理亏。要不是没有前面孙玉虎信誓旦旦地举报杨晟,然后又被调查确认几乎犹如诬陷的话,孙、徐派系的还能全都站出来给孙玉虎求情。

    但是,如果这时候还站出来,希望靠人多来迫使皇帝改变主意的话,那就非常像“结党”逼宫——“结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不看事实的真假对错,只讲队伍和亲疏。

    所以,这时候肯定是不能往皇帝的“枪口”上撞的。

    另外,文、武派系历来是针锋相对,这时候要胡乱求情,赵、刘为首的文官派系铁定也会趁机发难。

    除了他们,杨家带领的清流派一系又怎么可能不趁机向他们发难,毕竟他们对付的可是杨家长孙、御史大夫杨璋的亲儿子。

    为了不再落其他派系以“口实”,孙、徐一系的官员也不得不审时度势,为了派系力量的保全而沉默不言,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求情。

    这样的场面,无声的朝堂,却又如弥漫满了刀光剑影。

    “谢皇上圣恩!”孙玉虎自知自己已经栽了,也不敢给自己求情,眼见场上也没任何一位官员给自己求情,内心也是心如刀割,但是嘴上却还要感激皇帝的“体谅”,似乎皇帝这么捋了他其实是皇恩浩荡,特许他提前回家养老。

    “事情既已查明,那么此事就告一段落,今天就如此吧,退朝!”皇帝也不再拖泥带水,并且第一个站起身来离开大殿,在中常侍吴公公和另外一位年轻的起居太监的簇拥下,转身朝后殿走去。

    “恭送圣上!”堂下众臣自然是跪安相送。

    皇帝走后,众臣缓缓起身,然后三三两两,无声地朝大殿外走去。

    这三三两两结伴无声地离去的,自然是每个派系里的同僚。

    周、王、陈等三家皇亲国戚,如果是在朝廷没有实职只有荣誉称号的,平时是不上朝的,只有有重大国事的时候,朝廷才会通知他们上朝。

    整体上,周家作为皇族,除了皇帝以外,其他王爷大部分都分封到各自的属地上去了,太子成年以后倒是可以上朝议论国事,但是因为太子当前只有十二三岁,所以周家日常在朝堂上的势力主要是皇帝自己。

    王家有一名左相在朝上,但主要是凭借后宫权势给的他这个荣誉称号,加上现今的皇帝也很强势,所以他自己平时也很知趣,从来不敢摆谱,努力当一个做样子的左相。在朝堂上皇帝问他什么意见,他也基本上都是附和皇帝,也不轻易和其他派系结盟或者结怨,一句话总结就是:尽量谁都不得罪。

    而陈家,在朝堂上略等于没有任何力量了,只有无数的“结亲对象”。

    李家有右相,在其他部门也有其他官员,虽然是真正的文官之首,但却和赵、刘领头的文官派系刻意保持距离,而是几乎和皇帝完全共进退。

    杨家,主要扮演的是有很大话语权议政但却没什么实权的小伙伴的角色。

    李系和杨系虽然都没和其他派系结盟,但这两系并不势单力薄,都是本身有这个实力才能在朝堂上立住自身的派系。

    李家自不用说,历朝掌管实权的右相基本都出自他家,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根深蒂固、枝繁叶茂”。

    而杨系,虽然表面上没什么实权,但监察权都掌握在他们手上,也是不能轻易小觑的。

    眼下,李、王、杨三家派系的自然都没打算再议论什么。

    本来,作为杨家长孙的杨晟在朝堂上被针对,杨系也应该帮助杨晟商讨一番,例如后续的应对策略。但当前这个时点比较敏感,杨晟和作为杨系首领、也是杨晟亲爹的杨璋,自然也都要避嫌。

    所以杨晟和杨系的官员,一出大殿,都是不约而同、心照不宣地直接回了各自的大营和府邸。

    而作为当事人的孙、徐派系,以及本来也蓄势待发要针对杨晟的赵、刘派系,则是亟需碰头讨论商议。

    对孙、徐派系的来说,虽然孙玉虎已经“牺牲”,但好歹还是朝下孙家真正的话事人,这个时候还是不能立即就对他演“人走茶凉”的剧本的。

    再说,孙、徐一系主要都是头脑简单的武将,只有少数几个人脑瓜子聪明,就算明面上孙玉虎要退隐,但要聪明人拿主意,他们也还是离不开孙玉虎。

    只是可惜,这次这个孙、徐一系最聪明的领头人却是冒进了,导致他们这个派系接下来的命运都可能受到牵连。

    所以,一出皇城大门,孙、徐系的官员就迫不及待三三两两地暗中找地方去碰头商议了。

    去的自然不是孙家,这时候去孙府就太扎眼了。

    孙、徐一系还有一位更老资格的,这位年龄也比较老,比如果没有什么大的战事,平时也几乎不上朝。他是徐家的,名叫徐戈,官居太尉。

    此时,孙、徐一系的众人就七拐八绕地分别从各个方向往太尉府来了。

    与此同时,赵、刘一系的众人也是在往另一个方向聚焦,他们去的方向是吏部尚书赵阔的尚书府。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