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大棒槌

    上一世,在媳妇出事之后,他在大岗子村呆了两年,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戒酒消愁,后来进城打工,存下一些钱之后,就干起了收药材的买卖,后来他三弟专业,分配到了政府,一路升官,做了县长,把他老爹老妈都接到了城里,王红军就再也没回来过大岗子村

    对于大岗子村的七个火山口湖群他也只是后来才听说,自己并没有见过,这一次是真的见到了。

    如果自己现在能把大岗子村的旅游业发展起来,那就等于打通了一条大岗子村通向外面世界的路,到时候,旅游业带动全村的发展,不光他自己家,村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王红军在心里打定了主意,以后自己赚了钱,一定要把大岗子村的旅游业发展起来。

    “爹,你知道这七个龙湾是咋回事吗?”王红军问王三德道。

    王三德吧嗒了一口烟道“听以前的老人说过一些。”

    “爹,你给我讲讲”

    爷俩在地上找了一处干净的地方坐了下来,王三德给王红军讲起了关于龙湾的事

    那七个龙湾都是有名字的,分别叫大龙湾、二龙湾、三角龙湾、东龙湾、南龙湾,小龙湾和旱龙湾,这七个龙湾是由火山喷发后地下水上升聚集而形成的高山湖泊。

    大岗子山地属长白山龙岗山脉,七个龙湾仿佛就像七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层峦叠峰的白山峻岭之中。

    而关于龙湾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随着草木的再生,龙湾一带出现了一只龙头怪兽。

    它力大无比,吼声震天,常常出没山林伤害百姓,闹的山民惊恐不安,彻夜不眠。

    一天,十几户山民凑在一起商议要除掉这只怪兽。王家三兄弟自报奋勇为民除害。

    当夜,山民们为三位勇士敬上三大碗山茶酒和人参壮力汤。

    然后,敲起树桶,点燃篝火,狂舞一番,按着山里人的规俗为三位勇士送行。

    王家三兄弟披星戴月,跋山涉水来到龙湾。经过几天几夜的寻找,终于找到了那只凶残的怪兽。怪兽发现了王家三兄弟,顿时兽性发作,一声吼叫,声嘶力竭地向他们猛扑过来。

    王家三兄弟各操家伙同怪兽撕打,打了三天三夜,三兄弟已是筋疲力尽,遍体鳞伤,眼看就被猛兽吞掉,正在这危机时刻,突然,天空中飞来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珠,飘飘悠悠落在怪兽身上。

    宝珠越来越大,最后变成一块巨石,把怪兽压在底下。

    惊奇之中,三兄弟顺着宝珠飘来的方向望去,只见空中有三位头顶红珠,身着绿裙,脚浮云纱的妙龄参女,正在向他们点头微笑。

    三兄弟喜出望外,起身相迎,怎奈过度的疲惫,身上汗如泉涌。刹那间,三兄弟的汗水淌满火山深谷,顷刻间火山口变成了火山湖,当最后一滴汗水流尽时,一阵清风吹来,三兄弟的身躯变成了龙湾岸上的三座巨石山峰,那男性的健肌变成了峰上斑驳苍劲的峭石,那遍身的伤痕变成石峰苔藓,那斑斑血迹变成芬芳吐艳的映山红,那颗镇妖宝珠就是龙湾潭中巧夺天工的小岛。

    风停林静,山民们来到龙湾,看见三座石峰上分别有株金光闪烁的人参陪伴,几只棒槌鸟在峰上盘旋,凄惨的叫着:“王—干—哥,王—干—哥!”

    据说每逢夏季的夜晚,常常能听到龙湾石峰上的三位参女与三兄弟的窃窃私语。

    语音轻轻,语意甜甜,语情丝丝。从此,大岗子村再也没有野兽侵扰,山民们过上了平静安宁的日子。

    王三德讲完了关于龙湾的事,王红军想到,如果以后自己开发了大岗子村的旅游项目,这个传说就可以做为一个吸引游客的宣传资料。

    不过,这是以后的事了,王红军现在要做的是尽快的找到山芋头。换些钱,先养活全家,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爷俩从地上起身,在山里转悠了几圈,转到了离大岗子村有二十多里地的深山老林里,也没有找到山芋头,王红军就奇了怪了,对老爹王三德道“爹,你说换常(平时)进山里,看到的山芋头都成片成片的,现在咱要找,一棵也找不到,真他娘的怪了。”

    王三德坐在一棵树下,装了一袋烟,吧嗒吧嗒的吸着,说道“可不咋滴,我当年在队里放羊那阵儿,在山里换常(经常)能看见成片的山芋头,谁知道现在咋没有了。”

    “爹,你说,这山芋头价格这老高,是不是拥护现在山里的这玩意少了?”

    “也备不住!”

    “那怎么办?这山芋头可是五毛钱一斤呢,我还指望着挖些山芋头卖了钱,做收药材的本钱呢!”王红军有些泄了气。

    “老二,你别急,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你看,这是啥玩意?”王三德指着地上的一棵伞形的植物让王红军看。

    王红军走到进前,一眼就看出,他老爹指的那是什么

    “爹,这,这是个大棒槌(人参)呀!”

    王红军连忙蹲下身,去看那人参的叶子。他激动了起来,连忙喊道“爹,爹这棒槌有两枚复叶,也就是少说这棒槌有10年,这下发财了!”

    人参通过看叶子就能看出人参的生长年头。

    野生人参,一到五年,在地上部长出仅为一枚复叶,俗称“三花”

    五到十年可张出一枚完整的掌状复叶,俗称“巴掌”

    十到二十年,长有两枚掌状复叶,称它为开山钥匙,也就是说,找到小捻子就是找到了拿大货的线索,附近很可能,有许多棒槌

    三十到五十年的野山参有三枚掌状复叶,俗称灯台子,

    五十到八十年的野山参长有四枚掌状复叶,俗称四品叶,

    八十年到一百年的野山参五品叶,长有五个掌状复叶,俗称一堆,如果发现一棵五品叶的野山参,在它周围能找到大大小小的野山参,有六七十年的儿女辈,也有三四十年的孙子辈,

    六品叶以上的野山参,要一百年以上的参龄,那是极为罕见的,过去老一辈的放山人习称一片,也就是说此为元老,整片山会有无数的子子孙孙。

    七品,八品,九品叶的野山参那都是传说中的,没有人见过。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