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农家女种田致富忙 > 第五十七章 回乡

第五十七章 回乡

    余谷倒也不是急性子,听说养鸡场的事,先就有些心疼弟弟。余虎看着粗壮没心眼儿,实际上心思挺细,这事他没提,说明心里正愁着呢。

    余谷一边盘算着,一边往家里走。可巧碰见村长在外头溜达,他踌躇了一会,上前去:“村长,您这阵子可还好吗?”

    村长看见余谷,笑着招呼:“哟,这阵子没见,气色好些了。”

    其实余谷本就黑瘦,这阵子病一场,脸色更不好看了,可他听了村长的话,心里有几分高兴:“嘿嘿,村长,养鸡场的事我想跟你打听一下。”

    村长犹疑着不知如何回答,他不知道余谷是否已经知道了余家被骗的事,如果不知道,想着是余虎有意瞒着家里,自己可不能说漏了嘴,如果知道了,是不是来兴师问罪的?

    余谷停顿一会,见村长没有回答,就爽朗道:“这事儿本来你也是好心帮忙牵线,虽着人骗了,我们余家还是感激你的恩情。”

    村长听到这话,舒了一口气:“那人我也是经人介绍认识的,谁成想竟是这样的人。你若是怕人抢了你的生意,直接不卖便是。”

    “谁说不是呢。做这样的事,损人不利己。”

    余昭插道:“狭隘。”

    村长本一脸气恼,听见余昭说的,却抚掌大笑:“这词倒是妙极。”

    余昭:“格局太低了。”

    余谷本没把养鸡场的事放在心上,自己家里吃的鸡有了就行,现在家里有钱了,西湖楼又关了,养鸡场算不得什么大事,倒并不太在意。回乡看见熟悉的小桥流水人家,心情更加明朗,就哈哈大笑着问闺女:“你可有什么大格局?”

    余昭:“天下无饿殍。”

    余谷啧啧两声,这番狂言当然没放在心上:“咱家现在没饿死已经谢天谢地了。”

    村长也跟着惊讶:“那你赚钱是为了什么?救济穷人吗?”

    余昭摇头:“光救济是没用的,一时饿不死,也不代表以后饿不死。我想要的,是大家都有吃饱饭的能力。”

    看她一脸坚定,村长被她一番豪言壮语说的有些激动,重重的点了点头:“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他年少时何尝没有过这样的愿望呢,可他这一生,除了生儿育女,就是管些村里杂七杂八的闲事。回家一定要好好跟自己的几个孙子聊聊,他们虽然日日上学背书,可都只是完成任务,并没想过读书除了考功名之外的意义。大孙子王宗愿好一点,志气倒高些,可惜只爱习武,学习上似乎不甚有天赋,根据阳朝现行重文轻武的科举制度,即使是武将也必须考明经策论。想到这,又叹了口气,慢悠悠走回家去了。

    余谷一到家,余虎和素香就迎了上来:“哎,哥哥回来了。”

    余虎看了眼哥哥,也说气色好多了,到底是县城条件好,有油水,养人。

    余谷心里更高兴了,一连两人都夸他气色好,病一场竟然气色还好些,到底是那些参汤山药养人啊,得亏咱有钱了,什么药都吃得起。

    几人寒暄一阵,余谷把近况都说了,又提到养鸡场的事,宽慰余虎道,这有什么,不过重新买些鸡苗再养过就是。

    见余虎脸色不好,便用手附在余虎耳边:“西湖楼赚了一笔大的,如今家里有不少钱了,恐怕有一千两了。”

    看见余虎瞪大双眼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又坐下跟大家说道:“余记食店现在生意也稳定,都是些老客户了。每天也赚不少呢。”

    素香犹豫了半天还是开口道:“大哥,这事本不该我说,不过你们有没有觉得不对劲啊?这阵子,大哥大姐都遭了罪,西湖楼生意也关了,养鸡场也让人骗了。”

    余虎忙拍素香的手:“说什么触霉头的话呢!大哥这不是生了病以后,气色好看多了吗,必有后福必有后福。”

    余昭心里赞同素香婶婶:是有些不顺哈。

    余谷自从家里有钱以后,大多数时候还是想得开多了:“赚钱哪里可能一帆风顺呢?要这么容易银子就跟流着水似的到了咱家才叫对头?”

    素香:“听说昭昭是神仙送给咱余家的,要不昭昭你去跟各位神仙老人家说说情?让咱家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的。”

    余昭:我哪说得上情啊?我这辈子,也不是这辈子,是上辈子,见过的唯一的神仙是孟婆,孟婆也没个菩萨像,而且想来就算求她也不管什么用呀。

    但为了素香婶婶还是笑着道:“我明儿就去观里拜拜。”

    素香就安心了,长吁一口气,笑道:“可得多带些瓜果菜蔬去,也多带些香火钱给大仙星君们。这阵子咱得了运,一直也没去观里谢谢各位菩萨。这都怪我,我心里早就挂着了,可一直拖着没去。你瞧,果然出事了。人啊,一定要时时感念菩萨的恩惠才行。”

    余昭点头应下。

    她心里一直记挂着青霉素的事,一得了空马上跑去家里的实验室。

    用显微镜观察了,青霉素都长得很好,她打算扩大繁殖规模后先提纯一批试试效果。

    这事当然得她的御用助手余粮帮忙,过几天学校准备好以后,她就得上课了。趁着现在还没开学赶紧使唤。

    于是请素香婶婶先用豆芽煮成汤,滤掉豆芽,加入红糖,放凉后分别倒进各个培养皿中,然后把上次培养成功的青霉菌用棉签给每个培养皿分一点。

    因为她也不知道青霉菌的具体繁殖时间,何况各个因素对霉菌生长都有影响,她决定每天多次观察,要在霉菌消耗完养分开始衰亡之前提取出青霉素来。

    她不禁感慨,这一过程真是够繁琐的,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样照葫芦复制还这么艰辛,难怪现代医学的发展进程这么缓慢。

    不过她既然办起了学堂,以后就可以招一批实验室助手帮她处理了。医药公司都贼有钱,只要做好保密技术,靠青霉素发财指日可待了。想到这里,余昭不禁得意地哼起了小曲儿:咱们老百姓,真呀真高兴。

    余家余额:十四两金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