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农家女种田致富忙 > 第五十九章 养鸡场复工了

第五十九章 养鸡场复工了

    既然说好,长痛不如短痛,当下就去挑了几只健壮的公鸡,其余的都分给各家去宰了。

    白白拿到一只大公鸡,哪有不欢喜的,有的人家平时舍不得买鸡的,接了便说要养到过年才杀咧。

    也有人问:“我若拿到集市上去卖了,你家不会生气吧?”

    余昭忙摆摆手:“这有什么好生气的,各家有各家的想法,只是当初我家建养鸡场时,得了村里不少帮助,不过是尽我们所能的报答罢了。”

    各家都分完,余昭还特意挑了几只好的给村长和王炳富家送去。村长和王炳富毕竟都是村里有头有脸的人物,村长和王秀春也为养鸡场的事出了不少力,送礼规格自然也要高些,因此特多选了几只去。

    余虎看见大家忙里忙外的送鸡,难免有些不悦,但也没个出口,只好自己一个人去地里看庄稼生闷气。

    村长接过余家的礼物,不免有些诧异:“都送了?养鸡场黄了?”

    余昭摇头:“不是。留了些体格强健的公鸡,要说那个卖鸡的也算有良心,给的小鸡虽然性别不对,但种还是好的,养大了也是膘肥体壮的,病病歪歪的一个都没有,您瞧这大鸡冠子,这毛色。就这还是没那么强的呢。”

    村长看了看家仆手里的大公鸡,笑着点点头:“这人是我找的,这事都怨我,你们还想着把鸡养大了送来,真是……”

    跟着帮忙送鸡的养鸡场女工也夸道:“说起来原先村里就常夸余家人的,他家余谷从来是勤快人,不懒不馋,半点毛病都没有。他家大姐原先在王喜家,也是最勤快的,忙里忙外,还贴补家用,就是生不出……”

    话到嘴边,才想起不妥来,忙住了嘴,讪讪笑了一声,心里暗骂:“本是想夸东家的,这下倒好……”。

    生不出儿子会导致女人最害怕的事——被休妻,虽说村里讨个老婆不容易,轻易不会休妻,那女工虽没见过被休回家的女人的真实境况,可她若想到自己沦落到如此境地,总不由得打个寒噤。

    村里的女人,和她一样,只会种地,干农活,可谁家又有多的地,她要耕谁的地,去分一口米呢?就是自家兄弟,也先紧着自己的老婆孩子。被休妻回家的女人,恐怕不仅被人瞧不起,日子也是极悲惨难过的。

    从此推断,生不出儿子,简直就是一个女人最大的污点,哪怕余大姐现在在县城挣了不少钱,过年回家时,头面整齐,衣裳也崭新,可她终究是个生不出儿子的女人。

    她瞥见余昭脸色并无异常,才稍微舒了口气。

    村长:“生不生得出儿子,也是老天的意思,你看她几个女儿,哪个不孝顺?”

    见村长居然帮自己圆话,女工不禁感激地点点头:“谁说不是呢?又挣了钱,不比在王喜那破落户老娘家强许多?上回过年,我看她脸色都好多了,哎呀,我是真羡慕。”

    余昭本没在意这个话题,见两人找补,她才觉得有趣了起来,自己默默琢磨了一会,见众人并没开启新的话题,似乎在好奇余家对于余大姐的态度,便随便嘻嘻哈哈道:“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嘛。”

    女工拍手:“谁说不是呢,传后是最重要的。”

    余昭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忙岔开话题:“要说这次栽跟头,主要还是分不清小鸡公母。”

    说来惭愧,余昭自己对养殖业并无多少研究,尤其是禽类,她也不知道怎么区分公母,甚至以为只有公鸡有鸡冠。而在阳朝,繁殖业也作为各家的手艺,都是不肯告诉别人的。要是有个什么空间系统的,让她查查该多方便了。

    村长:“这倒不难,买大母鸡就成了,也不必太大,退羽后的便能看出来了。若生了小鸡,便翻开看,找出两种不同的来,观察其差异,待其长大便能分出公母了。”

    “这……少说也要半年吧。”

    村长:“法子是笨了些,可今后你便都能区分公母了。”

    言外之意:不可操之过急。

    余昭:“好。”

    村长:“既然要养鸡,我看你家也买了亩塘,不如也养些鸭子,大概区分公母是一样的吧。”

    余昭点头:“可我担心鸭子会把塘里的小鱼小虾都吃光。”

    村长抚着胡子爽朗笑道:“哈哈哈,你这个小姑娘想得还挺多。我原先去过别的村里,他们塘里都养了鸭子,塘里养些鲫鱼和杂鱼,三不五时地喂些切碎的草,小鱼长得会比鸭子快。”

    余昭:“知道啦!谢谢村长,我明儿便去集上买些鸭子。”

    她大致算了,买成年鸡鸭虽然价格贵些,不过风险也小些。

    这事还得跟余虎叔商量,毕竟哪里摔倒的就从哪里爬起来。余虎听了却有些犹豫:“若是常下蛋的母鸡,恐怕别人舍不得卖,在集上买的,恐怕都是不怎么下蛋了的鸡。”

    “不怎么下蛋,也是会下蛋的呀。下了蛋拿去孵不就成了?”

    “其实若在集上买几只小鸡,他们也不会骗我们,一般村里买的,公母还是大致对得上的。”

    余昭:“那便把集上的小母鸡全买回来,我就不信,还能被坑两次。”

    余虎听说成年母鸡是村长的主意,他还是很尊敬村长的,他既然这么建议,必定有他的理由:“也买几只大母鸡吧,便是生不出蛋,炖了吃咱家也吃得起。”

    主意一定,第二日便带上凌霄去买了百来只小鸡小鸭,成年母鸡和母鸭各买了三只。

    倒不光是因为谨慎,平常人家买鸡苗也就买个一两只的,便是有钱些的一会买得二三十只的,都是春天就买了的,这会子都入夏了,因而卖小鸡的贩子也都不过准备十五六只,加上他家只要母鸡,扫空了整个集市也不过有五六十只。而因为养鸭子需要水塘,而且鸭肉有股怪味,故而既不值钱也不好卖,总共才买到了二十只不到。

    有个小贩见他们买的多,好心提醒:“这回快夏天了,鸡鸭苗容易生病,可千万不能热着了,吃食要注意,鸡窝也要打扫干净,不要叫生虫了。”

    鸡鸭苗花费:十两银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