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江南道中 > 第三十章 诗会(上)

第三十章 诗会(上)

    自北进入庭院,便见一片菊海,除却金菊繁茂,又有红婵、紫意、墨纹、雪色、绿芙蓉等各纷奇品类。其间公子小姐三两成群,锦衣罗服,腰缨缀玉,信仪美姿,修体长躯。穿插有侍女仆役,递送酒水并各类瓜果点心。可谓杳杳兮花香沁心,淼淼兮菊海翻波,飘飘兮俊朗风馨,袅袅兮绰约娑婆。

    门口立有一个侍女,见江南临等人入园便迎了上来询问名姓。江南临见她手里拿着一张名册与一根毛笔,待得知江南临的名字后,她便在上面找出,接着于后面画个小圈。江南临瞟了一眼,若这只有一面的话,那十分显眼,只余最上方的他这一个名字没有画圈。

    侍女画完后躬身告退,江南临看向楚悄悄,说是下一站,可她却不在这名册上,也没报上姓名。悄悄眨了眨眼睛,已猜出自家相公想问什么,俏皮地哼了一声道:“机会都是争取来的嘛,而且我可没骗相公,你看那边。”

    顺着楚悄悄的指向,江南临向东南望去,那边放有两列画架,其上铺有空白纸张,而在东边的尽头处,有两张画作。

    楚悄悄解释道:“我去秋信楼是送画没错,至于这边,其实早已被李大人安排人取来了,他希望若我有空便来看看,我见到相公便也有空了嘛。”

    “你呀你……”江南临本就只是好奇,搁下这个不谈,他疑惑道,“那李鸿甫打算干什么?这么多画架,难得要让我们画画?可你这珠玉在前,谁还敢献丑呢?”

    想到这,江南临扶起了额头:“而且我的画可和狗爬的没两样,这下不丢脸都不行了。”

    楚悄悄嘿嘿笑道:“那小女子就再教相公画呗。”

    “嗯?再?”他没有注意到佳人的面色有瞬间的慌乱。

    “再?相公听错了吧?”楚悄悄语气如常地接道。

    “或许吧。”一想到画画,江南临是真的有点烦闷,他始终管不住作画时的这手,好抖。

    好在事实并非如此。一声锣响吸引了园内众人的注意,只见一个墨绿色衣衫的中年男子在仆役的簇拥下走到了那两幅画前,正是大理寺少卿李鸿甫。江端与大理寺交好,江南临曾在江府与他有过几面之缘,如今见了便记了起来。

    见他现身,包括江南临等在内的众人都向画作处聚集而去。待到人齐,李鸿甫环视一圈,一眼便瞧见了楚悄悄,他面露喜色,朗声道:“楚大人,李某有失远迎。”

    “那我过去了。”楚悄悄对江南临笑了笑,悄声道。

    “嗯。”

    李鸿甫已经认出了江南临,见到此二人的互动,心下顿时疑惑非常,但表面上仍是云淡风轻,待楚悄悄到来,便介绍道:“诸位,这位便是我南国的明珠,平章画圣,詹事府少詹事楚悄悄楚大人。”

    在场之人多有“教养”,听闻此话,不少方才眼中还流露出色欲的男子立即目不斜视,众人齐躬身道:“楚大人。”

    这才是正常的称谓与态度,之前那个冯公子太过逾矩。

    李鸿甫捋着胡须继续道:“想必我身后的这两幅画作诸位已有欣赏,这便是楚大人的墨宝。楚大人赠与此次诗会这两幅金菊图以作义卖,但李某自作主张,今日各位才子才女的诗作之前六,我将再接绢本装裱,即各取三首续于画作之后,并于三日后再度在这章香园进行义卖。”

    说罢,在场一片哄然,能在享誉南国的画圣楚才女的画作上留诗,这无疑能使自己的名气得到巨大飞跃。而原先还有几人认出江南临,心中多有思虑的,现也都将注意力集中到了画作上。

    李鸿甫对着楚悄悄道:“事先没有同楚大人商量,还望不要怪罪李某。”

    “无妨,画作既赠,一切交由李大人定夺。期待诸位才子佳人献与瑰丽文章。”

    于是李鸿甫又朗声道:“望诸君蓬勃诗兴,各逞风流。”

    这边楚悄悄回到江南临身边,和在场对着画作冥思苦想的众人不同,江南临带着楚悄悄、风沉立刻就从人群里退了出来,跑去寻了张矮桌,要来酒水点心吃了起来。

    他们的婚约本就隐秘,之后更是没了下文,故知情者寥寥无几,李鸿甫自然也是不知。以他的身份,此次诗会邀请江南临也不单只是为了略施小惩以泄怒气……虽然确实有那方面,毕竟下马威都给了,江南临要真不成器,他不介意顺水推舟、落井下石。其实主要则还是想看看这位价值三十万两和一个爵等的江南临到底有什么本事。此刻见得那边二人亲昵有如情侣,他不由得高看了江南临一眼,上阳京里多少公子王孙向楚悄悄示好,无一不是吃了闭门羹。能得这位的芳心,不说未来前程,自己也定是有本领在身的。

    说回诗会,江南临这边吃得喝得欢心,写诗的那边则犹豫不决,久久无人下笔。终于,一个看着与江南临年纪相仿的俊秀青年最先下笔,引起了众人围观点评。

    江南临听到骚动,提着个酒壶就要过去看看,却是被楚悄悄拉住了衣袖,见到她指着酒壶摇摇头,江南临尬笑了笑,放下了酒壶。和楚悄悄一同来到这边,江南临遂见到南侧第一张纸上写有——

    “聚看万芳争春艳,无意残菊冷风衔。

    “韬光叶老添秋色,淡泊花开饰丰年。”

    匠气很重,并不算惊艳,但是如果联系上画面,那这又算得不错。因为这两幅画虽画的都是菊,但是截然不同,北面的那幅是一支孤菊,和园内的菊花有几分相似,江南临觉得像是早菊,南面的则是一片菊丛,从地上的枯叶判断应是晚菊。作为描写南边这幅画的写怀诗,分数已算不低。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