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江南道中 > 第三十二章 诗会(下)

第三十二章 诗会(下)

    以此二人开了个头,他们走后,陆续又有几人来请楚悄悄点评诗作。可待之后,再接连来此的或是并无佳作拿得出手,只是上前自我介绍并问个好,以期混个脸熟。

    他们寻的这处算是偏僻,但江南临在旁估摸着,至少有半数来打过招呼了。楚悄悄认没认熟他不敢确定,他倒是把这些人大致记了下来,毕竟有胆量且不对他甩脸色的,多认几个总没坏处。

    然而越听这些人自报家门,江南临乃至楚悄悄越感到惊讶,原来之前的陆则升竟然不是个例,方才上前问候的大半是有官职在身的。虽然职阶不高,但年纪轻轻,甚至还有京官。

    这下江南临想不通了,如果只是想看自己出糗的话,完全没必要这么大张旗鼓,哪怕是以李鸿甫的身份,想请来这么多才俊也是需要些工夫的。“义卖?卖悄悄个人情?不对,如果没我,她都不一定会来。所以还是因为我?可费这么大力气,要是害我的话肯定是另有所图了,比如说给德王的投名状……而要是帮我的话……”江南临拿不定主意,要真是想帮他正名,事先打个招呼让他专心写几首好诗也好啊,结果这下光想着喝酒了。

    而正当他举棋不定时,沉思结束的楚悄悄小声提点道:“哪怕来者不善,一并接着就是。”

    听到这入园前自己所说的话,江南临不禁心里暗骂了自己一句,瞻前顾后、扭扭捏捏的,最不像话。

    吃下这颗定心丸,江南临一扫胸中浊气,爽朗笑道:“知我者,悄悄也。

    “那边诗写得差不多了,我们也去投个票吧。沉帅,一起啊,看热闹去。”

    投票即此次诗作选拔的方式,仅被邀请者有权参与,包括楚悄悄。如遇心仪的可记下画架上的编号,然后去找专人投票,每人限投三首,不可重复,可不投。

    江南临等人动身,一路上,江南临一改之前坐着时的桀骜,不再形如空气,维持那种你不理我我便不理你的状态。待人同楚悄悄行完礼后,他也彬彬有礼地主动问好,这位大人,那位公子的。而不出他所料,哪怕他从来没有自报家门,对方作揖回礼时都是以“江公子”称呼他。

    几经下来,除去有功名在身的,再遇他时便会主动请安了,以免坏了规矩,留人口舌。

    花海转角处,又见主人翁。江南临等人迎面遇上了李鸿甫,等到楚悄悄与他客套完,江南临躬身请安道:“李大人,凤栖城一别许久,久疏问候,还望不要怪罪小生。”

    这看得李鸿甫一愣一愣的,别说这次诗会开场了,就是之前做客江府的时候,这江南临都少和自己招呼过,招呼也不过短短一句李大人。但他还是立即回过神来,摆出辞令:“无妨,江公子别来无恙,如今再见,风度翩翩,李某甚是欣慰。”

    “李大人,叫小生南临便好。”

    李鸿甫闻言抚须颔首。

    “诗会已久,楚大人,你们是否投过票呢?”

    楚悄悄看向江南临,于是江南临答道:“我等正要前去。”楚悄悄跟着点点头。

    见此情形,李鸿甫更是惊异,这夫唱妇随的模样,不会二人事都定下来了吧,他微微颔首告辞,心中沉思。

    如此终于见到诗作,一首首看下来,其中大多都是事先备好的诗作,与画作已经偏离了许多,同理水平也比那些临时作的要高上不少。

    有趣的是,他在其中还见到了这么一首——

    满座人间贵气,清清更盛严秋。

    梅兰竹菊君子,傲贤谦隐一流。

    这说是对子都有些勉强,且就是冲着谄媚去写的,但右下角署的那个名字江南临没在刚才坐着时听过。那就更有意思了。

    抛开这个小插曲不谈,全部看完,只有北侧末了这一首让江南临驻足于此——

    金英光照旭,仙人携趁圩。

    山深闲种玉,日晚见东隅。

    同方才那些动不动就写怀的诗比起来,这个确实让江南临眼前一亮。

    “相公很喜欢这首?”

    江南临点头喃喃:“嗯,见贤裁得天上句,久立读诗忘观菊啊。”

    然而他这出神,全然没注意到楚悄悄并没有压低声音,楚悄悄的一言一行本就受人关注,这一下,周围一圈甚至稍远些有耳尖的都听到了这一称呼,已是满脸愕然,包括了正向这走来的李鸿甫。

    于是,再见李鸿甫时,江南临发现他的脸色怪怪的,“南临没有留下诗作吗?”且刚一开口李鸿甫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同时,江南临发现他噙着笑意,并没有咄咄逼人的感觉。“不会真想帮我吧?”江南临哑然,心中抱怨道,“那你倒是给我点时间,你没看你一过来人都围起来了吗?”

    可这倒是他冤枉李鸿甫了,人们聚集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那声“相公”,一传十,十传百了。

    李鸿甫心中满是期待,“快让我看看你这小子有什么本事吧。”

    “怎么办怎么办?”人越聚越多,江南临也越来越急。

    就在这时,人群中一个着蓝衣的微胖青年高声讽道:“素闻凤栖城的江公子才气卓越,好吟诗作对,今日却不见一首,莫不是沽名钓誉,徒有虚名!”

    此言一出,人群顿时嚷嚷起来,跟了许多附和的声音。这人江南临不认识,楚悄悄认得,太仆寺卿的二公子,她的追求者之一。

    而被这一吵一激,江南临的脑内顿时清明,“你自己往刀尖上撞那就别怪我了。”接着转身走到旁边一个空白的画架前,提笔写到——

    无趣人间缺颜色,天公赐予百般花。

    群芳总将春来住,秋唯寒菊视如家。

    争奇斗艳吟高远,不及一放香天涯。

    荣华芳菲有时尽,南菊开时便无花。

    然后搁笔,振袖,转身,躬身对李鸿甫道:“李大人,小生身体不适,先行告退,还请恕罪。”

    “哦,无妨。”李鸿甫的注意力正在那诗上,挥挥手道。

    于是他领着楚悄悄和风沉向人群外走去,将行之处,人们纷纷让出路来。

    文不加点,一气呵成!

    这诗立意和陆则升那首的上片相似,但是自己说和被别人逼着说又是两码事。词句如何另说,情感绝对更甚,所以才镇住了这么多人。

    离开人群,风沉小声问道:“南临,你这是赢了?”

    “赢一半,赢在人和,赢在出其不意。但等他们回过神来拉着我斗诗就白费力气了。所以——

    “溜!”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