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禅师的文娱 > 第210章 浮华背后

第210章 浮华背后

    秋日的清晨,暖阳早升,清风阵阵,两人不紧不慢地从小巷中走到街道上,看着川流不息的车辆,看着匆匆而过的行人,看着橱窗里映照出自己的影像,生活的节奏感似乎慢了下来。

    欧大业向着天空喷了口气,脚步轻快地跟在刘老身后,陪着他一起消食,虽然他年轻体健,并不需要用散步来助消化,不过刘老见多识广阅历丰富,肚子里的故事多,时不时地总会给他讲上几段,让他收获颇丰,其乐无穷。而且他今天有求于人,还是顺从一点比较好。

    沿着土城河的绿化带,两人走了好久。

    刘老年纪大了,看到路边的破旧建筑会时不时地停下来,仔细指点着周围的痕迹,回忆着过去的时光,跟他讲述起着这片局部城市的变迁史。

    然后由小及大,他又讲述起了整个京都的发展变化,在刘老的记忆中,过去的京都有些乱,但在乱中却充满着激情和热烈,而现在的京都则是繁荣昌盛的,从那一处处新开的工地就可以看到城市发展的脚步,它们代表的不是房价,而是一派欣欣向荣的盛景。

    总之,刘老对上国的发展是充满欣喜的,对上国的未来也充满信心。

    不过作为京漂,一个曾经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小人物,欧大业的眼睛并没有被城市表面的浮华吸引住,他的关注点更低更细微更现实。因此,对这个城市的理解与认识,他与刘老有所差异。

    由于身份使然,刘老站在城市的高处,着眼的是整个京都的宏观场景,由于他经历过战火动荡,看到过破败的京都,对比之下,现在京都一派繁荣的景象更加令他感到满意。

    着眼点不同,刘老常常会习惯性忽略一些发展滞后的东西。

    然而欧大业却不会忽略,曾经的他站在街道的阴暗向往光明,看到的则是城市中的一些瑕疵和暗斑。

    前世今生,作为底层小人物的欧大业一直生活在繁荣的阴暗面。为了生存,他躺过了城市的桥洞,如过街老鼠一般,流窜在街道的角落里,他知道在这座城市里并非所有地方都如同霓虹映照下一般富丽堂皇。

    而在霓虹的背后,在灯光投射下的阴影里,暗藏着很多不为人知辛酸苦辣。

    比如那些生活在垃圾堆、立交桥洞,或者地下通道里的拾荒者、流浪者、乞讨者、或者卖艺为生的理想者,他们整天穿着脏兮兮的衣服,行走在城市中许多灯光照不到的地方。

    他们中有的人还保持尊严,坚持自力更生,以捡垃圾、买废材、卖艺得来的微薄收入继续在这个城市里苟活着、艰难地生存着,而有的人已经放下了一切,向着行人伸出了乞讨的手,或许只是为了得到一张返程的车票。

    呵呵,自己曾经也是他们中的一员,现在似乎也并未走远。

    “小欧,你怎么哭了?”忽然刘老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啊?有吗?”

    听到刘老的询问,仿佛自己的心事被人看穿,欧大业不由地有点慌乱,他伸手擦拭着眼睛,发现自己的脸都是湿漉漉的,这排水量有些答案,他本来想说城市里的灰尘太大,眯了眼睛,但现在这副样子似乎说不过去啊。

    于是他脸色一整,看着眼前的土城河,长叹一声,拍着路边上的大理石栏杆,大声地吟诵道:“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哈哈哈......”

    听到他朗诵完《我爱这土地》,刘老大声地笑起来,捋着稀疏的胡须说道:“我还以为你是个混不吝的混小子,没想到你还会背诗啊,呵呵,真不错!”

    “刘爷爷,我看着京都这片热土都感动哭了,你还笑我,真的让我很伤心啊!”欧大业从兜里掏出一张纸巾,一边抹着泪水一边大声地埋怨起来。

    “呵呵,你小子是个没心没肺的,而且又是外地人,对这片土地,只是向往,却并没有多少感情,如果看着京都你都能被感动哭,那才是稀奇事呢!”刘老年老成精,灼眼辨缘由,根本就不信他那一套。

    欧大业歪了歪嘴,将擦眼泪的纸巾拿着拧了一下,想让刘老看看他的排水量,来试图证明自己没有说谎。

    结果排水量太小,根本没能拧出一滴。

    刘老笑着摇了摇头,指着他说道:“你肯定是在这里被哪个女孩子抛弃了,现在是睹物思人触景伤情,所以才会流几滴猫尿吧!”

    “怎么可能?”欧大业不服气地说道:“就凭我这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的样子,有哪个女孩子舍得抛弃我,她又不是傻了,再说刚才你老也说了,我就是一个没心没肺的人,又怎么可能会为了一个女人而伤心难过呢?”

    他继续总结道:“所以啊,刘爷爷,你要相信我对京都的感情是真的真挚的。”

    刘老瞥了他一眼,摇了摇头,背着手就继续往前走,都懒得听他忽悠。

    哎,老大爷可真不好骗啊!

    欧大业紧追几步,走到刘老身后,问道:“刘爷爷,我们这是去哪啊?”

    “听戏啊!”

    “走喽!”

    走向浮华!

    叮哐哐...嘁哩哐啷...嘁哩哐啷呛呛贼......

    京戏园子里锣鼓齐鸣,只见穿着戏袍挂着长须的孔明走上了前台,身边一左一右跟着两小童,站在台子的城楼上琴案前坐下,就开口唱了起来: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我也曾差人去打听,打听得司马领兵往西行......

    接着穿着锦袍抹着白脸司马懿就上场了,站定亮相唱到:左思右想心不定,城内必有埋伏兵。

    唱了一句,司马懿就带着兵马慌忙撤退了。

    一台大戏听完,刘老没急着走,带着欧大业在戏园子里转了几圈,前后台也看了看,认识了一些京剧界的前辈大师,那些人对待刘老非常的尊敬,连带着也给了欧大业不少的关注与笑脸。

    只是刘老在介绍他的时候都说是晚辈亲戚,一点也不提他学过京剧的事情。

    欧大业好奇多问了一句,谁知,刘老脸色一黑,气乎乎地表示,要是被人知道他教了这么一个学生,肯定会被笑话的。

    “我有那么差吗?”欧大业不服气地问道。

    刘老瞥了他一眼,轻哼一声,抬起步子就往外走。

    随后两人在茶楼听了场评书,下午的时候,就回到了刘家大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