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七念焕天 > 第二十章 进宫

第二十章 进宫

    两日后寅时初宋府灯火通明,下人们忙进忙出准备四位主子进宫的事情。

    这次由宋大夫人带着府里两位小姐进宫,宋大老爷卯时上朝,决定带上女眷一起过去。宋府离皇宫不远,很是方便。

    宋大老爷一辆车,宋大夫人领宋溪语她们一辆车,随侍的仆从带上四人,一行人低调的赶往皇宫。

    马车内宋溪语穿着厚厚的夹衣坐在母亲身边,两个角落摆放有炭盆,倒也暖和。

    宋大夫人递给宋溪语一个改良过的暖手炉,小小的可以挂在腰间,“待会进宫不能穿夹衣了,语儿把这个带好,别冷着自己。”

    “母亲,我们是跟父亲一起进宫吗?”

    宋大夫人笑道:“你父亲是去上朝的,咱们从西边白虎门进去。”

    “白虎,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街就是朱雀大街了吗?”

    宋大夫人惊喜道:“语儿竟然知道。”

    宋琳此时插话道:“姐姐怎么知道皇宫布局?莫非杨嬷嬷……”

    “琳儿,慎言。”

    宋琳诧异地看过来。

    宋溪语无奈道:“布局难道不是机密?我如何能得知。只偶尔从书中看到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有此一猜。妹妹是怀疑杨嬷嬷泄密吗?”

    她轻描淡写的玩笑了一句。

    宋琳脸色僵了下,连忙摇头道:“是……是妹妹说错话了。”

    “进宫不比在府里,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琳儿心里要有数。”宋大夫人威严的补充道。

    隔墙有耳,有些事情不管是误会还是真相,一旦传出去,整个宋府都要遭殃,说不好还会牵扯到宫中贵太妃。

    平日里看宋琳挺机灵的,看在有什么都照顾着语儿的份上,她一般不与二房计较,看来薛氏教出来的女儿也就如此。

    宋大夫人本就不喜二房,这会对宋琳看法也有了改变。

    走了约摸半刻钟,下人来报宋大老爷已经进了朱雀门,至此两辆车分开。

    马车左拐后又走了一刻钟,马车停了下来,一公公跑过来,行礼道:“宋大夫人,前边便是白虎门了。”

    宋大夫人带着两位小姐下车,笑道:“劳烦公公带路了。”

    灵韵递过去一个荷包,公公接过神情更加恭敬,往她们前面带路,“宋夫人和小姐们得辛苦些,皇宫内部除了太后太妃及皇后,都不得乘坐步辇。”

    宋大夫人笑道:“这是规矩,劳烦公公带路了。”

    “不敢不敢。太后和贵太妃特意交代了,这会后宫的娘娘及小主们正在请安,宋夫人及小姐们可在偏殿歇息片刻。”

    没有后宫主位的旨意,命妇及小姐们要待在殿外廊下等候召见。太后和贵太妃看重,她们才得以待在慈宁宫偏殿,避免寒风冬雪。

    宋溪语扶着母亲坐下,不一会点心茶水被宫女们端了上来,很快又退了出去。宋大夫人每次进宫多带灵韵,她熟练地打点起宫女太监。

    宋溪语见其中一位宫女找灵韵低声说了几句。

    “夫人,他们不肯收。”灵韵悄悄回道,又小声回了几句话,宋大夫人听后点了点头。

    宋溪语听见慈宁宫几字。

    “太后治下严谨,无妨,走的时候交给严嬷嬷。”灵韵应下,立在宋大夫人后面。

    “严嬷嬷是太后宫里的掌事嬷嬷。”乘此机会,宋大夫人与姐妹二人讲述起宫中细节。

    皇宫规矩严明,局势多变,一不留神容易说错话办错事,宋溪语和宋琳听的很仔细。

    茶过三遍,一身着藏绿色的年老嬷嬷来报后宫娘娘们已请安毕,太后、贵太妃和皇后移驾到了后院。

    宋大夫人见来人,微微颔首笑道:“劳烦严嬷嬷亲自来请了。您身子可好?”

    原来这位就是慈宁宫的掌事嬷嬷,正三品。

    严嬷嬷笑道:“不敢当宋大夫人问候,老奴一切都好,这两位便是宋府千金吧。”

    宋溪语和宋琳上前见礼。

    众人不敢寒暄太久,稍微收拾下便由严嬷嬷领往慈宁宫后院。

    ******

    慈宁宫后院的布置典雅中不失庄重,虽说宫中规矩森严,宫室都有严格的规格,但毕竟是太后居住的地方,又是后宫,布置便随了太后的意思。

    屋内坐着四位宫装妇人,主位毫无疑问坐着太后,下首左边第一位坐着与太后年龄相仿的是贵太妃,右边第一位坐着的年轻美妇应该是皇后,皇后下首还坐着一位宫装丽人,看样貌比皇后年轻一些。

    宋大夫人进屋后行至主位五米处,俯身行三拜九叩之礼,宋溪语和宋琳跟着行礼问安。

    “臣妇宋白氏携女宋溪语及侄女宋琳给太后娘娘请安,给贵太妃娘娘请安,给皇后娘娘请安,给贤妃娘娘请安。愿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贵太妃娘娘金安,皇后娘娘金安,贤妃娘娘吉祥。”

    严嬷嬷只说了太后、贵太妃、皇后在后院,这位贤妃看来是自己留下来的。

    凤朝如今只有两位皇子,二皇子的生母便是贤妃,另一位太子是皇后所生。

    “快起来吧,看座。”

    太后笑眯眯的,威严的脸上此时满是慈祥,贵太妃不用说,满脸欣喜的看着他们。

    宫女们搬来三个圆凳。

    “谢太后赐座。”宋大夫人推辞不了带他们坐下,宋溪语按照杨嬷嬷所教低眉端坐,只坐前面三分之一,眼光微向下不敢直视。

    宫里的人都知道宋溪语的情况,这会见宋溪语这般知礼,好奇的目光射向她。

    太后细细问过宋溪语康复的情形,也称奇道妙。

    “真是佛祖保佑。太妃,这下你能睡好觉了吧,不用时时念叨了。”太后笑道。看得出和贵太妃关系甚好。

    “这丫头借了太后的鸿福,当年还是太后您取的名字呢。语儿还不谢恩。”

    宋溪语知道贵太妃一番好意,当年她年纪小,这才算作她第一次觐见,当然要给太后留下好印象。

    她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礼盒,上前再行三拜九叩之礼。

    “民女拜谢太后赐名之恩,有太后庇护,民女才得清明之日,民女无以为报,敬上亲手所绣莲花图,愿太后吉祥如意。”

    杨嬷嬷进府里后她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进宫,一早有所准备。这幅绣品正是这段时间杨嬷嬷的教导功劳,虽然针法略显稚嫩,却是她亲手所绣。

    宫女接过礼盒,上前跪地呈现给太后,里面放着一副莲花荷叶桌屏,旁边还有一副绣有莲花的药枕。

    太后拿起来挨个跟贵太妃、皇后、贤妃一起看。

    “宋大小姐果然长进了。”皇后笑着说道。

    宋溪语行礼拜谢。

    贤妃此时插话道:“可不是嘛,不愧是宋府的千金。要嫔妾说,不用多久宋大小姐就能排上京都才女之首了。”

    宋溪语连道过奖,瞧见宋琳扯了扯手帕。

    接下来该宋琳呈上礼物,巧的是她也锈了荷花图,不过做成了玉扇和香囊,刺绣水平比宋溪语高多了,自然得到了太后一众的大力夸奖。

    看得出来宋琳在后宫如鱼得水,进退适宜。

    宋溪语瞧着,宋琳似乎对贤妃特别恭维,把贤妃哄得开心不已。

    宋大夫人常年周旋于世家之间,经常出入皇宫,宋琳作为宋家“唯一”能进入皇宫的小辈,对此场合也不陌生。

    难得的是宋溪语,在杨嬷嬷的教导下,对宫廷各种礼节和对话也能应付过来,惹得贵太妃几次泪眼汪汪的看着她。

    气氛在贤妃和宋大夫人的烘托下非常好,皇后话不多,在一旁喝茶,时不时附和几句。

    贤妃捂着暖手炉,笑道:“要嫔妾说女子以贞淑为要,像宋家两位小姐这样。最近听皇儿说起宫外一妇人,居然伙同表哥想谋害丈夫,和表哥意见不和遭到他毒杀,听说还怀了身孕,她丈夫居然不计前嫌要保孩子,真是菩萨心肠。”

    皇后端起茶杯道:“贤妃何时关心起宫外的事了,年关将至,该多操心操心宫里的事。”

    贤妃一脸关切道:“嫔妾不敢怠慢,过几天整理好了再来回皇后娘娘。太子身体不适,皇上日日担忧,特意嘱咐嫔妾无事不要打扰皇后娘娘,皇后娘娘才好专心照看太子呢。”

    皇后没有接话,神色淡淡地端起茶杯。

    “至于宫外这事。”贤妃脸上闪过一丝得意,“皇上最近审查各种冤假错案,力求百姓公平,皇儿得皇上看中掌管刑部,此事他过问过,嫔妾不过多问了两句,当个话题。”

    皇后轻笑了下,放下茶杯。

    太后开口道:“朝中事由皇上做主,后宫少议论吧。”

    太后发话了,皇后和贤妃不敢再纠缠。

    宋溪语心中一动。

    这事已经闹到宫里了吗?二皇子掌管刑部,林墨与他的关系?

    “民女也听说了此事,据说证据确凿,那位伤人如今关在刑部大牢里,过几日还要判刑。”宋溪语接话道。

    太后笑了,“语儿对此事感兴趣?”

    宋溪语回道:“回太后的话,说来也巧,民女上次随母亲出门路过那户人家,听见里面传来打骂声,见一妇人跑出屋子,后面跟着她丈夫把她拖了回去。民女听说那巷子出了事,一打听才知道是同一户人家。”

    宋大夫人连忙道:“这么危险的事情,语儿怎么不跟母亲说。”说完反应过来站起来行礼谢罪,“请太后、贵太妃、皇后、贤妃赎罪,臣妇和小女逾越了。”

    宋溪语和宋琳也赶紧站起来行礼。

    太后叫起,贵太妃说道:“只要牵扯到语儿的事你就急,现在她大了,知道斗闹场不能近,这是好事,再说了家务事谁能断的清。只是……”

    宋溪语开口道:“民女信闻皇上朝政清明,真凶一定会被绳之以法的。”

    太后沉稳道:“说的好。刑部由二皇子掌管,再说还有皇帝呢。”她笑眯眯的对着宋溪语说:“语儿难得来宫里,吃过午饭再随你母亲出宫吧。”

    宋大夫人和宋溪语、宋琳领旨谢恩。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