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七念焕天 > 第七十六章 黄

第七十六章 黄

    宋溪语一行前往江南,路途遥远,大概要走两个月的时间,这还多亏有了术士们改装过的马车。

    不得不说,改装的马车减震效果很好,她们坐在车上感觉不出颠簸。

    走上郊区的路来到田野,才发现路铺的很平整。

    有些像前世的水泥路,与京都大面积的青砖不同。

    灵芝见她有兴趣,跑去一问,家将们知无不言,一打听才知道这些都是皇家术士们的功劳,全国大部分路都使用术士们做出的白泥铺设。

    怪不得凤朝经济发达,文化多元,百姓们见识也多。

    有句话说得好,路通财通,路路通。

    翠花坐不住,坐到外边和赶车的车夫聊起天,车夫是位经年老人,将他大半生的经历或别人的故事用幽默的话说出来,一路上欢声笑语。

    “大叔,您说前边快到麒麟镇了?”宋溪语听了一耳朵,问道。

    车夫连忙道:“哟,大小姐,您叫我老马就行。是,前边大概三里路就到麒麟镇了。”

    翠花掀起帘子,“小姐,可要到镇子休息?”

    宋溪语有点担忧,薛大家被绑的地方就是麒麟镇,虽被救回来,可镇子上什么情况,她们一行人并不了解。

    她叫来家将,询问他们意见。

    领头的家将一位姓周,是位老兵,一位姓朱,之前在镖局做过镖师。

    周头和朱头略一合计,由周头向宋溪语汇报:“大小姐,麒麟镇是离得最近的一个落脚点,再往前只有村落可以落脚。镇长之前老周走镖时认识,没听说麒麟镇有什么大事,还算安全。”

    宋溪语略一想。

    村落歇脚也可以,她不太想留宿麒麟镇。

    “这样,周头,去镇上找一家好的菜馆,只管点菜,让大家都吃饱了,辛苦点再往前走到村落再休息。只一点,中午不喝酒,等到了晚上你们再喝。”

    周头和朱头闻言俱是一笑,朱头憨笑道:“大小姐放心,晚上我们会安排人守夜,保证不会误事。”

    她点头,一行人往麒麟镇赶去。

    麒麟镇镇长似乎知道他们会来,亲自守在镇口,远远的迎了过来。

    宋溪语把惟帽戴好,扶着翠花的手下了车。

    “这位想必是县主大人,下官麒麟镇镇长,见过县主。”一身高魁梧的汉子,头戴官帽,身着官服,朝她微微拱手行礼。

    宋溪语一愣,要不是镇长开口,她都忘了自己已经是县主了。

    她避开半边身子,回了半礼。

    “镇长大人贵姓?”

    “不敢,免贵姓王。”

    宋溪语笑道:“有劳王大人亲自前来,我们人多,如有打扰,请多多包涵。”

    “县主客气,请这边走。”

    “好。”

    镇子门口聚集了一些百姓,好奇的看着他们镇长后面跟的一群人。

    四辆马车,十几批壮马,马上坐着皮夹护身的壮士。领头的是一位娇小的姑娘,被两位两位明显是丫鬟的护在中间。身后还跟着两名健壮的婆子。

    镇长亲自在前,态度恭敬。

    有小孩好奇的跑过来想摸马,被爹妈拎了回去,揪着耳朵哭闹。

    “不许哭!惊扰了贵人怎么办?!”

    宋溪语连忙让灵芝给小孩们发糖果,“让他们别打孩子。”

    孩子们领了糖果开心的跑开了,又好奇的追在队伍后面,大人们怎么赶也赶不走,只好不好意思的朝他们鞠躬。

    王大人一直低着头略领先半步,为宋溪语领路。

    镇子不大,很快他们停在一家木质的酒楼前。

    王大人微低头,冲宋溪语道:“县主,这家餐馆老板下官认识,手艺还不错,您看这里是否满意,如果不满意再换一家也行。”

    宋溪语点头道:“不用麻烦,这家挺好。王大人,您是这里的父母官,无须这般客气,是我们多有叨扰才是。”

    镇长在凤朝也是有等级的八品官员,有朝廷官文和俸禄,就算她是县主,王大人也实在不必这般卑微。

    不会是爹爹交代过吧?

    她暗自摇了摇头。宋家在京都向来低调,出了门更是如此。

    她站在门口,看着始终微低头的王大人,笑道:“今日我做东,请王大人吃一顿便饭,不知王大人是否肯赏脸?”

    王大人终于微微抬头看了眼宋溪语,拱手笑道:“县主请客,哪敢不从,下官恭敬不如从命。”

    “请。”

    “请。”

    站直身体的王大人,让宋溪语抬起头来。

    八尺大汉。

    她脑子里出现一个词。

    八尺相当于前世的一百七十六公分,眼前的这位王大人只怕更高,而且很壮。

    店家老板这时笑呵呵的迎上前,“县主大人!镇长大人!”

    宋溪语一转头。

    好家伙,老板比王大人还高。

    店有二层,家将们在一层,宋溪语带着翠花灵芝和婆子们随王大人上了二层。

    王大人去和老板说点事。

    翠花好奇的打量起这家店,又跑过,“小姐!他们这的人好高啊!”

    灵芝也点头,道:“还很壮,不怕小姐笑话,奴婢刚进镇还有些害怕呢。”

    “可不是嘛。”

    宋溪语想起了之前了解的麒麟镇。

    女真人的后代,不知为何在这定了居。

    再回想刚刚遇到的镇民,小孩们皆比京都的孩童要略显高大。

    说不定真是女真人的后代。

    马背上的民族,吃牛羊,喝牛乳,今日上的一桌菜都以大肉为主,楼下的家将们吃的爽。考虑到楼上都是些妇孺,老板上了好几样清淡小菜。

    吃的还行,厨艺只能算一般,但食材很新鲜。

    男女有别,楼上两桌,用屏风隔开,一桌是宋溪语他们,另一桌由周头和朱头招待王大人,互不相干。

    朱头与王大人是旧友,此时一见面,一个还是平民,一个已经做了官,两人唏嘘不已。

    宋溪语让人送上酒,由他们喝的高兴。

    “小姐,待会还要赶路。”灵芝悄声道。

    她咬了口青菜,“没事,人生三喜,他乡遇故知,由他们去吧。其他人没喝就行。”

    酒过三巡,王大人喝开了,话也多了起来。

    “老朱……别的不说……你还是那个性格……我……我却变了……”

    “老王,哦不,王大人……当初说好了不做官,多年不见,你怎么选了这条路?”

    王大人苦笑一声,摆摆手,“你还是叫我老王吧。”他叹口气,“多说无益,身不由己啊。”

    三人都是大汉,一餐饭吃的宾主尽欢。

    他们还要赶路,在王大人一改之前,依依不舍的神情中,一行人吃饱喝足,再次上了路。

    坐上马车,宋溪语舒了口气。

    玉佛这时道:“镇子里残留有修行者的气息,只不过太淡了。”

    昏昏欲睡的宋溪语坐起身,眼珠子一转,“之前林墨来时留下的?”

    “有可能,林墨从这救走薛大家,可能顺便清理过这边的修行者。”

    她掀起帘子,看向身后越来越远的镇子,心想反正已经平安出来了。

    天气越来越热了,马车里设有冰石,与暖石有异曲同工之妙。

    她并不觉得烦热,可随行的其他人却没那么好受,四月的空气中隐隐有些潮湿,混合着青草味。

    宋溪语掀起帘子,招来周头,“周头,附近有没有溪流?找个地让大家歇会吧。”

    周头点点头,马车拐了个弯,走了一会道路变窄,隐约传来水流声,路过一颗大树,一小溪出现在眼前。

    大家精神一震。

    周头招停队伍,“原地休息半个时辰,然后马上出发。”他说完下了马,来到马车旁,拱手道:“大小姐,还有何指示吗?”

    宋溪语看了眼井然有序的众人,微点头,问道:“我们离下一站还有多久?”

    “大概三里路,照这么走,天黑后能到芦花村。”

    “好,让大家别走远了。”她爬下马车,伸了伸坐酸的腰。

    灵芝搬出个马扎,扶她坐下,“小姐,奴婢帮您按按吧。”

    她摇摇头,看了眼去打水的家将,“灵芝,你把净水丸给周头,煮水时丢进去。”

    “是,小姐。”

    灵芝立刻拿出一个小包,走向溪边的周头,将情况说了。

    周头接过小包,惊讶的看了眼灵芝,随即立刻向家将们走去,不一会,欢呼声传来,大家都向宋溪语行礼。

    煮水的车夫小心接过净水丸,放进锅里,其他人眼巴巴的看着。

    灵芝小跑回来,翠花已将水煮好,递了杯过去,“他们好惊讶,没见过一样。”

    “小姐,这东西很珍贵吗?”

    宋溪语也有些不解,“按理说……是吧?”

    术士们做出的东西,防止贵人们出门吃了不干净的水或任何液体,普通百姓很难买到,也许是这个缘故。

    古代的水,总比她前世待的时代要好,给他们净水丸只不过以防万一而已。

    “翠花,去弄点醒神的汤,待会都喝一点。”

    翠花连忙去准备。

    一婆子端着一个篓子过来,“小姐,老奴摘了些樱桃,这个甜,您尝尝?”

    宋溪语一听有果子,嘴里分泌出唾液,婆子手里的篓子已经递过来。

    灵芝仔细挑选着,“阿婆,您说这叫樱桃?怎么这般小?还有些黄。”

    她也觉得不像,虽然样子差不多,可没京都的红,也小,拇指盖大。

    婆子一笑,边把大的挑出来,边道:“小姐和灵芝姑娘没出过门,要知道咱们现在离京都不远,果子算新鲜的了,再走出去,可没这么香甜的果子吃咯。”

    宋溪语好奇道:“这是为何?”

    婆子此时却犹豫了,再开口时岔开话题,把选出来最好的樱桃递给灵芝,“劳烦灵芝姑娘去洗干净了,老奴再去摘点,路上吃,路上吃。”

    “唉,阿婆。”

    灵芝叫不住离开的婆子,手捧樱桃回头看向宋溪语,“小姐,您还吃吗?”

    她却没有盯着远去的婆子,而是若有所思的看向小溪对岸。

    灵芝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那里是一片农田,春日正是播种的时候,水田里插满了秧苗。

    “灵芝,你有没有觉得,那些秧苗有些黄?”

    灵芝坐在宋溪语身边,眯眼看了会对面,“小姐,看不太清,不过您这么说……”

    宋溪语眼神一紧,“你是不是也觉得不太对,想想这一路看到的稻田。”

    灵芝皱着眉,半响不确定道:“那些稻苗似乎有些发黄,还很小,像奴婢小时候逃荒时见过的不健康稻种。”

    这正是宋溪语一路觉得不对的地方,离京半日,途经的田野里,所有的绿色似乎都掺杂点黄,本该绿油油一大片的稻田、草地,中间都会有黄色掺杂。

    这种情况就很突兀。

    据她所知,近几年没有灾荒,按理说粮食的种子不会有质量问题。

    她摘了些黄草,不像本身的颜色,就是营养不良的样子。

    今日所经过的所有地方,都会出现这种不正常的黄色。

    不……还有一个地方……

    “小姐,有人在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