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琥珀之星 > 第十三章农耕之本

第十三章农耕之本

    (上一章修改部分)

    在了解新人类的真相和部分有关‘祂’目的的真相后,他明白必须加快新文明的发展来对抗“牠”,因为每一分每一秒都有魂魄被抽走来壮大‘牠’。

    所以即便有阴谋李天佑觉得眼前的老人不再是老学究那副可恨的模样。以他成为郡主的管束者的地位,肯定在儒学界有着一定的声望。

    用他的声望作为跳板,推行新的学科,能改变很多人的思想基础,越多的改变,才能越快的发展,文明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靠一两个天才科学家带来的。

    这些科学家也是站在无数前人学识的积累上的。

    科学的建立是正收益的刺激下诞生的。

    在李天佑本体的母星上能发展出科学的正收益是海盗战争。

    以国为单位为后盾的海盗战争,是为了抢航道的海上战争。

    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对抗不同。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对抗是人口战争。

    对抗的是人口,技术只是附加的,并不是主力。

    人口战争打的是后勤,是兵马粮草。

    农耕文明攻坚并非主要发展方向,游牧才是。

    而火炮对游牧文明来说并非太大的威胁。所以技术发展并非第一位。

    可海上战争打的就是船坚炮利,这就促使着国家的需求方向是更坚固的船,和打的更远的炮。

    这就促使了技术的发展,学科也就发生了倾向,数学在此之中飞速发展。

    历史的歧路由此开始,暴力的抢掠,殖民与奴隶贸易带来了巨大收益覆盖了发展的成本,不断的正收益让科学诞生。

    所谓的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事实上是在数学和物理学的基础上对蒸汽机的改进。所以实际上工业革命的建立不只是所谓的蒸汽机,蒸汽机的改进只是一个标志。

    真正的原因是不断积累的知识。

    所以发展新科学靠的是正确的教育方向积累知识,然后广开民智后的人才堆积。

    对于海盗文明正收益的是海上战争的船坚炮利,但农耕文明不同,火炮的发展并不是正收益的来源,农耕文明无法大规模殖民,因为农耕文明从来没有以奴隶生产为主的经济基础。

    现在的文明也没必要倒退回奴隶制的社会。农耕文明的科学正收益是水利。

    “提高农业生产最基础的是什么?是水。”

    “农耕文明是依水而居的,没水的地方要打井,最先聚居的家族依井而居,是离井最近的,后来迁入的,外姓的离井远。那你得到水就难,生存繁衍难度就高。”

    “人们依水而居,或者是依井而居,总得有水,有水的地方不可能轻易放弃,所以安土重迁,因此一定会形成群体聚落。”

    “聚族而居安土重迁,并且依水而居是我们农耕文明的形成的源头。而想要发展农耕文明就得管理水系,大禹治水之所以是我们的源头就是如此。”(设定这里治水的也叫大禹)

    “同时“德”的来源也是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德”才能成为所有聚落的首领,以德服人从此才成为了我们的核心。”

    听到李天佑这番起源的学说,老学究只觉如醍醐灌顶,过去难解的症结被理清,整个人都通透了。

    “洪水旱灾交替,导致农民变灾民,王朝衰败,如果能调节水,便是福泽万民的基础,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学识来帮助调节水系,将学识的发展融入生产的发展便能产生正向的收益。”

    “也就说想要福泽万民,想要广开民智教化万民,就要调节水系,如何调节,也就是水利,水利发展需要学识,学识如果能让水利变的普及,变的坚固。那么我们才能够步入发展的第一步。”

    “先生大才!”

    老学究弯腰拜下,他看到了一条康庄大道,被朝堂派系斗争浇灭的斗志再次燃起。

    朝闻道夕死足矣的感觉在他心中并没有出现,他感觉仿佛年轻了好几岁。因为这是一条需要人去踏出的新的道路,是起始而不是终结。

    事实老学究真的年轻了,李天佑看到了真实的奇迹,原本垂垂老矣的老学究干瘪的身体眼见的饱满起来,整个人如充气般年轻了好几岁。

    而在另一个视界,老学究的神在斗志的燃烧下震开了来自黑洞的触手,并将几个触手震碎了,黑洞也跟着萎靡,对天地灵气的吸收也变的迟滞,此消彼长,天地灵气浸润了老学究的身体。

    “郡主大人,老朽羞愧,蹉跎一生方才在先生这找到了读书人该走的路。由此老朽退居二线,对于您的教导,以先生为主导。”

    “哦,哦···哦哦·好,好。好啊!”

    在一旁看的目瞪口呆的秦明月在宕机的脑中过了几遍老学究的话方才明白其中的意义。

    (我这是捡了个什么?)

    她立刻明白是自己气运带来的这次偶遇。

    (娘曾说过,我凝聚了妖族的气运,看来是真的···)

    老学究带着几人进郡主府中,令人惊讶的是并郡主府中并没有几个下人,而且看起来空荡荡的,看来前几年水灾确实让郡主变的拮据,虽然还是大手大脚的花钱。

    安排好几人的客房后,老学究立刻找上李天佑相谈。

    他直到这时才想起通名报姓。

    “老朽唐突,到现在还未与先生交换姓名,老朽姓严名卢叙。不知先生··”(这个世界没‘字’)

    说着严先生对着李天佑行拱手礼。

    李天佑对这个能为自己在这个世界迈上坚实一步的人还是很尊重的。

    他也拱手弯腰的回礼。

    “在下姓李名天佑。”

    “先生即来到郡主府想来是要一展抱负的吧,老朽虽不才,但收了不少学生,名望上也算高,不如让老朽为先生的新学开路,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严先生也不绕弯弯,直入主题,看来他不想等。

    “在下确实想一展抱负,不过并非特意为郡主而来。事实上在下本是山野妖族,化形时耳尾角翼并未生出,内子也是如此。”

    李天佑指了指正在摆弄两人床铺的月灵儿说道。这三年该发生的都已经发生了,正式的双修是他们快速进入先天的原因之一。

    “下山后,这才发现自己与内子异于常人,不敢入城,幸为郡主撞见,邀我与内子作府上供奉。”

    “山野妖族?”

    严先生很是吃惊,但很快他就想通了,山野妖族并非全是天生生于山野的妖族,也有一些妖族厌倦了人世回归了山野之中,能有万卷书,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至于妖族的身份更不是什么大问题了,在大嵩妖族与人一直和谐共处,毕竟妖族和人区别并不大,只是灵兽化形,在他们看来人的祖先也是灵兽化形的毕竟都有耳尾角翼。

    郡主也是妖,更是妖族之主——龙,原本为了大水后的赈灾,郡主府的下人都遣散了,后来郡主好心收留了一些妖族,大部分是过于单纯,还不适红尘俗世。

    在慢慢适应后也就离开了,只剩下府里的几个。

    “妖族竟然能出先生这般大才·····不···正是因为是山野妖族才能跳出圣贤书的桎梏,用他者角度以观天下。”

    “郡主可真是有福之人,能得先生之才,虽然气运不过虚无缥缈之说,但郡主心善积德也该得此报偿。”

    严先生对秦明月的福报很是欣慰。

    “对于严先生的人脉,在下认为现在并非最佳时刻,既然要推行新学,便要拿出真材实料方能让他人信服,所以在下打算先建一所大书院,不收钱财并且补贴住宿,不论出身,不论性别,收适龄人做学生。”

    并非李天佑不急,而是这事要循序渐进,打破旧的知识体系是一件长远的事情,必然遭到旧的知识体系的反噬。毕竟这可能是得罪天下读书人的事情。

    听了李天佑的话严先生的脸上出现了难得的为难。

    “先生有所不知,三年前郡主为灾民捐出了基本所有的浮财,而老朽虽曾为官数十年,但清廉如水,只有些圣上的赏赐,这书院恐怕负担不起。”

    “钱财的事情无需郡主和严先生担心,在下虽然是山野妖族,但是祖上入山之时带着万贯家财与万卷藏书,这书院的费用在下负担得起。只需郡主的名义便可。”

    钱对李天佑来说不是问题,在开荒基地时挖出来的黄金(黄金依然是货币,因为稀少)白银等多种矿物熔炼好堆积在大冰库的边上。

    几番详谈后,严先生满面春风的离开了。

    “天佑,我们要开书院吗?”

    看到碍事的人离开,月灵儿自然的坐入了李天佑的怀中,脸在李天佑的脸上亲昵的摩擦。

    “是啊,书院是最快聚集人才的方式,我们需要人才,无数的人才,这些人才需要我们来教育来塑形。”

    “那我也要当老师,毕竟这里我的数学最好。”

    “行,都依你。”

    李天佑并没有打算将自己对新人类的发现告诉月灵儿,月灵儿也因为怕鬼没学天眼短时间内也不会发现,这后面的真相也许现在的月灵儿无法承受。

    她迟早会发现,但是随着他们的发展,恐惧会随着对‘牠’这个未知的探明而减少。用发展来解决问题才是正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