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莽在北宋末年 > 第151章 敲一笔竹杠

第151章 敲一笔竹杠

    “末将拜见刘都统!”

    步入大帐,赵莽抱拳揖礼。

    “哎呀!贤侄可算来了!”

    刘延庆起身离开帅位,快步上前,拉着赵莽往内里走了几步,请他坐到一旁。

    赵莽又向刘光世、高世宣、苏格、陈淬几人点头致意。

    刘光世挤出一丝不太自然的笑,算作回应。

    其余几人抱拳道了声“赵将军”。

    刘延庆先是臭骂了一顿刘光国,说什么马虎大意,上了萧干诱敌深入,遭遇伏击的诡计。

    而后,刘延庆唉声叹气,面带愁容地道:

    “贤侄啊,刘光国先锋军在良乡一带遭遇萧干袭击,余部已经撤往良乡西北,六鹏山方向。

    请你火速率领马军,赶赴六鹏山救援。

    某让苏格率领一军,随你同去。”

    赵莽佯作思索,一脸为难地道:“末将麾下只有两千骑,只恐兵力寡弱,引来萧干袭击,不仅无法及时救援刘将军,自保尚成问题......”

    让他率军去救刘光国,他心里自然是一万个不情愿。

    那蠢才争着抢着要做先锋,现在兵败溃逃,却要让他去做救火队长,凭什么?

    刘延庆听出赵莽话语里的拒绝之意,眼底划过不悦,耐着性子道:

    “某让苏格率领本部马军一千,归你调遣!

    三千骑不算少了,即便遇上辽军,也足以应对!”

    苏格一听,老大不情愿:“刘都统,末将......”

    刘延庆瞪他一眼,苏格不敢再多话,悻悻闭嘴。

    赵莽瞥了眼苏格,这家伙也是正将级别,刘延庆强令他听自己调遣,看来当真是救子心切。

    刘延庆是都统制,童贯不在,他就是三军统帅。

    话说到这份上,赵莽知道这趟任务自己逃不过。

    不过,或许能利用这次机会,从刘延庆手中多榨取一些好处......

    “咳咳~”赵莽端坐身子,抱拳正色道:“末将谨遵刘都统令!一定尽全力救援刘光国将军所部!”

    刘延庆心里松口气,刚想说什么,又听赵莽一本正经地道:

    “其实末将此来,还有一事相求!”

    刘延庆一怔,勉强笑道:“贤侄请说。”

    赵莽道:“听闻金国重甲骑兵颇为厉害,末将对此兴趣浓厚,曾请求童太师,借来几套龙捷重骑的具装甲具,以做研究之用......

    西路军在范村兵败后,龙捷骑损失惨重。

    听闻仅剩的一批具装甲具,如今在刘都统手中......

    不知刘都统能否借我几套,待研究清楚重骑特点,一定归还!”

    刘延庆面皮颤了颤,心底蹭地升起火气。

    这小子分明是想趁火打劫!

    明里暗里想打那几百套具装甲具的主意!

    刘延庆也是费了一番工夫,才把那仅存的一批具装甲具拿到手,就想着找机会打造一支属于他自己的重甲骑兵。

    现在可好,肉到了碗里还没吃,赵莽就想割走一块!

    刘光世强忍恼火,冷冷道:“赵将军有所不知,打造重甲骑兵,所需花费可不是小数目。

    具装甲具于你而言,用处不大。”

    赵莽笑道:“刘将军误会了,我只是想借来具装甲具研究一番,不敢奢求打造一支重甲骑兵。”

    苏格冷哼道:“却不知赵将军想如何研究?期限又是多少?”

    陈淬怪笑道:“怕不是有借无还?”

    高世宣一言不发,只是看向赵莽的眼神颇为怪异。

    刘延庆麾下,就数高世宣为人较为沉稳,不像苏格、陈淬,皆是轻浮狂浪之辈。

    面对一众人冷嘲热讽,赵莽不慌不忙,笑道:qδ.ne

    “诸位当真误会了,在下借具装甲具纯粹为研究之用,并无他意!

    在下能力有限,统领两千骑尚且困难,哪里还敢妄求重甲骑兵?”

    顿了顿,赵莽叹口气:“若是此事让刘都统为难,就当作末将从未提过!”

    刘延庆黑脸挤出一丝笑:“某就匀出一百套,送到贤侄军中,你看可好?”

    赵莽想了想:“一百套......行吧!多谢刘都统!待研究完毕,末将立即送还!”

    刘延庆心肝颤了颤,脸上满是肉疼之色。

    一百套成品具装甲具,成本就在一万五千贯以上。

    更别说这批具装,是由军器监几十位大匠汇集心血打造而成,价值绝不仅仅体现在造价方面。

    赵莽一次“借”走一百套,好比拿把刀从刘延庆身上割块肉。

    最让刘延庆气愤的是,瞧赵莽模样,似乎还嫌弃一百套少了些。

    “歇息两个时辰,之后连夜出发,赶往六鹏山!

    请苏将军做好准备!”

    赵莽起身,向一众人抱拳道别,径直离开大帐。

    苏格下去整军,高世宣、陈淬也去检查各军安营情况。

    刘光世恼火道:“爹,赵莽那小子摆明敲竹杠,你怎么还答应给他一百套具装甲具?”

    刘延庆重重哼了声:“若是不给,他岂会答应率军去救光国?

    全军马军加起来有过万人,可是,能和辽军正面抗击的只有赵莽、郭药师、杨可弼三部!

    你、苏格麾下马军疏于训练,让你们去救,遭遇萧干,有几分胜算?”

    刘光世咬着牙,无言以对,脸色一阵青红相交。

    他麾下马军什么水平,自己心里清楚,如果能两倍、三倍于敌人,倒是敢和辽军拼一拼。

    可天知道萧干手里究竟还有多少兵马?

    刘延庆恨铁不成钢地瞪着他:“自家不中用,只能求外人帮忙,就当破财消灾!”

    刘光世恨恨道:“早晚让那小子连本带利吐出来!”

    刘延庆扶着额头,满脸疲态:

    “我已调杨可弼火速赶来,等黄迪抵达范阳,再让他接替种师中,继续负责押送军需。

    等种师中、杨可弼赶来汇合,再考虑如何向燕京进军!”

    刘光世目光闪烁,突然道:“辽军殊死顽抗,我军想顺利抵达燕京城下,只怕不容易。

    倒不如......请金军入关作战,从燕京西北面牵制辽军,缓解我军南向压力!”

    刘延庆沉吟片刻,道:“据为父所知,官家最近一次致国书给金主,也有请金军入关,协助攻打燕京的意思。

    只不过,童太师认为此事风险太大,若是金军先一步攻下燕京城,最初宋金两国的夹攻约定,可就不作数了。

    万一金军据城不还,我军如何是好?

    童太师的意思,还是先凭借自身力量,能顺利打下燕京最好。

    若是不行,再想其他办法......”

    刘光世低声道:“爹身为都统制,只要能确保燕京顺利收回,就是大功一件,何必在意用哪种方式收回?

    请金军入关,是最为稳妥之策!

    单靠我军应对辽军,想要顺利抵达燕京,一路上风险颇多。

    万一战事不顺,官家怪罪下来,受罚的还不是爹!

    童太师乃官家近臣,自有办法免于责罚。

    何况领兵打仗的又不是他!

    稳妥起见,爹还是想办法尽力促成此事,尽快请金军入关!”

    “唔~”刘延庆点点头,拧紧眉头,觉得刘光世所言有道理。

    “不过金人只认童太师,却不认我,想要请金军入关,还得由童太师做主。

    此事,我会再派人与他商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