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江湖何处不煞人 > 第四十三章 圣旨传到

第四十三章 圣旨传到

    南坊镇内一处院落,原本这宅子早已无人居住、如今却成了官兵临时关押犯人的地方。

    坚固的铁质牢笼被安放在院内,牢笼内关押着附近搜捕来的山贼俘虏。一天十二个时辰,每时每刻、都有犯人被拖到院落的房屋里,接受严刑拷打;惨嚎求饶声不绝于耳。

    但是,有一个牢笼却与众不同。这个牢笼被安放在院落墙角,寒风吹不到、每天的三餐也是按时送达。

    “朱将军,您的午饭到了。”一名狱卒恭敬地将手中的红烧肉盖饭递给铁笼中的犯人。

    清云接过碗筷,轻声问道:“最近战况如何?”

    那狱卒左右观望了两眼,伸头凑到清云耳边:“大军进攻芋子山时,迟迟无法攻破寨门;死了很多人。没想到王监军他神功盖世,居然直接用双手扒开寨门;带领大军杀入寨内。如今王监军在三军之内,已是独掌大权、说一不二。”

    清云眉头紧皱:“白将军呢?”

    “白忠将军他。”那狱卒犹豫了好一会,才接着道:“白忠将军因为当场违抗军令,已经被王监军问斩了。”

    清云眼色冰冷,如果那天晚上、自己强行问责,恐怕也会被王政忠抓住把柄、直接杀掉。想到那些性格刚烈的府兵,清云不由担心道:“那罗家府兵?”

    “王监军说这些府兵难以管教,已经将他们全部押回西安城大牢。”

    “独断军权,这就是他王政忠想要的吗?”清云无心吃饭,将碗筷放在笼边:“就算在西安州内只手通天,他还能干什么!难道……”清云想到一种可能性,但他自己都有些不相信——难道大宋神将、那个赵匡胤最信任的忠臣,居然想造反!

    清云想笑、却又笑不出来。赵匡胤君臣反目本是他乐意看到的,但此时却只觉得凄凉:一将功成万骨枯,更何况是逐鹿中原、图谋天下?

    那狱卒殷勤地问道:“将军,这几天天气转凉;您要不要加点衣物?”

    “对不起了。”清云小声呢喃,也不知那狱卒听没听清;一记手刀打在他的后颈,狱卒便瞬间晕倒在地。

    “他赵匡胤君臣如何反目,我可以不管。”积蓄许久的金属性内力喷涌而出,足以断金碎石!铁牢的钢柱瞬间断为数截。

    清云走出铁牢:“但赵教头的仇,一定要报!”

    看见这非人的一幕,院落之内的所有人都是满目惊诧。一众狱卒双腿打颤,不敢上前。

    清云轻轻一跃,高耸的院墙就像不存在一般;飘逸的身影转瞬间消失在视线内。

    ————

    屈家山附近的官道,原本匪患猖獗;就连武艺最为高强的镖师,也不愿走这条路押镖。

    但如今、这条官道的三岔路口处,居然建起了一家茶棚!

    清云走近茶棚内,一名头发花白的老者连忙端碗上前、倒上一杯热茶:“客官可否吃点面食?”

    “不了。”清云将茶水一饮而尽,把碗放回桌上:“这里往东二十里、可就是屈家山了,你怎么敢在这开茶铺?”

    “客官有所不知。”那老头笑道:“最近官府剿匪,虎头山和芋子山的山匪都被一网打尽;这屈家山还不是势在必得?到时候、这条官道重新通商,我这三岔路口可是绝好的地段啊!可不得先占下来?”

    没想到这老头还有些经商的头脑,清云笑了笑、不再言语。

    老头坐到清云对面:“客官应是武林中人吧?”

    “算是吧。”清云看向屈家山的方向,不知在想些什么。

    “我猜也是,这时候敢来这里的。除了我这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头和官兵;也只有你们这些武林人士了。想当年,我亲眼看见一名大侠;那一身武艺、真是出神入化啊!手中的宝剑,轻易便能切开金铁……”

    没想到这老头居然讲起自己年轻时的见闻来,清云在一旁心不在焉地听着。

    山匪尚未剿灭,附近也不会有其他活人;那老头倒是清闲,拉着清云说了足足半个时辰;讲渴了就自己倒一碗茶喝。

    就在这时,一队人马沿着官道奔驰而过;扬起的灰尘扑面而来。

    “娘的,这么急赶着投胎呐!”老头将手中飘满灰尘的茶水倒掉,又重新满上一碗、准备接着讲。

    “老人家,我还有事、就此告辞。”清云从怀中取出一两碎银,放在桌上;起身向东面走去。

    “哎!喝碗茶也用不了这么多钱啊!”老头刚站起身,清云已经走出数丈之远。他难以置信的擦了擦眼睛,清云的身影已经消失在视线之内!

    官道旁的树林里,清云的脚步似缓实急:刚才路过的几人,全都没有喉结;应当是赵匡胤派来的皇宫内侍。

    “该来的终于来了。”清云纵身跃上道旁树梢。视线内,那骑着快马的一队人就在前方:“这些人里恐怕有大内的高手,还是小心为妙。”

    清云远远地跟在这队人马后面,果不其然、他们直奔屈家山而去!

    此时的屈家山已是残垣断壁一片,官兵开始收押投降的山匪。

    战斗过后,王政忠在众人的簇拥下登上山寨高墙:“很久没有如此畅快过了!”

    一队人马突然出现在视线内,这些人皮肤白净、没有胡须,但偏偏长了一幅男人像。为首之人跳下马、从怀中取出一道圣旨,尖声喝道:“逆臣王政忠,还不快快下跪听旨!”

    “哈哈,我当是谁?原来是大内第一高手,卫公公。”王政忠毫不在意地大笑道:“我就站在这听!”

    听说圣旨传到,所有的官兵无不下跪;就连刚刚被俘虏的山贼,都跪倒在地。可王政忠还是挺直腰板、站在寨墙上居高临下道:“你再不读,我也没工夫听了!”

    卫公公脸色发红,但圣旨在手、他不得不宣:“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西安通判王政忠,干涉兵权,意图谋反;理当诛其九族。念在其与朕乃结义兄弟,特赐鸩酒一杯;钦此。”

    圣旨宣读完,一名太监从怀中取出玉壶与酒杯;将酒倒入杯中,一不小心洒落几滴在地上;原本一小片枯黄的草木、居然直接变成了黑色!那太监小心翼翼的端着酒杯,向王政忠走去。

    “该死的是你!”王政忠突然发难,手中关刀抛出、直接将那传酒的小太监钉死在地面。

    那杯毒酒洒在还没死透的小太监身上,居然将其生生的腐蚀成一具漆黑的骨架!

    卫公公脸色发青:“看来,非得咱家亲自动手;送王将军一程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