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吾家女帝初养成 > 第二十二章 丽竞门

第二十二章 丽竞门

    许守义话音落下,郝捕头和何书吏都是神色一惊,陆闲稍稍回想,也知道事态严重。

    数年之前,前太子谋反,也是因为宫里出了巫蛊之术,被人污蔑是太子所为,这才被迫起兵。

    皇帝震怒,斩杀了包括太子全家在内的三万余人,牵连甚广,血流成河。

    这其中自然也有皇帝想借此削弱门阀世家的势力,但最主要的还是自己生命受到了威胁,愤怒导致。

    这世界的巫蛊之术,可不是捏个娃娃诅咒你,期盼你突然哪天暴毙,而是切切实实,能够对人产生实质威胁的存在。

    巫力足够强,甚至能够杀人于千里之外。

    “大人,这其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何书吏问完,许守义捏着胡子,回答道:

    “那金佛送到宫中后,陛下将其赏赐给了太子殿下,前段时间太子殿下突然病倒,御医们束手无策。

    钦天监那边花了点时间,这才发现,是那金佛内里被下了巫蛊之术,才导致太子殿下病倒,若是再晚几个月发现,恐怕性命担忧。”

    许守义说完,郝捕头安慰道:

    “大人是担心,上面怀疑,这金佛是在我们杜县被动的手脚?”

    何书吏摇了摇头,道:

    “这事情都过去好几个月,应当不至于追求这么远吧?”

    话虽如此,但许守义既然忧心忡忡,那就有这方面的担忧。

    许守义摸着胡子,看向了陆闲,问道:

    “知安,你怎么看?”

    陆闲拱手道:

    “回大人,这金佛乃是贡船运输,即便在我们杜县丢失,后来也被找到,但从头至尾那金佛也没有在我们杜县上过岸。

    更何况一直都有各方人马看守,想要动手脚也不太现实。

    而且大人没被喊去问话,如今也能自如回来驿馆,想必上面也没有追究太深的意思。

    调查的重点,应当还是放在宫里头,还有献金佛的江南东道那边。”

    许守义眉头稍展,点头道:

    “嗯,廷尉那边也是这个意思,反正这几日还得留在长安,何书吏和郝捕头,你二位明日先行返回,主持一下杜县的日常事务。

    知安,你就陪我留在长安,如今之策,也只能静待事态发展了。”

    “是。”

    几人纷纷应道,随后就各回各屋休息去了。

    陆闲回了屋子,武月还没睡,她也知道应该是出了什么事,关切的询问了起来。

    陆闲把事情大概一说,武月就紧皱起了眉头,说道:

    “哥哥真的是这么想的?调查的重点会在宫里?”

    陆闲摇了摇头,回答道:

    “我也只是安慰许大人的说辞罢了,你既然能看得出来,许大人大概也知道。

    只是这其中涉及到官场,各方利益错综复杂,先前就出过巫蛊之祸,结果你也知道,你家和我家都倒了大霉。

    如今巫蛊之祸又起,况且皇帝年事已高,性情难断,会发展到何种程度,谁也说不准。”

    关于前太子,也就是武月的父亲因巫蛊之祸被诛杀的事情,陆闲说起来倒也没有太多的顾忌。

    一方面,这事情两人私下里也不是没有聊过。

    另一方面,两人对多年前的事件,并没有遗留什么仇恨。

    武月当时年纪很小,自小在廷狱长大,对于自己家庭压根就没有什么概念和印象。

    陆闲是穿越来的更不用说了。

    武月忧心忡忡的抱着胳膊,陆闲瞧见小姑娘这模样,出声安慰起来:

    “放心吧,事态再如何发展,也不会连累到我两头上的。”

    武月叹了一口气:

    “我是在担心许姐姐……”

    陆闲并未说话,毕竟有前车之鉴,当今皇帝就不是一个仁善的皇帝,真要一怒之下,将所有有干系的人全都论罪,还真的说不好。

    即便陆闲和武月不会有事,但许平君可就说不好了。

    但担心那么多也没有用,很多事情,不是靠担心就能解决的。

    这一夜里,众人心思各异。

    长安城内,百姓们欢歌载舞,官员们,人心惶惶。

    第二天一早,郝捕头和何书吏就收拾了东西启程出发了。

    许守义一早就出了门,想必是去了官署衙门,主要是打听更多的消息,顺便看看风向如何。

    朝廷这边,并没有限制许守义的行动,留在长安多等几日,也是官场一些熟人给的建议。

    许守义虽然担忧,但其实也并不觉得这事情会烧到自己身上。

    一方面,他行得端做得正,事情本就和他无关,另一方面,朝廷这边似乎也有意压下此事的影响。

    就连一路护送贡品的李光弼李都尉,都只是被喊去问话就放了出来,也没有下狱审问。

    太子东宫府上人员,也没有太大的变动。

    甚至有人私下里议论,肯定是多年前的巫蛊之祸,让当今天子吸取了经验教训云云。

    许母倒是一脸担忧神色,昨天一整晚都没睡好。

    一大清早,许守义出了门,她就坐在大厅里等候,时不时的让人出去打探打探消息。

    但这宫里的事情,外面又哪能随意探听的到了。

    许平君睡得早,倒是不知道昨晚发生了什么,第二天一早起床发现驿馆内气氛不对劲,去找了母亲询问。

    而后才知道昨晚的事情,也不禁忧虑了起来。

    来找陆闲和武月的时候,那眉头紧皱着就没松开过。

    武月也是劝了很久,才让她稍稍放心下来。

    到了接近正午,来了一个书生,说是找陆闲的,给大家吓了一大跳。

    还以为许守义那边出了事,派人来通知信息来的。

    陆闲出来见了,却没想到对方开头就拿出了昨晚所写的《黄鹤楼》,要和陆闲探讨一下诗词之道,儒学之道。

    这一下子小插曲,给陆闲整的有点不会了。

    随便应付了两句,便找了官署还有事的理由辞客了。

    好在像这样以论道为名,行追名求利之实的狂生并不算很多,一整天下来,也只是打发了四五人而已。

    到了下午时候,许守义就风尘仆仆的回来了,脸上虽然疲惫,但却多了许多笑容。

    “数月之前,金佛案结案时候的犯人和证词都还在。

    廷尉那边也说了,我若是在金佛里种了巫蛊之术,又怎会放任犯人偷盗金佛?

    况且从金佛丢失到找回,我也没有碰过金佛,李光弼和一众人犯证词里,都写的很清楚,此事一定与我无关的。”

    许守义一说完,许母从昨夜提着的心就彻底放了下来。

    就连许平君下午去陆闲房间里玩,许母那边也没说什么了。

    既然相安无事,明日一早就可以启程返回杜县去了。

    许平君得知自家父亲没有被怀疑,廷尉那边也不打算调查,也是大舒了一口气,可算是又带上笑脸来了。

    甚至连有狂生过来想找陆闲的时候,还能拿着瓜子在边上看戏了。

    等到陆闲三言两语将那人打发了,许平君还笑脸盈盈的问道:

    “其实可以聊一聊的吗,再写一首诗,让他传出去,惊艳整个长安!”

    许平君想法挺美好,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大,陆闲可不想天天都被人这样拜访。

    平安归来的许守义,这才听闻昨晚《黄鹤楼》的事情。

    许平君是亲历者,一瞧见有机会帮陆闲宣传吹嘘,自然是拉着许守义夸夸而谈了起来。

    说起《黄鹤楼》写完以后,周围人的反应,还有在雅座里,那些书生才子们的反应,脸上那股子自豪劲,就好像《黄鹤楼》是她许平君写的一样。

    其实也不用许平君多么添油加醋的夸赞,许守义虽然没有诗作问世,但他本身也是读书人,对于诗词也是很精通的。

    光是听许平君将《黄鹤楼》念了一遍,就已经知道这首诗的精妙之处。

    细细品读之后,那已经不是精妙可以形容的了。

    “古往今来,这一首《黄鹤楼》一出,天下写名楼的诗,怕是无出其右者。”

    许守义顿了顿,又说了一句:

    “未来,可能也很难有超越的了。”

    许平君虽然知道这首诗很好,那些才子们也都很推崇,但听到许守义如此评价,她也是微微一愣:

    “有、有这么好?”

    许守义看着女儿的反应,也是调笑道:

    “方才你还在一个劲的夸赞,怎么现在反倒是疑惑起来了。”

    许平君脸上露出笑容来,自家父亲夸赞陆闲,比别人夸赞起来要更高兴些。

    她心里想到了什么,突然小声问道:

    “那爹爹觉得,陆闲这人怎么样?”

    许守义摸了摸胡子,笑道:

    “才华横溢,前途无量,只可惜关中陆家出了那样的事,若不然,光是凭这两首诗,再加上关中陆家的势力,举荐到朝中为官也不是不可。”

    “其实门第也没那么重要……”

    “嗯?怎么不重要,别看你爹爹现在这样,初入官场,吃了多少门第不如人的亏。”

    “没什么,爹爹你没事就好。”

    许平君打断了话题,又陷入了自己的小世界里。

    母亲的态度很明显,父亲这边似乎也在乎门第的样子。

    虽然在许平君看来,父亲在官场已经是一股清流了,但也没有那个信心直接和父亲提起,对陆闲有好感这件事情。

    就这样,许平君这个姑娘家思来想去的,陷入了如何让父母接受陆闲的漩涡里。

    旁边的院落里传来了舞枪的声音,许平君听着声音过去,就见到陆闲正拿着一杆长枪练习着。

    武月坐在边上,瞧见了许平君,站起身来招了招手。

    想那么多干什么呀,陆闲这么优秀,早晚会关中陆氏东山再起的!

    许平君心里默默的这样想着,似乎是拿定了主意,她朝着武月那边走过去。

    “许姐姐。”

    武月打了一声招呼,许平君坐下来之后,小声道:

    “月妹妹,我问你一件事。”

    “许姐姐请问。”

    “你说,如果我给你找一个嫂子,你觉得怎么样啊?”

    许平君说完,武月一愣,眼睛眨巴了两下。

    …………

    驿馆门前来了两个,头戴幞头,穿着黑衣窄袖袍,腰系革带,横刀,足蹬黑靴的男子。

    那驿馆的官员起初并不认识,便去阻拦两人。

    “你二位何人啊?这里是大周驿馆,闲杂人等不允许入内的。”

    其中一人拿出了腰牌,脸上带着笑意也不说话。

    那驿馆的官员看到那腰牌却是吓得一哆嗦,赶忙行礼恭恭敬敬的退到一边去了。

    两人收起了腰牌,径直往里走去。

    路过小院时,正巧看见正在舞枪的陆闲,还有坐在亭子里的武月和许平君。

    许平君才刚刚问完话,武月还没有来得及回答,或者说,她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才好。

    陆闲瞧见两个武者打扮的人进来,还都腰系着横刀,也是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只见两个人大步流星的往里走去,还上下打量了一眼陆闲,又看向了陆闲手里的长枪,其中一人笑着说道:

    “好俊的枪,陆家枪名不虚传。”

    许平君眉头一皱,站起身来问道:

    “你们两个干什么?这里是杜县县令的院子,有什么事情,你们得先通报一下。还有,你们认识陆家枪?”

    两人停下脚步,其中一人拿出了腰牌来。

    只见到那腰牌通体黑檀木所做,正中雕刻着一朵鲜红的彼岸花。

    许平君并没有认出那腰牌,但陆闲一眼就认了出来。

    他上前拦住了许平君,目送着眼前两人收起腰牌走进了院子里。

    待到许平君疑惑的回过头来,陆闲才低声说道:

    “那是丽竞门的腰牌。”

    “丽、丽竞门?!”

    许平君脸色煞白,丽竞门是什么组织机构,她还是知道。

    虽未见过,但各种各样的传说和凶名,听得也不是一两回了。

    至于丽竞门为何来驿馆,还来杜县县令的院落,能想到的原因,就只有一个了。

    “不好!爹爹!”

    许平君拔腿朝着内院跑去,但才跑到门口,就瞧见许守义已经穿着常服从屋内走了出来。

    身后跟着那两个武者打扮的丽竞门人。

    那两人倒是一脸客客气气的模样,对许守义也没有上任何的刑拘。

    许守义瞧见一脸担忧的许平君,露出了一个微笑,摆了摆手,道:

    “无妨,很快就回来。”

    他又看向了陆闲,冲着陆闲作揖,而后迈开步子朝着驿馆外走去。

    那两个丽竞门人也不说话,只是路过陆闲身边的时候,都不约而同的将手放在了横刀刀柄上。

    许平君只觉得浑身瘫软,如果不是陆闲在边上扶着,这时候已经倒在地上了。

    她脸色煞白,虽然父亲说无妨,但她也不是小孩子了。

    入丽竞门者,十死无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