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吾家女帝初养成 > 第三十章 (求追读)被媚狐狸勾了魂魄

第三十章 (求追读)被媚狐狸勾了魂魄

    原本只是去长安城过中秋,结果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多月之后的事情了。

    即便像杜县这样人口七千多户的县城,主张的又都是无为而治,也积压了一大堆需要处理的案件和政务。

    一些小一点的治安类案件,捕快们自己都能解决处理。

    但涉及到人数多一些的纠纷,亦或者大额经济,房产,土地等方面的纠纷,那就不是捕快们能够擅自处理的了。

    虽然在路上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回到杜县,看着眼前堆满案头上的需要处理的文书,陆闲也稍稍觉得有些头疼。

    这些全都是需要他一个人处理,给意见以后送去给许守义的。

    何书吏那边有另外一案头需要处理。

    许守义的身体倒是已经恢复的七七八八,丽竞门虽然下手狠辣,但没有问出有需要的情报之前,还不会下死手。

    重要的让你疼,而不是让你死。

    更何况许守义才进去三天,就被陆闲给救出来了。

    各种严苛的酷刑都没来得及上,更多的还只是基础的鞭打,不给睡觉,站老虎凳这一类的刑法。

    陆闲处理这些政务倒是不觉得棘手,就是有点多而已。

    只是加班加点干了短短两天时间,就把这一个多月来堆积的政务处理完毕,送去给了许守义。

    临结束了,还一边喝茶一边感叹。

    庞统一个下午就能处理完一个县城一个月堆积的政务,自己用了两天,还不是全部,还是不如庞统厉害啊。

    那边许守义属实是吓了一跳,没想到陆闲这么快就全部处理完了,何书吏可是连五分之一都没处理掉啊。

    再翻开陆闲处理的那些政务,一桩桩一件件,不能说马马虎虎,只能说相当完美。

    许多事件的处理,就连许守义都没办法想的那么全面。

    他简单看了一天,大致阅览完毕,嘴巴里也是“嘶”了一整天,满脑子“此子恐怖如斯”。

    许守义也是知恩图报的人,如果说之前对待陆闲,出于陆闲出生背景的缘故,还有不少的保留谨慎。

    经理过长安城被抓进丽竞门的事情以后,许守义已经把陆闲当做自己人了。

    而后,许守义就找了陆闲进行了一次深谈。

    陆闲本以为许守义找自己,是自己处理的那些政务出了什么纰漏,或者他有不同意见。

    但没想到许守义对此事说的倒是不多,只是开头说了一句,自家女儿和自己亲近,他也觉得很欣慰和放心这样类似的话。

    其实这都已经算是明示,只是许守义不摆上明面上说,陆闲自然也不会莽撞的对许守义表示些什么。

    心想着不会是要摊牌提亲了吧?

    说来也奇怪,提亲不是男方做的事情吗?

    而后话锋一转,又说起了学问上的事情。

    陆闲没想到许守义会突然问这些问题,而且问的不仅仅是经子史集上的问题。

    更多的,反而是一些实用性的问题,牵扯到如何处理百姓纠纷,政务处理,民间治理等等问题。

    问到后面,甚至上升到了道府,一国之内,国与国之间。

    陆闲也是老老实实回答,但很多东西,点到为止,并不会一股脑的把自己超前的见识和想法都在许守义面前展示出来。

    毕竟很多东西,在这个年代,属于大逆不道。

    就光一个最简单明了的三民主义,就够把他关中陆氏,全家挖出来再砍一次脑袋的了。

    这些务实的政务问题,陆闲能对答如流。

    但经子史集这些东西,陆闲看的不多,了解的也不算多。

    许守义问一些笼统的问题,他倒是能根据自己为人处世的经验答得上来。

    但如果问一些典籍内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那就真的两眼一抓瞎了。

    一番询问考校下来,许守义也是有点蒙圈的。

    要说陆闲不懂儒家学说的话,许多问题,他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对一些儒家经典的理解,完全不像是一个二十岁年纪该有的程度。

    尤其是治国治世方面,虽有模板大流空洞之嫌,但偶尔一些话,总能振聋发聩,让人耳目一新。

    最主要的是,你说他空洞扯大旗吧,他把事情处理的面面俱到。

    这就是能力啊。

    再说学问,要说陆闲学问精通,许守义直接照搬经子史集里面原文,陆闲却是完全不合格了。

    仔细一想也能想得通,陆闲出生名门,但自小家逢变故,没有机会静下来读书,死记硬背这一块,自然是不如人。

    单从诗词方面,就可以看得出来陆闲是很有读书天赋的,正所谓诗文不离家嘛。

    好在读书也不全是死记硬背的事情,那玩意只是入门,能理解运用才是真正的大道。

    大致了解了陆闲在学问上的两极分化的情况以后,许守义背着手,笑道:

    “贤侄果然是一块璞玉啊,稍加雕琢必成大器。”

    “许大人过奖了,我连经子史集都背不全的,还要更加努力才是。”

    陆闲也只是谦虚,许守义点点头,继续道:

    “努力自当应该,你还年轻,前途无量。

    说起这个,贤侄是否有考取功名的意思了?”

    这个问题,前不久在长安城,柄吉就问过陆闲,甚至还有要资助他的意思。

    但陆闲本身对考科举功名没什么兴趣,只得悻悻然的摇了摇头道:

    “我学问浅薄,自知不是那块料啊。”

    许守义听了这话,也并没有当真,一方面是觉得陆闲在谦虚,另一方面,也觉得陆闲或许是心有怨气,不想为朝廷出力而已。

    他很快劝说道:

    “呵,知安不要妄自菲薄,你的才学,我见过的很多人都不如你。

    我朝取仕多以科举为准,天下寒门和门阀世家的机会是一样的,我多年以前,家里也不过是关中务农的农户罢了。

    退一万步,就算科举运气不佳,屡试不中,也还可以通过举荐入朝。

    你才思敏捷,这次金佛案里,已上达天听,只要稍稍引荐,朝廷自是会爱惜人才的。”

    许守义越说越起劲,笑道:

    “今年的秋闱乡贡已经定下了,明年的春闱虽然赶不上,但今日起开始努力,以贤侄的学问,明年的乡贡名单里,定有贤侄的名字。

    至于科举考哪一科,明经一科,大家觉得最简单的,恐怕对贤侄而言,就要难不少了。

    但以贤侄的学问和独到见解,进士科反倒是出路大一些,历年科举,我朝也多重要进士多一些,贤侄如果备考,可以在这方面下功夫的。”

    许守义说的这些,寻常过来人是不会帮你分析的。

    大周科举制度还属于较早的阶段,类似于唐朝时候。

    并没有明清时候的死板和固化,反而是朝气蓬勃,包容万象。

    科目众多,有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等等。

    看名字都知道,专门列出了数学,法律,历史等等这些详细的科目供考试选择,选拔专业人才。

    其中明经是偏向于书本上的知识,考的全是儒家经典的著作,外加《老子》一书。

    只要你能把书本吃透,背的滚瓜烂熟,明经就不算难。

    这也是报考的考生最多,取仕最多的科目。

    而进士科,则是荣誉最高,也是考上以后,官途最顺的科目。

    进士考的是时务策,通俗点来说,就有点类似于现在综合性的公考,什么内容都考!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考不到。

    但有一点,绝对没有书本上需要你死记硬背的考点。

    更多的,考的是观察和发现社会上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涉及到治理国家的现实问题上,这一类科目,选出来的都是实打实的实用型人才。

    正如许守义所说,对大多人数而言最难的进士,对陆闲来说,却是希望最大的科目了。

    而想要参加科举,就得过乡试,成为一名秀才,也就是许守义所说的秋闱乡贡。

    在地方上自学或是书院读书的人,叫乡贡。

    在中央办的官学,如国子监,太学,四门学等地的考生,叫生徒。

    顺带一提,能进官学的,都有科举考试的资格,不需要额外参加乡试。

    也不要觉得乡试就有多难,地方自己出卷,自己改卷,懂得都懂。

    许守义还要在杜县为官两年,他既然这么说了,那陆闲只要在杜县参加乡试,乡贡的身份是板上钉钉的。

    这倒不是许守义任人唯亲,给陆闲开后门。

    方才一番问答,就是在考校陆闲的能力和学识,如果答的不满意,自然也没有后面这些话了。

    许守义一番话说下来,说的有理有据,该指的路子指了,该暗示的话也暗示了。

    一般年轻人这时候应该跪下来喊一声义父都不过分,陆闲虽不至于到这种程度,但表现的感激涕零还是该有的。

    许守义又说起了让陆闲没事就去集贤院听听课,他本身就是集贤院的成员,有他的推荐,再加上陆闲自己的才名,去集贤院听讲课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陆闲也不好拒绝,只是偶尔过去听课,又不是天天去上课,这点倒是没必要拒绝许守义。

    一番对话下来之后,许守义也是大为满意。

    等到下了班,许守义回了家,他的妻子许母就走上前来,小声询问道:

    “如何?”

    许守义自然是知道,她问的是陆闲的事情。

    自从陆闲舍生忘死的,把许守义从丽竞门里捞出来,许母就知道许平君多半是要许配给陆闲的了。

    但这事情还得许守义做主,先前一直没说,是因为人在长安,很多事情不好确定。

    如今回了杜县,自然是要第一时间定下个方程来。

    许守义笑了笑,摸着胡子说道:

    “陆知安确实是有真才实学的,不仅仅是只会作诗,他明年拿了乡贡的名额,去报考进士,还是很有希望的。”

    许母听了这话一愣,赶忙问道:

    “问你的是这个事吗,问的是咱家闺女的事啊。”

    许守义脸色一正,道:

    “妇道人家知道些什么,今日我已考校,陆知安如果只是有才平庸之辈,我自是会委婉提起,招他为胥的事情。

    但他不仅有才,而且还很有能力,他虽上达天听,但毕竟家世身份摆在那。

    我如果现在与他谈论婚事,他日陆知安考上了功名,旁人那这个做文章,于他而言,就是洗不脱的污点。”

    许母听得许守义说的一道道的,她一个妇道人家也不明白其中就里,只是抱怨道:

    “你们男人,张口闭口都是功名功名,自家女儿的幸福都不管了,那他陆知安考不上功名又如何,天底下有才能的人这么多,也不是人人都能考得上,你家女儿就一直晾着吗。”

    许守义手一背,没好气道:

    “即便是考不上功名,还可以走举孝廉,任贤良的路子,总归这一两年是能入朝为官的,你就别添乱了,我自有分寸的。”

    许守义说罢也不多解释,就自己回房去了。

    许母一个人坐在厅堂生闷气,招陆闲入门这件事情,许母也是考虑良久,和许守义商议了许久。

    却没想到今日又出了变故,许守义不知道哪里搭错了筋,一门心思要让陆闲去考功名了。

    许母免不了又患得患失了起来,万一陆闲考不上怎么办?万一他考上了,觉得自己有身价了,看不上许平君又怎么办?万一……

    无数个万一在许母脑袋瓜子里游荡了开来。

    画面一转,又看到了自己家闺女头发花白也没有嫁出去,旁边的三大姑八大姨的指指点点:

    “就是她,以前喜欢一个郎君,后来那郎君移情别恋,再也没嫁出去了。”

    “哎呀,这样子的吗?”

    “是啊,旁人都嫌弃不要了。”

    呜呜,我家女儿,命怎么这么苦啊。

    许母正自怜自哀了,许平君端着茶水小心翼翼走了过来。

    只见到许平君脸色红润,小眼神跟小狐狸一样偷偷摸摸的样子,将茶水放在边上,恭敬递上,用前所未有的温柔声音,小声道:

    “娘,爹爹回来了,说什么没啊?”

    许母气不打一处来,手一挥:

    “你去问你爹那个没良心的老东西去,气死老娘了!”

    许母起身气呼呼的走了,只留下许平君一个人满脸懵逼的站在原地。

    这……怎么回事啊?

    ——————第二日—————

    杜县,陆闲大宅。

    许平君一脸愁容的坐在院子里,身旁的丫鬟小桃,拿着瓜子一个个的塞嘴里,武月拿着瓜子,一会看看许平君一会看看小桃。

    就听到小桃斩钉截铁的说道:

    “陆公子,定然是被杨三娘这个媚狐狸勾了魂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