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从药企开始 > 第016章 了不起的羌医

第016章 了不起的羌医

    张业让李新舟他们去寨外考察,打算和司机在寨子里四处走走看看。

    这石材片垒而成的房子,石梯,加上层层叠叠紧密相连的敞间晒台,和远处深幽的群山,确有几分独特的计情画意。

    要是交通方便,周末休息,约上三五好友,带上老婆孩子,开车来这寨子住上两天,当能洗去工作一周的身心疲惫,元气恢复满满,想想就惬意。

    下午6点,寨子前坝。

    吃过晚饭,余镇长和寨子里的村长,特意为张业一行的到来,准备了锅庄表演。

    坝子穿着羌绣民族服饰老乡,越聚越多,张业说道:“余镇长,蔡村长,会不会太麻烦大家,这么多人特意为我们准备表演,影响大家休息。”

    “张总,你坐!”

    “村里经常举行这样的锅庄,感谢张总把药材基地设在我们寨子,没什么东西招待张总,就跳过锅庄吧!”老村长高兴的说道。

    当着张业的面,就让准备好的村民点燃坝子中间的篝火,准备开始表演。

    “张总,这就是羌族丰常出名的羌笛,以前还有一首诗,描写了羌笛”余顺贵怕张业不懂,给张业介绍起这个羌笛。

    “什么诗?”气氛都烘托到这了,张业也好奇的问题。

    “是唐代王之焕写的《凉州词》,是这样写的: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以前这个羌笛是用老鹰的骨头做的,现在用油竹做成。”

    “今晚吹的这个是表达丰收的意思,张总听听,和其它笛子音色差别很大的。”

    羌笛看起来比较短,不是单管而是两排,听起来和其它笛子发出的声音很有特点,张业听不太懂,但感觉蛮好听的,可能是这个民族独有的一种风格。

    场上非常安静,除了篝火燃烧的声音,就只有笛声,现场有一种特有的神圣感。

    一曲结束,余音袅袅,配上这寨子、这天、这风,回味无穷!

    嘭嘭嘭嘭嘭

    一群身穿羌服的小伙子,拿着羊皮鼓,铜铃,响盘,棍子,进场围着篝火开始了羊皮鼓舞。

    现场鼓声明快,小伙子们舞姿粗犷,曲调高亢,锅庄的现场气氛一下就紧张热烈起来!

    张业有一种行走山野之中与天地斗争的豪迈豁达。

    生活在城市环境的人,是无法体会到这种感觉,如果说汉族的舞蹈体现身体的优雅柔美,那这羌族的羊皮鼓舞就是神秘粗犷。

    不虚此行!

    老村长感觉张业很满意,高兴的笑道:“张总,这个羊皮鼓舞,喜欢吗?以前这个舞蹈是我们羌族祭祀节庆表演的,是老祖宗一辈一辈传下来的,你们汉族人应该很少看到这样的舞蹈。”

    “是的,第一次看到这种舞蹈!让我很震惊啊!我觉得自己都豁达了很多。”

    老村长很开心张业的满意,笑道:“让我们的女孩子唱起莎朗,让客人也感受一下我们羌族儿女的热情。”

    围着篝火,转着圈圈,唱唱跳跳,让张业也忘掉一切,最后和所有人加入人群,一起又唱又跳,也不道自己唱的什么,反正开心快乐就好!

    现场歌声阵阵,一片陶醉!

    山里的夜很黑很静,这一动一静相得益彰,晚上张业睡了一个好觉。

    ................

    次日一早,吃个早饭,告别了村长和村民的相送,离开寨子返回锦虒镇。

    好大夫将派专业人士到寨子指导村民种植,使这里的药材形成规模,首批确定200亩,用于种植黄莲、重楼、百芨、厚朴、杜仲等药材。

    寨子里是很惬意的,但是路上确实让人痛苦的,车速很慢颠簸不平,还好不晕车,要不然这一路可有得苦受了。

    张业忍不住吐槽道:“余镇长,这个路确实太差了,还是要想想办法修修这路,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要致富先修路!你们这路太差,你们镇很难发展起来的。”

    “张总,我们也想修啊,不怕你笑话,太穷了,镇上干部的工资,都是国家发钱解决的。”

    余顺贵苦笑道:“你们药材基地,都是锦虒镇少有的大投资了,还要感谢张总到我们这里投资。”

    “我也就说说,余镇长还是要多跑跑外面,看能不能拉几个大旅行公司来投资,你们镇上的这些寨子,搞好了能赚很多钱。”

    车辆突然停下。

    “张总,有几个人拦车,好像有人受伤了。”

    “余镇长,我们下去看看,发生了什么?”

    “怎么回事,老乡?”张业下车看见几个当地乡民拦车,路边还躺着一个人,发出痛苦的呻吟。

    “牛惊了,蔡老幺被撞下土坡,脚骨折了,我们送他到镇上羌医馆,能不能搭一下你们的车。”

    看到只有两辆车,余顺贵说到:“张总,让我的车送他们,我在这里等一下,你们先到镇上,镇上羌医馆医生对骨折处理很有经验,快,抬他上我的车。”

    “好吧!余镇长,我们先去镇上。”张业不想争论这个问题,两个车坐不下来,肯定要有人留下。

    紧赶慢赶,路好10分钟的路程,还是用了大半个小时,才开到镇上,来到羌医馆前停下,几个乡民急忙抬着人就进去了,张业也跟到后面一起走了进去。

    医馆不大,里除了药柜,就是一排排药酒瓶子,不知道里面泡了些什么药材。

    “杨医生,快给蔡老幺看一下唷,他被牛撞到坡坡下面,脚杆可能折了。”一群人大声叫道。

    这位杨医生,对这样的伤显然很有经验,快速的用一把剪刀把裤筒剪看,查看起腿上的情况。

    “不严重,有些骨裂错位,忍着点,我给你压捏一下”杨医生随口说道。

    张业感受到几个人一下子放松了许多,蔡老幺也咬着牙,配合起医生的动作。

    杨医生在这个镇上一带,应该名声不错,镇上的这些人都比较信任他,只看见一阵压捏,就用柜子上的药酒给蔡老幺涂抹轻洗,然后敷上一些草药,拿出一个夹板,给固定好了。

    “小心送回去,这一个半月,不要沾生水,不要使力,吃好一点,应该就可以拆下板子,这个活洛灵,拆下板子后在涂一段时间,就好了。”

    “以后拉牛注意一点唷,牛受惊了很容易顶到人。”杨医生对着这几个乡民就是一阵输出,几个人都是点头应是。

    这就可以了?

    杨业感到不可思议。

    不照个片,打个CT什么的?

    这是骨伤?

    就压捏,涂点酒包点药,就行了?

    这羌医很有水平!

    这样一个骨折,不需要用什么设备检查,三两下就能够处理好,费用也不太高,真是一个了不起的羌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