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隐若白虹起 > 第三十五章 身陷囹圄

第三十五章 身陷囹圄

    现在,大家一直提到海南,满脑子都是椰风海韵,水绿山青,物产丰饶,浪漫迷人……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那会儿,即使是海口,也还只是个比较落后的中等城市;三亚?三亚几乎找不到真正意义的城里人,大家都驾着小渔舟颠簸在南海的波面上追逐马掌丁鱼。黎母山就更别提了,那可是连海岛人都视为畏途,不敢轻易踏足的瘴疠之地。

    罗天佑三人在街上采购食品、药品和防身武器等物资时,卖背篓的当地人一听他们要进黎母山,连连摇头叹息道,“命丢了没啥,只是可惜了你们这身好衣裳,值不少钱呢。要不把衣服送给我?不然迟早会烂在山里。”

    曾令智姐姐被气得脸色煞白,跳着要冲上去给人一巴掌,被罗天佑连忙制止了。人家也是好心提醒,只是话说得有些不地道。

    吴昊爷爷扯住罗天佑劝道,“孩子,要不咱们别去了吧,沉香不是买了很多吗,一棵树又算得了什么。”

    一颗沉香树,即使上千年,在罗天佑眼里还真算不了什么。现在,他也有些后悔,当时太孟浪了,昏了头,怎么就答应苏茂青了呢。

    曾令智姐姐却不以为然,她是在深山老林里长大的,什么毒蛇猛兽没遇见过,连老虎都打死过好几只。

    三人回到招待所里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还是大胆走上一遭。不过计划稍有调整,吴昊爷爷留下来做后援,并约定以三天时间为限。

    经过一夜休整,大家养得精神十足。送别罗天佑和曾令智姐姐去赴约,吴昊爷爷送别两人后就在镇上消失了。

    三人在镇西的老榕树下接上头。苏茂青跟罗天佑一样,都背着装满物资的竹背篓,还带了把农家作坊制造的猎枪。

    黎母山处于热带常绿季雨林地带,山高路陡,丛林茂密,湿热多雨。

    刚上山时,还能走段碎石铺成的弯弯曲曲林间小道,再往上,就只能借助山涧边的石块跳跃着前进。不一会儿,大家全身都湿透了,大腿以上是汗水,大腿以下是溪水。头发粘在额头上,痒得难受。

    更可恶的是,溪水中,草丛间,树叶上,到处是蚂蟥,防不胜防。这些软乎乎的小东西,都是贪婪的吸血鬼,不仅恶心你,还真要吸你的血。只要沾在人身上,便吸附得紧紧的,一时半会还扯不下来。

    好在罗天佑和曾令智姐姐早有准备,换了束身的衣服,领口、袖口还有裤腿都扎得紧紧的,可还是有蚂蟥不时落到脸上,把两人弄得狼狈不已,苏茂青也好不到哪去。

    罗天佑记得师傅孙俭送的那本《嘉佑本草》里有记载,一种叫“苦皮藤”的藤状灌木能有效防治蚂蟥,便发动曾令智姐姐和苏茂青一起去找,还真让他们在附近的一片红桐林中找到了。撸下苦皮藤的肥叶和种子,捣碎后,敷在裸露的皮肤上。试试,效果还真不错。

    解决了蚂蟥的烦恼,三人脚步明显加快许多。顺着山涧继续爬,终于上了条羊肠小道。小道挤满隆出地面的树根,像天然的登山梯,踏上去稳稳当当,轻松了不少。曾一路伴随的隆隆流水声渐行渐弱,直至完全消失听不见。

    走走停停,来到底部向里凹进去大块,状如屋檐的巨石下。石壁上刻有清朝大学生苏大哈题的“屋檐石“三个章草体大字,当地人在石座上建了座小木屋。

    苏茂青介绍说,“这房子是山里采药人和猎人临时过夜的地方,里面有简易的木床,还有米,有干肉,能烧火做饭,我们今晚就住这里了。”

    罗天佑自告奋勇去打水,提着木桶就往外走。曾令智姐姐说要去拾柴火,也跟了出来。

    到了外面,两人商量好安全防范措施,特别是值班安排,夜里得保证两人中必须有一个人清醒。

    小屋里的米和干肉都发了霉,看着就难以下咽。罗天佑和曾令智姐姐都没吃的勇气,驾不住腹中饥饿,糊乱吞了几口。苏茂青又拿出水壶来,用竹筒给每人分别倒了些。

    野外的水里有蚂蟥,不能喝,罗天佑早就渴坏了,接过竹筒,猛灌了几口。

    曾令智姐姐刚想喝,忽然听到屋外有窸窣而杂杳的脚步声,便放下手中的竹筒,机警地竖起耳朵,暗中监听外面的一举一动。

    罗天佑此时还不知道自己中了招,连嘴都有些歪了,还高兴地对曾令智姐姐说,“姐,这水真好喝,甜甜的,就是喝了有点头晕。”刚说完就扑通栽倒在地。

    曾令智姐姐见势不妙,急忙抽出贴身小刀,猛地扑向苏茂青,一把将苏茂青制服。

    苏茂青的惨叫声惊动了外面的人,他们知道事已暴露,便不再躲躲藏藏,一窝蜂似地冲进来,有的手执明晃晃的长刀,有的拿着土制猎枪。

    曾令智姐姐见他们人多势众,知道现在带走罗天佑比登天还难,决定先闯出去,回头再想办法营救。拿定主意后,乘对方不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手脚并用,左右开弓,杀出条血路,飞也似逃入山林。

    罗天佑醒来,眼前一片漆黑,除了清脆的“噔噔咣咣“滴水声,安静得让人毛骨悚然。他想活动一下手脚,发觉手脚都被人绑得结结实实,丝毫动弹不得。脑袋一直昏昏沉沉,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看到外面有火光透进来,一阵沉闷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很快,眼前出现一个五大三粗的莽汉。此人左手执火把,右手提着一个木桶,腰间的红布条裤带上还别着一本皱巴巴的书,看起来有些儿滑稽。

    罗天佑看到那本书,更是哭笑不得,竟然是自己仿的《要命的数学》。心下就想,一个大老爷们看这个干什么?难道土匪们也开始努力学习,提升自身文化修养?

    莽汉放下木桶,将火把插进石缝里,上来就给罗天佑松开手上的绑索,并用命令的口吻,粗声粗气地说了些曾令智听不懂的话。见罗天佑听不懂,便指了指木桶,打着手势告罗天佑,自己是送吃的来了。

    罗天佑说自己要上厕所,请他帮忙把脚上的绑索也松开,对方摇了摇头,并做出凶狠的表情以示警告。

    见莽汉就要转身就要离开,罗天佑急忙说,“好汉,请留步。你腰上别着的是《要命的数学》吧,那是我写的。“

    莽汉闻言真停下来了,又转过身,异常欣喜地咕噜、咕噜说了一大通。见罗天佑满脸迷茫,想到罗天佑听不懂他的话,为难地搔搔头,在罗天佑眼前焦急地转圈。

    他是当地土著,就住在山脚下,家里除了妻子,还有个八岁的儿子,全家平时就靠他打猎为生。

    十年前,从镇上来了个老师,给大家上扫盲班。莽汉见了老师,惊为天人。很羡慕他的识文断字,也羡慕他给大家描述的那个山外世界。于是想着把儿子也培养成文化人,有朝一日能领着自己和妻子走大山,永远告别这连饭都吃不饱的鬼地方。

    可惜山里教育水平低,小学老师自己小学都毕不了业。眼看孩子的成龙计划眼就要夭折,便去县城小学找老师打听,那里的老师给他推荐了这本《要命的数学》。

    儿子基础太差,很多地方看不懂,莽汉粗懂些算术,自己也常拿着这本书看,想看懂了再教孩子。

    父子俩的水平半斤八两,莽汉刚翻了几页,就碰上问题一大堆。听到老大抓来的人居然是书的作者,这下真是口渴了遇上老井,大热天有人送来扇子。希望罗天佑能为自己授业解惑。

    可对方听不懂自己说的话咋办?他急得抓耳挠腮,瞥见地上的尖石,忽然有了主意,捡起石子,就在地上写写画画。罗天佑才知道,对方是想请教自己书本上的问题。

    两人一个说,一个地上写,罗天佑为莽汉解决了书上的疑惑。莽汉则告诉罗天佑,这是个山洞,离屋檐岩比较远。同时还说出了另一条消息,曾令智姐姐没有被抓,当晚就逃了出去,还连伤了他们好几个人,而且最近一直在这山洞附近出没。

    罗天佑恳求他放自己出去,莽汉拒绝了,说要是放他出去,他们全家就会遭到老大一伙人疯狂的报复,但答应帮他给曾令智姐姐传递消息。

    罗天佑又告诉他一个地址,让他寻机去找一个叫吴昊的老人。事成之后,不仅会给他一些金子,还会帮他将全家迁到玉阳,让他们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