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沙龙

    普洛科普咖啡馆,就是罗兰夫人时常举办沙龙的地点之一,也是吉伦特派时常聚会的地方,这里离圣奥诺雷街口倒是不远,两人到达这里时,刚好碰到了马拉和另一个面容坚毅的男人。

    “夏尔?”马拉看到罗兰夫人居然和夏尔在一起,露出疑惑的表情。

    “马拉先生,您好。”夏尔急忙微微鞠躬。

    “马拉先生,你们认识?”罗兰夫人诧异道。

    “呵呵,夏尔可是帮过我一个大忙的,没想到在这里见到了。”马拉面露微笑地回答道。

    “那您或许不知道他的另一个身份吧?”罗兰夫人露出略显狡黠的神情。

    “噢?”马拉一怔,身边那个男人也对夏尔露出了感兴趣的眼神。

    “他就是伏尔泰先生的弟子。”罗兰夫人见到能让马拉先生惊愕,感到很开心,因为他一直都是那么的从容不迫。

    “夏尔,没想到我真是看走眼了,来来,我给你介绍,这位是我的好朋友,丹东。”马拉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随后把那个男人介绍给了夏尔。

    “您好,丹东先生。”夏尔急忙伸出手,没想到雅各宾三巨头这下倒是都认识了。

    “你好,夏尔,你真的很年轻啊,不错,不错,哈哈哈。”丹东伸出有力的手和夏尔握在一起。

    “咱们进去吧,大家应该都到了。”罗兰夫人一笑,随后推门而进,夏尔他们则是紧随其后。

    今天的沙龙气氛很热烈,除了布里索,孔多塞侯爵,加代这些吉伦特派的大部分人员外,还有未来斐扬派,雅阁宾派的人参加,甚至还有一些贵族,例如米拉波,以及他的朋友西哀耶斯,可见罗兰夫人的号召力,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现在大家的立场其实还模糊不清,所以倒是经常在一起聚会。

    西哀耶斯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走上了教会神职人员这条道路,现在是奥塞大教堂的副主教,地位着实不低。

    虽然身为神职人员,但是他一直对于第三等级的态度比较同情,在三级会议陷入僵局后,就是第一批倒向第三等级的神职人员,并参与了“网球场宣言”,被视为平原派的代表人物。

    整个革命期间,由于他的政治态度比较温和,再加上本人基本没有树敌,很少卷入党派纷争的旋涡,安然度过了恐怖统治时期,直到后来的拿破仑执政时代。

    不同于米拉波的伪善,西哀耶斯就像是政坛上的裱糊匠,倒是和内克尔很类似,虽然出场频率不高,但是在一些关键节点却能常常看到他为人民发声的身影,这一点可能源自于他内心真正的善良吧。

    罗兰夫人和马拉的到来,让在座的人都站起身来,因为这两个人目前在巴黎的声望颇高,但是夏尔的到来却是让米拉波脸色一滞,他显然不明白夏尔这种角色来这里干什么。

    自从他在《巴黎人物》上发表了那篇谈话后,就成了当红的政治新星,路易十六和卡伦财长甚至在公开场合称赞过他,第三等级的上层人物,例如银行家,大律师,富有的巨商等等,纷纷赞扬米拉波识大体,准确地指出了当前国家的问题。

    但是贵族和主教们却是非常的厌恶他了,认为他已经摒弃了贵族的身份,让祖先蒙羞,并且纷纷表示要和他划清界限。

    西哀耶斯这个时候作为高级神职人员,虽然没有发表声明支持米拉波,但是两人的交情显然不错,并不避嫌,就这一点而言,夏尔倒是挺佩服西哀耶斯的。

    他们到来前,米拉波显然是聚会的中心,他刚刚发表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演讲,引起了在座所有的人的鼓掌。

    但是夏尔的出现让他心里莫名地一突,上次在伏尔泰家里,他就是被夏尔影响到情绪的,这次又被这个家伙破坏,实在是不想给他好脸色。

    好在罗兰夫人看出了两人的尴尬,谈笑间又让沙龙的气氛活跃起来,接下来大家的焦点转移到了北美独立战争上。

    布里索是吉伦特派明面上的代表,知识渊博,但是脾气不太好,尤其是对法国七年战争的失败感到耻辱,现在面对北美大陆即将取得的胜利感到很兴奋,并大力夸赞拉法耶特是法兰西的骄傲,这次的北美独立战争就是法国重新恢复荣耀的最好契机。

    但是马拉和丹东并不这么认为,尤其是丹东,他虽然是一个热情激进的人,但是在这件事上却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意见。

    “先生们,北美大陆是那么的遥远,如果我国还是强盛之时,出于道义支持他们无可厚非,但是当前国家是什么形势,相信大家都能看出来,就我所知,我们在北美投入了数亿里弗尔,以及1.5万陆军和7.5万海军,虽然西班牙和荷兰都参与并支持了我们,但是毫无疑问,出血的是我们。”丹东表情凝重。

    罗兰夫人和西哀耶斯这些人其实并不喜欢战争,对于前线的巨大投入也很担忧。

    “丹东先生,你这可就是没有格局了,拉法耶特先生在北美为了自由而战,你不但不支持,反而在这里拖后腿?”一个穿着燕尾服,打着绸缎领巾的人站了起来,夏尔朝他看去,是巴纳夫,因为刚才马拉已经小声给他介绍了一遍。

    这个人现在是最高法院里的一名检察官,大革命初期就一直跟随拉法耶特,和巴伊,拉默特兄弟等支持拉法耶特建立了斐扬派,并第一个站上政治舞台。

    “巴纳夫先生说的是,丹东先生您实在不该这么说。”巴纳夫身旁的巴伊冷声说道,他是一名天文学家和演说家,也是大革命后巴黎的首任市长。

    “噢?难道道义上的支持就比所有法国人填饱肚子还要重要吗?你们看看巴黎那些吃不起饭,生活困苦的人民吧,更别说整个法国农村里的惨状,你们真应该去吃一下农民餐盘中的餐食!”丹东满面潮红。

    “丹东先生,不要激动,巴纳夫和巴伊也是为了国家着想罢了,您先冷静一下,我们年纪都不小了,应该多听听年轻人怎么想,尤其还是这么优秀的年轻人,对吧,伏尔泰先生的弟子,夏尔?”米拉波站起来打了个圆场,接着把这个烫手的话题丢到了夏尔这边。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