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武侠:东邪门徒 > 第123章 乱环诀

第123章 乱环诀

    铁门缓缓开启,一股新鲜的空气从门外流入厅中。

    众人死里逃生,可什么都不顾了,争先恐后要往外赶,还没迈出步子,却见到徐铮那焦灼模糊的尸身,又都尖叫一声,退回一步。再过了半晌,见外边其实并无危险,才小心翼翼地出了门来。

    出得门来,重新体验着顺畅呼吸的感觉,众人如若从噩梦里被惊醒,竟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啊!——”商老太见苦心谋划被毁之一旦,恐怕今生再也复仇无望,发一声喊,状若疯虎,刀刀杀招,那是非把白告置于死地不可了。

    而厅中之人,以王氏兄弟跑在最前。他们一出门见着赵半山,只觉眼熟,并不认识,但也知道那是救了自己性命的人,便齐齐躬身作礼。

    再一转眼,众人又见那边厢商老太和白告打得激烈,似乎已经占了上风。他们拜商老太所赐,差点死在这大厅当中,不由目眦欲裂,也不顾什么江湖道义了,两袖一撸就要上前泄恨。

    赵半山伸出手把他们拦住:“大丈夫跟老妇相斗,以多欺寡终究不妥,让白少侠自己来吧。”顿了顿,他接着又朗声喊道:“白小兄弟听好了!——乱环术法最难通,上下随合妙无穷。陷敌深入乱环内,四两能拨千斤动。手脚齐进竖找横,掌中乱环落不空。欲知环中法何在,发落点对即成功。”

    这时在王氏兄弟之后,马行空、殷仲翔、古般若、陈禹和胡斐也都相继跟着出来了,飞马镖局的其余镖师趟子手却一个不留,全都已经闷毙于厅中。

    他们五人甫一出门,见个中年胖子在那儿念诗,偏偏念出来的八句话不合平仄、不讲韵律,诗不像诗歌不像歌的,不由得跟王家两兄弟一样,都怔怔愣住。

    其他人是听得不明所以,胡斐倒心头有些感悟,而情绪最剧烈的是陈禹,他只听了两句,一怔之下脸色大变,失声叫道:“乱环诀!这是太极门的乱环诀!——你是赵师伯,‘千手如来’赵半山赵师伯!”

    这“千手如来赵半山赵师伯”一喊出口,众人无不耸动惊骇。

    赵半山回过头来,哼了一声冷笑道:“原来是我们太极门出来的好师侄。你的吕师叔怎么没来,想必这两年又有精进了吧?”

    他把“好师侄”几个字咬得很重,显然是说反话,实则对那陈禹颇为不满。

    众人心里都暗道:这赵三爷在反清复明的红花会坐第三把交椅,他的师侄和师弟却在清廷里边当差,恐怕其间另有隐情和矛盾。

    实情也是如此,但这其中就说来话长,甚至要追溯到武当派的创立和发展历史了。

    如今武当派支脉广布、人才济济,其威望声势已经远超其余名门正派,隐隐与少林一脉并驾齐驱。可是,恐怕很少有人会想到,这庞然大物般的武当派,其实真正创立的时间不过五十年,武当派最早的据点,也不在如今武当山顶的太和宫,而是在山腰位置的武当山真武观……

    张三丰真人六十岁之前云游江湖,曾长期在真武观暂居,与当时的真武观观主愚茶道长亦师亦友、相交甚笃,也常常指点真武观门下弟子。

    后来张真人云游得倦了,索性在武当山出了家。这之后愚茶道长东奔西走、出钱出力,帮助张真人在武当山顶建造了太和宫、创立了武当派。

    愚茶道长完全可算是武当派的联合创始人,但他从内心深处敬服张真人,事事以张真人为尊,再加上三十多年前愚茶道长便从江湖上销声匿迹。因此,如今江湖上大家都只知张三丰张真人,不知道武当派还有个愚茶道长。

    武当派正式创立之后,便以山顶太和宫为主脉,而原本的真武观也并入武当。其间张三丰陆续收下宋远桥、俞莲舟等徒,却也没忘了对真武观弟子多加指点,一时间整个武当山高手如云、人才济济,渐渐声名鹊起于武林。

    又过些时日,宋远桥、俞莲舟等张三丰亲传弟子武功已有小成,真武观门下许多弟子更是修为渐趋圆满,张三丰真人与愚茶道长一碰头、一合计、一商议,便从真武观派遣一批人出师赴外、各建分支。

    其中道家弟子天虚道长等人,奉师命前往金陵东北宝华山左近建造了上清观。俗家弟子马保国、陆锦川等人,则分别创立了北宗太极门和南宗太极门。

    他们实际上是都是愚茶道长的徒弟,但也都铭记着张三丰真人的指点之情,在愚茶道长的吩咐之下,更是同样尊奉张真人为师长,认武当派太和宫为正宗。

    太和宫、真武观、上清观、南北宗太极门……一条主干、四根支脉,多点鼎立、互为犄角,开枝散叶、硕果累累,这便是如今武当派威震天下的根源与基础。再加上这数十年前武当派屡退强敌,张三丰真人更是扫荡群魔、纵横八荒,竟然在短短数十年时间,就赶上少林千年积聚的声威。

    天虚、马、陆等道家俗家弟子出走之后,武当山真武观倒是只剩下些年轻弟子,后来愚茶道长忽然隐退江湖,将真武观观主传给了弟子云雁道人。

    谁知云雁道人跟师兄云鹤道人失和,两人闹得个不可开交,各自带领一批弟子,险些儿引发真武观的内讧,最后还是张三丰真人出手干预,以师长之名,罚两人在黄龙洞中面壁思过,又从余下那寥寥弟子里选中了“千里独行侠”马真,让他出家入道,接了真武观观主的担子。

    李沅芷的师父,“绵里针”陆菲青,跟马真道长同年拜师学艺,同样也是真武观的俗家弟子,同样也受过张三丰真人的亲自指点,因着这么一层关系,确实是武当嫡传,说是张三丰的弟子也不为过。

    不过,武当派遵从的是道尊,讲究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再加上近些年张三丰真人常年闭关、修为日进,行事似乎也愈加冲淡平和,对各条分支旁脉的管理以尊重为主,于是真武观、上清观、太极门南北两宗,在许多事情上的各自立场与情况都有不同。

    即便是在家国民族这等大事上,张三丰亲传的武当太和宫一致挺宋抗元、护卫汉室,几个支流门派却也不太一样。

    譬如那武当山山腰的真武观、如今最顶尖的三大高手中:观主马真常年隐居、不问世事;“绵里针”陆菲青曾入伙屠龙帮,干过许多抗清抗蒙的大事;而那张召重却选择混迹清廷官场,不仅官运还行,更博得了好大名头,深受清廷官兵敬重。

    而那太极门也是如此——

    太极门南宗总部在浙江温州,满门上下几乎都秉持着匡扶汉室、抗击鞑虏的宗旨,南宗第一高手赵半山更成为红花会的三当家,被清廷权贵视作眼中钉肉中刺。

    太极门北宗在河北广平,现任宗主孙刚峰为人软弱、武功不济,许多年不问世事。如今公认宗内第一高手是孙刚峰的师弟吕希贤,却是在清廷王府内担任武术教头。而他们的师侄陈禹,又是在清廷当差,竟深得福康安信任,成为其贴身亲卫之一。

    实际上,太极门北宗所在的河北,早早卷入了持续数十年的明清战火当中,置身于清廷的严厉管控之下。满清人素来忌惮中原汉人功夫高手,这太极门是河北名气最大的武林门派之一,也最先被枪打出头鸟,不投效就等同于找死。

    “威震河朔”王维扬带领下的八卦门、“邪鹰”赵天翔带领下的鹰爪雁行门等传承多年的北地名派,也是在那时选择了举派上下投效清廷。

    太极门虽然没到全门派上下都去当鹰犬爪牙的地步,但有了掌门人孙刚峰实质性的默许,除了师弟吕希贤、师侄陈禹之外,在清廷各处岗位任事的弟子辈其实也不少。

    生死存亡面前,选择着实不多。

    赵半山心里明白这一点,更知道就连武当山太和宫,对北宗门人都没过于苛责。但他毕竟是红花会三当家,是武当传人里最反对最仇恨满清鞑子的人物,因此对北宗的师弟师侄就更是怒其不争,一旦遇见,就忍不住讥讽几句。

    陈禹其实之前也没见过赵半山,但屠龙帮二把手、红花会三当家的大名早就在本门流传,无论身处何方阵营,那都是如雷贯耳、人人敬仰。

    此刻他见师伯说话带刺,心底也是惴惴不安,开口谄笑,只当没听见赵半山的话:“赵师伯乃是当今太极门当之无愧的第一高手,却和师侄说笑。”

    赵半山哼一声,心知目前不是闹门内矛盾的时候,自己也犯不着跟一个小辈发脾气。他牵挂着白告,扭过头又去观战。众人也随着赵半山的目光扭转过脸去,心里却都是暗自吃惊。

    只见白告如今和商老太相斗,手中剑路还是原先“越女剑法”的那一套,可招式转换间,隐隐约约划出一个又一个剑环来。

    那些剑环每每在两招衔接之间刺出,毫无规律可循,但跟原有剑招组合起来,竟又大有奇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