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开山做祖 > 第23章 氪服困难的男人

第23章 氪服困难的男人

    文墨书局,本朝官方指定书局,印刷过无数经史子集。

    每座十万人以上的城市,都有文墨书局的分号,由一位大掌柜负责。

    文墨书局是公认金字招牌,文昌国的文人,所著文章一旦登上了文墨书局的版面,那就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临海城分号那位钱掌柜,职位不高,权限不小。

    一府、三县的文人,所著文章有没有资格被文墨书局印刷出版,由钱掌柜说了算。

    书局分号一间会客室里,那位五十来岁的钱掌柜,热情接待了丁太初和袁泽,主要是看在袁千总面子上才这么客气。

    丁太初随身带了个书袋子,里面装着水浒传第一卷手稿,内容截止到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

    一阵寒暄之后,袁泽进入正题:“钱掌柜,我这位老弟所著《水浒传》,实乃旷世奇书,你先看看内容,再做决断。”

    钱掌柜一听旷世奇书,当场来了兴趣。

    拿起书稿刚看了第一回的章节名,钱掌柜突然皱起眉头:“袁大人,这是话本?”

    “话本又如何,你们书局不是也出版过话本么?”袁泽反问。

    “钱某只是好奇,丁公子身为举人,又是头名解元,为何要写话本?”钱掌柜问道。

    “钱掌柜请看,书名之下写明了作者【施耐庵】,权当是一个笔名。实不相瞒,这是在下梦中遇到一位名叫施耐庵的老神仙,听了一个热血沸腾的故事,梦醒后照搬下来。”

    丁太初说了个玄幻的故事,水浒传不是他写的,他也没脸承认自己是原作者。

    “公子真是谦虚。”钱掌柜认定少年郎就是原作者,不再看后面的内容,把书稿推了回来。

    旋即他面有难色:“袁千总,你对我有救命之恩,钱某不敢对恩人有所隐瞒。若是丁举人要出版诗集、文集,我二话不说,把事情办妥。但这话本,哎,着实难办呐。”

    袁泽问道:“钱掌柜可有什么难处?”

    钱掌柜更为难了:“今年开春之时,翰林院下了一道新令,凡戏文、话本要在文墨书局印刷出版,需经过当地翰林院学士审核。”

    袁泽脸色垮了下去:“不过出版一部话本而已,还得贾学士点头?”

    钱掌柜说道:“首先需要贾思文贾学士盖章,其次还得送往省城的翰林院,审核四百零四天。”

    袁泽闻言一惊:“那所谓的四零四审核程序,不是用来针对禁书的么,为何话本也如此大费周章?”

    钱掌柜苦笑:“大人你也知道,时下的年轻人,不爱看深奥晦涩的经史子集,偏爱故事曲折离奇的话本。上面的意思呢,担心年少无知的读书人看多了话本,受到蛊惑,丧心病狂,据说是董太傅亲自下令严审话本。”

    听到董太傅的大名,袁泽瞬间没了脾气。

    “打扰了,告辞。”

    丁太初站了起来,收好书稿就走人。

    当初在杨柳巷外面的大街上,他和贾思文结下了梁子。

    现世报,来得快。

    如今要他拉下脸去求贾思文,他做不到。

    所剩无多的生命里,少年不想这样委屈自己。

    ……

    哥俩刚走出文墨书局,迎面走来一位锦袍公子哥。

    那一看就是富家大少的年轻人,名叫金玉堂。

    金玉堂的名气,源于他爹——临海首富金员外。

    说起这金玉堂,本地人往往会想起一句话: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努力都是徒劳。

    此人在本地最有名的临海书院就读五年,每年都以绝对的实力,排名倒数第一。

    谁也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人,去年考中了秀才!

    金玉堂考中秀才的过程,非常的文艺小清新:不要问攻略,打不过就充钱。

    首富金员外膝下三个女儿,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为此操碎了心,不惜高价买下了两件文韵墨宝,让金玉堂天天参悟。

    金玉堂参悟了三年,终于掌握了一门绝技:氪服困难。

    他从百年前一位已故大儒亲笔抄录,并附带大儒注释的《三字经》孤本之中,得到启发,吸收了其中的文韵,一下子开窍了。

    从那以后,金玉堂就抖擞起来了。

    一般人要是叫他金大少,那是在侮辱他。

    如果叫他金秀才,那就是懂事的好朋友。

    “袁大人,好久不见。”金玉堂凑过来热情打招呼。

    “金秀才,你不是去了省城发展么,何时回来的?”袁泽勇归勇,毕竟在官场混了十几年,也是个懂哥,一声金秀才叫得很圆润。

    “晚生前两日回来看望家父,顺道给千总大人带了点小礼物,来来来,我们找个地方坐下说。”金玉堂说着,把两人请到了这条街最好的酒楼里。

    进了二楼雅座,一波互相介绍之后,金玉堂当场惊为天人:“原来阁下就是大名鼎鼎的醉银剑丁举人,失敬失敬。”

    “金秀才客气了,贱名不足挂齿。”丁太初也懂酒桌文化。

    “丁举人太谦虚了,我要是有你一半的才学,也不至于沦落到商贾之流。”

    金玉堂说着,掏出一本崭新的书,递到袁泽面前:“今日有丁举人在此,我这小礼物实在有些拿不出手。袁大人,晚生知道大人爱看话本,我在省城开了个书局,专门印刷戏文话本。这本《狐仙书生恋》,写得有点意思,您有空翻一翻解解闷儿。”

    袁泽说道:“金秀才去省城不是为了参加乡试么,为何开了书局?”

    “哎,我这本事,十里八乡谁不知道。”

    “就我肚子里这点墨水,下辈子也没希望中举。”

    “去年我跟家父商量过了,我去省城做点小生意,顺便准备乡试,若是考不中举人,就子承父业。”

    “但我爹没让我继承家族海鲜生意,不准我一辈子当个卖鲍的。”

    “后来我琢磨着,做书局生意,也算沾了几分文雅。”

    金玉堂一阵长吁短叹。

    袁泽好奇道:“今年戏文话本严审,你这《狐仙书生恋》是如何印刷出来的?”

    金玉堂一下子就不悲伤了:“嘿嘿,正因为文墨书局要严审话本,我才主打话本生意,这也算一个商机。”

    “怎么说?”袁泽问道。

    “文墨书局是翰林院的喉舌,自然要慎重。我所开四海书局,乃是民间自营书局,没那么多讲究。”金玉堂答道。

    “就是说在你这里出版话本,不需要审核?”丁太初忍不住插了个嘴。

    “过场还是要走一下的,不瞒两位,巡抚大人的公子常昆,与我在青楼一见如故,我俩在红袖居嫖了……哦,秉烛夜谈三天三夜,已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金玉堂卖弄似的说道:“常公子的面子,省城翰林院还是要给的,总之我们四海书局出版的戏文话本,只需常公子打一声招呼,半天便可审批下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