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鲁荒王:家父明太祖 > 第226章 封鲁王朱檀,辅政亲王!

第226章 封鲁王朱檀,辅政亲王!

    朱樉闻言,心里一沉

    父皇,终于还是图穷匕见了么?

    削去王爵,贬为庶人

    自己将成为大明开国以来,最耻辱的皇子!

    朱元璋淡淡道:“犯了错,就得认错!先回应天来吧!跟你大哥一起陪在爹身边

    什么时候改好了,秦王藩就还是你的,如果改不好,那就只能让你儿子继位了”

    朱樉听到这里,心中长舒了一口气

    还好!

    只是让自己暂时回应天反省!

    并没有做绝,更没有削除秦王藩地!

    最差的结果无非是让自己的儿子做秦王…

    朱樉苦涩道:“孩儿知错了!”

    朱元璋叹口气

    “你如果真的想让人佩服,想让兄弟们尊敬,老十就是你现成的榜样!

    于国于民,他立下的功劳,都能让人说不出话来!

    咱也不妨告诉你!

    咱打算让老十进入中枢,参与政事!”

    朱樉闻言一惊

    “父皇!大哥无罪!您不能行废立之事!”

    朱元璋皱眉道:“谁说咱要废了你大哥了?咱是要设立辅政亲王!老十是第一位辅政王大臣!地位在诸藩王之上,太子之下!”

    朱樉苦涩道:“可若是如此朱檀真的不会心中有别的想法吗?”

    朱元璋淡淡道:“这种事,就不劳你费心了!

    你不是一直觉得兄弟们不服你吗?现在咱给你,也给所有藩王证明自己的机会!

    无论是谁,只要能立下功劳,展示才能,都能进入中枢,大权在握,二人之下,万人之上!”

    朱樉闻言,心中也觉得酸涩

    不知不觉

    那个自己从来都瞧不上的十弟,竟然都发展到如此地步了!

    二人之下

    无非就是父皇和大哥之下

    万人之上

    当然也包含自己!

    “老二,好自为之吧!咱活着一天,便庇护你一天,可若是哪一日咱不在了,又有谁能为你遮风挡雨呢?”

    朱樉闻言,登时泪流满面,对面前这个时而严厉时而和蔼的父皇,梗咽到说不出话来

    应天

    紫禁城

    奉天殿

    朱元璋端坐龙椅

    日复一日的早朝,并没有让老皇帝显得有丝毫倦怠之色

    依然坐的笔直,神目如电

    忽然

    宋国公冯胜越众而出

    “陛下,臣冯胜,参秦王朱樉!北伐期间,屡生事端,险些引发大军哗变!请陛下明察!”

    说着

    冯胜恭恭敬敬将奏本举过头顶

    话音落下

    群臣惊骇

    作为此次北伐的最大功臣之一

    传说中,对冯胜的封赏早已议定

    荫一子为侯,赐万金,千亩良田等等

    这个节骨眼上,他怎么跳出来参秦王了?

    秦王可是陛下跟孝慈高皇后的嫡子

    更是诸王之首,大宗正的身份

    冯胜没事招惹他干什么?

    之前弹劾鲁王朱檀的官员都被陛下惩治,只怕冯胜也未必有什么好下场!

    最关键的是

    图什么啊!

    冯胜跟秦王又没仇!

    朱元璋望见

    沉声道:“接来!”

    陈老太监走到冯胜身边,接过奏章,呈给朱元璋

    朱元璋扫了一眼

    淡淡道:“军国大事也敢儿戏!朱樉好大的胆子!

    传旨!

    着免去朱樉秦王爵位,秦王卫暂由平羌将军宁正代管!”

    朱元璋的旨意下后

    群臣震惊!

    秦王,竟然一参就倒?

    汤和皱眉看着冯胜

    无论如何,一个堂堂藩王,还是陛下嫡子,如此轻易就被免,都无法想象!

    只能证明,冯胜的这次弹劾,是双方商量好的!

    甚至有可能是陛下授意的!

    冯胜听到朱元璋的旨意落下

    忽然,又躬身道:“陛下!臣身为平虏大将军,对本次北伐负总责,却险些酿成大祸,是臣之罪!臣请免去对臣此次北伐封赏,自降三级!”

    朱元璋闻言,皱眉看了看冯胜

    “爱卿何必如此?”

    冯胜跪倒道:“一将无能,连累三军!若非鲁王殿下带鲁王卫力挽狂澜,北伐绝无可能如此顺利!更不可能立下如此不世之功!

    臣虽为北伐统帅,却不敢贪功,更无颜面遮掩罪过!请陛下明鉴!”

    朱元璋眉头微皱

    “你的事情,容后再议吧!北伐生出如此多事端,也确实与你御下不严有关!封赏就先停了吧!”

    冯胜擦了擦额头冷汗

    这一次北伐战果之大,将出去北伐的有功之臣都推到了顶峰

    但他也知道,一般情况下,这个时候应该选择急流勇退而不是更进一步!

    否则,祸事就在眼前

    自己弹劾秦王朱樉确实是朱元璋授意

    而自己顺势推掉封赏,主动请罪,却是出乎朱元璋意料的

    “臣,谢主隆恩!”

    冯胜跪倒行礼

    朱元璋淡淡道:“今日第二件事,便是要议一议鲁王朱檀的功绩!

    北伐一役,他的鲁王卫从始至终都是主力!

    一路上打败伪元大军五十万!

    甚至斩杀了开元王纳哈出,俘虏了脱古思帖木儿!

    如此大功,朕打算封鲁王朱檀为辅政亲王,参与国家政事,统管工部、户部!众爱卿以为如何?”

    事实上

    不只是战场上出力的是鲁王卫

    便是战场之外谋划的也主要是朱檀

    这些具体细节虽然讳莫如深,但还是经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流传开来

    不过所有人还是被朱元璋的封赏震惊到了

    要知道如今太子朱标,并不算真的亲自参与政务

    起码他说的话都要有朱元璋首肯才能施行下去

    但给鲁王朱檀的这个辅政亲王的位置,却又大不相同了

    他可是管着户部和工部

    也就是可以直接对这两个地方发号施令的

    这一点在权利上而言,甚至太子也比不了

    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是不是说皇帝对储君之位也动了什么念头?

    然而,此时寂静一片

    没有人敢提出任何异议

    毕竟朱元璋积威之下,敢提出意见的人都被杀的差不多了

    另外就是,鲁王朱檀的功劳确实十分巨大,有很多人甚至觉得他便是争一下这个储君之位也没什么问题

    朱元璋见众人沉默无语,淡淡道:“既然都没有意见,稍后就颁布旨意,定下来吧!”

    紧接着

    朱元璋忽然又笑道:“归义王在应天已住了足足三个月!如今草原上千头万绪,非他不可!朕虽舍不得,但也不得不送他回去!众爱卿以为如何?”

    如何前两个提议都没有什么人反对,但最后一个,瞬间点燃了朝堂!

    毕竟,无论是处置秦王,还是赏赐鲁王

    说白了,都是关于这次北伐的赏罚,众臣子没什么资格说话,也不敢说话

    但对于脱古思帖木儿的处置,众人就有些无法接受了

    毕竟,三个月时间看起来不短,但远远没到可以化解开汉蒙两族仇恨的地步!

    好不容易将蒙古大汗俘虏到了应天

    朱元璋以怀柔手段相待倒也无妨

    但现在竟然要放回去,那所有人就都忍不了了!

    户部尚书徐本首先发言,他严肃地说道:“陛下,归义王虽已降服,但草原诸部仍未彻底平定,此时放归义王回去,无异于自毁长城!

    彼一旦回到草原,重新得到部族的支持,必将再起兵端历史上不乏先例,今日若再犯此类错误,后患无穷!”

    继李继祖之后,礼部右侍郎张德辉站出来补充道:“陛下,草原之事,向来复杂,归义王虽然表面归顺,但其根基深植于草原,其心是否真正向大明,实在难以判断一旦放他回去,他很可能再次变节,这对大明是极大的威胁!”

    兵部左侍郎赵启期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陛下,草原虽大,但归义王的影响力不容小觑我们之前的宽容政策,旨在收服其人心,而非放任其力今若轻易放他归去,等于是给了他重新集结旧部的机会臣以为,至少应待草原各部完全归附,局势彻底稳定后,再考虑此事”

    而都察院左都御史冯习则道:“陛下,草原之乱,非一日可平,归义王的存在对稳定局势有利有弊若其真能为大明所用,固然是我边疆之福;但若其心存二意,则是灾难的开始我们必须谨慎,不能因一时之需,而忽略了长远之计”

    官复原职的兵部尚书温祥卿躬身道:“陛下,草原上的部族向来不服管束,归义王的力量虽强,但他一人难以命令全草原一旦他回去,可能会被其他部族利用,反而成为大明的威胁此外,归义王若是在草原再起波澜,将会对我大明的国力造成极大的消耗”

    太常礼卿孙明德道:“陛下,归义王的回归必须慎之又慎我们不能仅仅考虑短期的平静,更应该考虑到长期的安全和稳定一旦归义王回去后再次反叛,不仅仅是对大明的挑战,更是对陛下威信的挑战”

    朱元璋皱眉听着众人的禀报

    事实上

    反对激烈也在意料之中

    不过,他没想到,武将反对的不多,反而是文官纷纷站了出来

    他看着众武将,想了想,道:“信国公!你以为呢?”

    汤和闻言,一愣

    这大明朝堂,什么时候轮到我说话了?

    那些文官喜欢嘴炮,就让他们吵去呗?

    他看看朱元璋,道:“陛下.臣以为.这放,有放的好处!不放,有不放的好处!臣是武将,只懂得带兵打仗!若是将归义王放回去了,他还敢造反,臣愿为陛下出征!”

    朱元璋闻言,笑了笑

    “真特娘的滑头!你若是这么说,那咱倒要问问,将归义王放回草原有什么好处?”

    汤和闻言,瞬间汗就下来了

    我怎么知道放回去有什么好处?

    放回去还能再打一遍,让兄弟们立个功?

    不过这话,他是打死也不敢跟朱元璋说的

    只是嗫嚅着,说不话来

    朱元璋见汤和这幅模样,笑了笑

    “罢了!起码你还知道,给咱征战、打仗!继续当你的泥菩萨去吧!”

    说着

    朱元璋又看看蓝玉,笑道:“永昌侯!你怎么说?”

    蓝玉呵呵笑道:“陛下,臣以为,还是放回去的好!若是他造反,臣便可以领兵出征,那样便有机会封国公了!”

    朱元璋点点头

    “以后有你立功的机会!想封国公,早晚的事!”

    文官群中顿时响起一阵杂音

    “兵凶战危啊”

    “好战必亡啊”

    “这些武将真是粗鲁!”

    “嘘别说了,我看蓝玉要过来打人了!”

    朱元璋淡淡道:“归义王对大明忠义无双,绝不会叛!这一点咱坚信!众爱卿不必多言!”

    说着

    朱元璋淡淡道:“宣,归义王进殿!”

    很快

    脱古思帖木儿一身朝服,恭敬走进殿中

    “臣,归义王脱古思帖木儿,参加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笑笑,道:“归义王,免礼平身!”

    一边说着

    心中一边感觉有些古怪

    这蒙古人的名字,实在是没法说!

    自己总不能喊他脱爱卿吧?

    正常来说,若是叫汉臣的话,就直接用姓打头,用爱卿结尾了

    朱元璋笑道:“归义王,如今草原上被俘大军三十多万,百姓足足上百万!

    这些人眼看着整日无所事事,便是有大明养着,也不是长久之计!

    你是他们的大汗!

    所有草原人的生计都在你的肩上!

    这个责任,你得担起来!

    朕决议,三日后,便命你重返草原!

    你可愿意?”

    脱古思帖木儿闻言,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站在原地,怔住许久没有动静

    忽然,泪流满面!

    曾几何时,他也做过重返草原的梦

    可在应天越住,越觉得毫无希望!

    而现在,当朱元璋亲口跟自己说出这件事的时候

    脱古思帖木儿才终于确信

    鲁王殿下,没有骗自己!

    大明竟然真的愿意放自己回去!

    他急忙跪倒在地,口中高呼着:“陛下高义,仁至义尽,臣无以为报自此以后,臣及草原上的百姓,愿永远铭记大明皇帝的恩德,誓死效忠大明,绝无二心!”

    朱元璋淡淡道:“归义王,回去之后,好好治理草原,若能使之繁荣安定,这便是对朕最大的忠诚!”

    脱古思帖木儿哽咽道:“臣谨记陛下教诲!”

    朱元璋笑笑

    “这一次回去,朕是真心盼着你能让草原上的老百姓也过上好日子!放心吧!草原跟内地的互市也很快就会有消息!

    到时候,你可莫要辜负朕的一片苦心!”

    听到这话

    脱古思帖木儿彻底震撼了!

    互市贸易!

    这件事,十八年来,多少蒙古人想了又想,求了又求!

    如今竟然真的出现在自己眼前了!

    大明皇帝,真的开恩了!

    除了心中的震撼和感恩

    脱古思帖木儿最震撼的是,鲁王朱檀,真的做到了!

    无论是送自己回草原,还是互市贸易!

    都成了!本章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