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神源幻世录 > 第一章 特招生的日常

第一章 特招生的日常

    咔啦啦,咔啦啦。

    诺亚市旧城区一处贫民区里,一个破旧的店铺刚刚打烊,萧铭轩拉下卷帘门锁好钥匙,回头看着朝阳,被激得连爆几个哈欠。

    今天是周五,已经高三的萧铭轩只盼着今晚打工完好好睡一觉,但他知道自己没有这个福分,独自养活自己对于这个刚满19岁的少年来说还是太过沉重了。

    走出旧城区,周围的基建面貌就如同被刷新过一遍似的。诺亚市,一个正在高速发展的新兴城市,十几年前还是沿海区域的一个小渔村,被称为圣兰迪斯联邦十六个州中最贫困的城市,可随着几年前社会龙头企业大批入驻,整个城市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曾经全圣兰迪斯联邦最贫穷、人口最少的城市,一跃成为有众多工厂和大型企业、人口超过3000万人、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高新产业都市。

    诺亚市无论是城区的扩张还是高楼的矗立都令人称奇。然而快就意味着不平衡,新城区日新月异,旧城区干脆就停滞不前,甚至滋生了贫民区。

    毕竟这是小渔村到高新产业都市蜕变的代价。

    穿过了新城区,就是诺亚市民口中的贵族区了,虽然诺亚市号称人人平等进出自由,但贵族区还是有意无意的设了关卡和路障,没有“高人一等”的证明资格,便要在红线外等候入区。

    萧铭轩很熟练的从背包里掏出拉德曼学院的校徽,虚空扫了两下收回卡牌,轻车熟路的穿过界限,朝学院走去。

    守线的安保人员似乎是个新人,还没等他拦着,手表嘀嘀两声,显示器上显示出萧铭轩的头像、姓名和学院。

    一旁的老安保见他迷惑,就说:“新来的不知道吧?他可是拉德曼学院的特招生,还是孤儿院出来的呢。”

    那人听完一脸啧舌,在诺亚市这所升学率名列前茅的私立高中,每年的学杂费高得离谱,但在某些方面有着一技之长的学生,学校破格免除大部分学杂费。

    当时由于学校名气还没打开,学校为了吸引优秀教师以及招收更多学生,便出台许多临时规定,其中一条便是学校为了塑造良好的对外形象,每年将破格录取部分弱势群体,免除该学生的全部学费,只收取部分书本费。

    虽然这一规定的名额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学校的声名鹊起逐年减少,到了两年前名额更是缩水至一人。两年前唯一通过层层考核被学校破格录取的便是那个只留下背影的少年。

    学院为了保证升学率,入学考试所出的考题都大大超出初三学生的知识储备,即便是如此高难度的考试,依旧以满分的成绩通过了笔试,但和引人注目的笔试成绩不同的是,在后续的体能测试中,考出了不合格的成绩,最后连续创下了建校以来首个全满分和低体绩。

    校方经过再三考虑,认为学生的身体素质可以通过后期训练进行补足,外面的家长照样看中学习成绩,再加上又是孤儿院的孩子,录取的意义非凡,于是破格录取了这名少年。

    “我知道,你已经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所以,我坚信,你一定能创造光辉灿烂的明天!”

    “不管你有多大压力,这一年你只能前进,不管你有多少无奈,这一次你只能拼搏。”

    学院外墙的横幅标语激励着本校的高三学子,萧铭轩看都不看便进了校门,在一群穿着校服中的学生中,只穿着常服的萧铭轩显得异常扎眼,保安对这个特招生也见怪不怪了。

    为了保持整洁,他的校服留在教室里,中午留在学校利用洗手台上洗衣服,然后批在天台上晾晒。知道他的习惯后保安甚至默契的将天台钥匙交给他,他也很默契在天台帮保安签到。

    不出意外的话,学校保安可以三年不用去天台签名。

    来到教室,萧铭轩照常拿出试卷、黑笔,开始在试卷上刷刷点点,只等铃声敲响十八遍就可以放学。

    放眼望去高三楼层1班到5班,学生们不肯放弃任何闲暇时间,不是在趴在桌子上和试卷做斗争、就是在翻看手里的知识手册、要不然就是认真听取任课老师对于考前重点的提炼,人人都想着抓紧再多记一点,再多背一些。

    然而在拉德曼学院高三6班的教室中,却大不一样。说起6班,也算是该校的一大特色,在这个班级里学习的人都不是“普通人”,在这个班级里面要么是某商界大佬的千金,亦或是某政界某位巨鳄的公子哥。

    他们的父母长辈已经将未来的路铺好了,高考于他们而言,如同保安要在天台的签名一样是不得不应付过去的打卡点;同样的,拉德曼学院也只是结交朋友而不是认真学习的场所。

    悠游岁月里,时间过得飞快,朝阳已然变成夕阳,周五的最后一节课便是班会,无他,打鸡血耳。

    坚持十个小时的萧铭轩终于可以心安理得趴在桌上小憩一会,毕竟和全班同学胡闹比起来,班会打盹简直不值一提。

    “你们是文科生,历史、地理的那些知识点就是你们作文天然的素材库,想不到怎么举例,就从别的科目去寻找。那些都是可以融会贯通的,这样才可以事半功倍,即使知识点考卷没考,也可以写进作文里。”

    虽然是数学老师带文科高考班,年轻的班主任分享的学习方法也足够让底下的学生茅塞顿开,只可惜都是对牛弹琴,虽是如此,她还得照例把学习方法和人生道理联系起来:

    “同样的,你们现在要是沉下心好好复习,考试的知识点即使用不上,但那份心态在将来肯定有大用。老话讲了一千遍一万遍,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高三白活。在座的各位都应该听这句话的不厌其烦,我相信你们都能够在不久的将来都能凭借自身的‘本事’进入心仪的大学。”

    站在讲台上的班主任正在用尽自己最大程度的嗓音来压住教室杂乱的声音。身为教师,责任感告诉她要及时遏制班级的歪风邪气,但身为私立学校聘请的老师她却没有底气这么做,用前些日子校长在会议上的讲话来说就是,“今后是你们讲台下的学生给你们发工资,而不是学校”。

    用复杂的眼神看着台下这帮今后社会里的“精英”,本以为提前了解这个班级的真实情况的她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但现在摆在眼前事实却将她事先准备好的防线一一击破,像高三这种关键时期临阵换将本是大忌,但她已经是本学期以来第四位接手的班主任。

    教室内交头接耳的声音实在是吵得让她无法集中精力辅导,班主任晃了晃头想让自己清醒些,随后再次提高了声音的分贝,终于,她的声音能传达到台下学生的耳中了。

    “在古代科举可是能改变一个人一生命运的大事,别说古代,时至今日高考依旧是人生头等大事,将会是你步入社会的敲门砖。”

    她的话刚说完,台下的同学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一阵哄笑声。

    “你们笑什么?你们知道自己现在在做什么吗?你们究竟把高考当成什么了?”

    班主任接连吼出三个问题,喧闹的教室顿时安静下来,惊讶的望着新来班主任歇斯底里的表情,而到最后一节课就呼呼大睡的的萧铭轩,醒了。

    但说到底,萧铭轩醒来还是因为班主任的狮吼。

    “当然想过啊老师,等高考一结束,我就要去伦敦时装学院留学,毕业以后回国创办属于自己的工作室。”接话的是一名叫韩秋彤的女学生,她是这个班级的班长,只见她站起身,挥舞着手臂高声诉说着自己将来的梦想。

    可与她班长这个身份截然不符的是染着淡黄色、烫着波浪卷的发型,在阳光照耀下反射出璀璨光芒的美甲以及举起手臂露出的精美饰品,可以说她身上除了校规强制要求的着装的校服外,其余的部分和“学生”“班长”这一形象完全画不上等号。

    聊梦想吗?萧铭轩和班主任努力回忆了花名册,终于想起了对班长的印象:

    韩秋彤平时性格开朗,人缘好,但多事都以自己为中心,凡事要强,据她本人在学生会采访的访谈中所说,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在今后的履历上书写完美的人生。她的父亲是某跨国大型服装公司的董事长,可以说在家庭背景方面已经超过了90%的同班同学。

    见班长毫不避讳地说出了自己的梦想,班主任就让众人开口说说自己的梦想,好歹有个共同话题,可以了解学生的想法。

    紧接着,班上的同学开始七嘴八舌地述说着自己的梦想,有的想说自己要进娱乐圈,让更多人知道偶像不都是绝望的文盲;有的说要主攻物理方面,将来成为一颗联邦历史上闪闪发光的新星;甚至还有人计划从事进入联邦议会和内阁,涉足政界工作。

    “知了——知了——知了”。

    教室窗户外的树上,知了一直叫个不停,今年的酷暑来得格外的早,但平日里吵得人心烦的知了也压不住教室内激烈的讨论声,再炎热的夏日同样也抵不过教室内高谈阔论的火热。

    年轻人仿佛谈到青春和梦想就有说不完的话,挥洒不完的热情,一切句句不经过大脑思索的话直接从口中蹦了出来,假、大、空地谈论着曾经、现在以及将来,只幻想结果,从他们口中说得最多的词语是“如果怎么样,就怎么样”、“这个怎么样、那个怎么样”,却对过程只字不谈。

    班上还有两个男生明里暗里不对付,非要等待对方开口,让自己做最后的一鸣惊人。除了他俩外,轮到迷迷糊糊的萧铭轩开口。

    “本来想说能安安静静睡个好觉就是最大的梦想,现在反而习惯了吵吵嚷嚷的背景音。”萧铭轩又打了一个哈欠,一字一顿的答道,“如果非要有梦想的话,我希望体育考试能够及格。”

    在一众辉煌背景的学生里,学霸反而不是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标签,班主任想拿他作典型,又看他惫懒的样子,夸他一句脚踏实地都觉得心虚。

    “老师,我可没有什么远大理想,我只知道如果我不努力读书,那只能回家继承亿万家产。”

    班主任刚要夸萧铭轩,唯二之中的赵公子就急不可耐的发言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