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

    让一个人感受到你的爱,关心,关怀,这样不就是自己的幸福感吗?

    去关心,去爱,去真诚,就可以让自己幸福了

    偶尔也感受到别人的爱和关心,那么当做是额外的奖励了,所以幸福是首先自己让别人感受到自己的爱,关心,关怀,这样你就会感觉很美好了吧,然后你不就幸福了吗,让别人感受到,其实也温暖了你的心,

    我个人理解是要让别人感受到爱就要一定的认知,经历,阅历,那是看透一切的,爷爷奶奶,老一辈的人总是关心你,照顾你,时常问你一些,关心你的问题

    自律锻炼,看书,冥想,写作,这些每天完成,时间久了就发现其实这种状态就是我们一生中的常态了,幸福不是永远的,是有时限的,可能也就那么2分钟到半小时,

    有时候也是可以连续出现的

    只是需要看触发条件,

    由我们内在的心态认知决定的幸福这件事,与我们的心态美好,丑陋,认知正向,负面有直接关系!

    我们只用保证根源性的经过验证的真理认知,是我们的内在认知和心态的根基,就能做到由内而外触发幸福感了,

    以后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感受爱一书中:情绪脑是我们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应用的脑区,情绪控制着我们的决策,行为和人格,模糊的记得有一句话说:我们是一团情绪,我觉得也没错,

    就是我们平时的决策很大一部分是由情绪决定的,但是当我们能应用理智脑,那就不会被我们的情绪所左右我们的决策,

    我们也可以应用自身感受到爱的情绪,还是应用让别人感受到爱的心情,或者是欢乐,快乐,平静,平和,愤怒,低落,幸福,满足,我们拥有七情六欲所以我们才有血有肉,这里提倡我们不限制自己的情绪体验,书中说到情绪体验也是一种积累能量的方式,

    这里的能量是一种享受幸福的度,

    就是按书中所说我们体验到了痛苦,我们在体验幸福时才觉得更加的深刻,我们体验到了失落,我们在体验欢乐时才觉得更深刻,

    这些都是我们的感受,

    而思维的脑区,就是理智脑,

    书中说到的直觉部分会通过我们身体的感觉来与我们沟通,我的理解是,这里的直觉因为牵涉到身体,所以我的理解是:这是本能脑控制身体和我们沟通,

    当我们应用着理智脑而忘我的工作时,我们的身体给我们发出信号,长久的坐姿,会让身体的某一部分发酸,这就是本能脑在与我们沟通的信号,让我们调整自身,有些人会将身体交给本能脑,自然而然的调整坐姿,有的人会忽略身体传递的信号:

    不调整,等到事情做完,回过神来…满身的酸痛……感觉像跑了几公里一样的,

    我感觉到,情绪与理智,本能协同的作用之一,

    当一个人进入状态:在做一件事或思考一个问题时,

    本能脑调整身体状态,血液,血压,肢体活动,

    情绪脑感受觉知当下的情绪体验感受,

    理智脑思考着这件事的问题,或者这个问题的一些关键点,改善方式方法等等!

    当长时间的思考了,我们就想喝点水!吃点东西,或者深呼吸,看看远方,或者别的一些平时我们生活养成的下意识的小习惯,用以缓解我们三脑协同带来的疲惫,

    这时候我们就动都不想动了,想都不不想想,因为太累了,这时候就是该奖励的时候,娱乐,放松,或者睡个午觉,如果是睡觉时间那洗个澡就睡觉,当然这样想一个问题或者事情把自己搞这么累的,情况下很少了,比如我打了这么多字,这么多问题,我也觉得我洗个澡,吃个早餐就好了,不会那么累,可能还没达到那种忘我的境界吧

    我刚刚跑步回来就躺着看书了,看了一段突然来了想法就写了,一直到现在,

    当我们觉醒以后,更清晰的觉知步骤就是:

    情绪脑感知自身的情绪感受,主观意识有时候会感知情绪脑,有时候感知接收处理本能脑传达的信号,比如肢体信号,疼痛,等等

    本能脑感知周围的危险,警示,有状况及时传递信号给身体,假如主观意识在深度思考状态(这里的思考可以理解为理智脑在调用情绪脑与本能脑的运算能力),并没有接收,或者接收到,主观意识并没有理会,这里的我觉得也可以理解为拖延症的一部分,可能本能脑会直接传递信号给潜意识!由潜意识牵头直接做出下意识的行为动作,这样理解的话:周老师书中有一段举例说:一个人突然从汽车的另一边上车,幸免于难,我觉得的这是本能脑已经提前感知到了,传达给潜意识,由强大的潜意识直接让身体做出行动,而我们意识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度过劫难,时候推演说就是突然而来的想从另一边,其实是:我们察觉不到,怎么会做出莫名其妙的动作呢,所以,我觉得这个猜想成立!反推演就是:人的第一感,突然而来的灵感,无法理解的肢体语言,可能与本能脑,与潜意识有关,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