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一天世界 > 第九章 父亲的讨逆之路

第九章 父亲的讨逆之路

    闲暇的时候,父亲也总算陆陆续续地把他这次的丰功伟绩给讲完了,讲的时候那个骚包得瑟样就甭提了,母亲却还特别吃这个,嘚,一个讲得是面红耳赤、唾沫横飞、手舞足蹈、兴高采烈欢得很,一个听得是两眼放光、尖叫连连、身临其境乐翻天;一个讲得为了大义而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忍辱负重、四面楚歌、处处是危险,一个就听得眉头紧锁、全身绷紧、双拳紧握、满眼心疼泪,只有旁边最小的我最为冷静,哎…没法子,这两的“中二”特性是真的还没消散!

    他们在行动前花了一周的时间梳理,最后选中了“雁翎山脉”外围西北处的一个叫“小腰子山”的土匪窝,经过近一周的布局,动用了两个团两千人的兵力,实现了包围和全灭,除了一开始接敌时杀掉了近百人,剩下的全部抓了起来,一个都没逃得掉,然后通过层层筛选,选择了一个身形与父亲差不多、样貌仅有几分象的土匪,照父亲的说法,实在没法找到和他一样又高又大、又白又帅的土匪了,嗯,父亲的脸皮最近确实又加厚了不少。

    然后他详细记忆了收集起来的这个匪窝的具体情况,同时仔细观察并模仿土匪们日常的行走坐卧及各种坏癖性,等学得差不多了,就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披着“小腰子山”特有的职业破烂装,在姜大将军的眼神鼓励下,正式开启了他的卧底生涯!

    他先沿着小腰子山往里走,通过碰擦刮蹭搞了一身的皮外伤,看起来挺吓唬人的,在山里独自待了一两周搞得是蓬头垢面、臭气熏天,之后官军在约定时间袭击了多处约定好的土匪窝点,由于目前的大战略就是驱赶和围剿,所以他就能顺势哼哧哼哧地和土匪们逃到了一起,在艰难的困境下互帮互助,而且,在逃跑过程中,奋力“杀”掉过多位官军(其实都是熟识的部下,演练过无数次),解救过多个不同山头的大小土匪,土匪大部分还是力量为尊、义气为先的,所以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小团体,这个小团体在官军的不断深入围剿下,却逐渐扩大起来,断断续续两个月,竟有了百来号人的规模!

    但在这两个月内,吃也吃不好,穿也穿不暖,睡也睡不踏实,还得管这一帮子土匪的各种生活必需,在这个好大好大的“雁翎山脉”里不辨方向地艰难前行,寻找着神秘的匪窝大本营。这种日子直接让他瘦了一大圈,加上没地方能好好洗漱洗澡,肤质已粗糙至极,肤色也直逼木炭,这下,别说他亲妈和亲老婆不认识他,连以前每天照镜子臭屁的自己都快认不出自己了,对着河里影子的他自己只能直咧咧!

    根据土匪的习惯,有了点小身份,往往就需要整个威武霸气震四方的匪号,对内对外喊起来威风又壮胆,但父亲之前学习“雁翎土匪文化”时没看到这茬,也不知道这一带的土匪是怎么起外号的,以前在话本里看到的都说什么“人送外号啥啥啥”的,可能是别人帮起的?父亲不是很确定,就一直犹豫要不要自己喊出来,但又怕破坏了当地的规矩,就这么一直耽搁着;只是他没想到,没隔多久,他的外号就真的被“送”来了。

    百来号人在山脉里走着,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又加上吃喝的问题,基本每到哪里,哪里就会鸡飞狗跳一番,又一个月的往里深入,没有碰到官军,却陆续收容了不少逃跑的土匪,人员增加到了近一百五十人,吃喝拉撒就更成问题了,这个时候正好有个大山头来人邀请入伙,父亲和几个推选的小头目假意商量了一番,就上了这个叫“牛头山”的山头,鬼知道这个大陆得有多少个山叫牛头山。

    上山第一件事就是大吃大喝,“牛头山”诸位首领把人迎进去之后,虽然嘴上说了一大堆久仰,但其实父亲这百来号人里就没有以前很出名的土匪,于是就直接带到酒水席,略微开了个头,就开始吃喝起来,一开始吃肉吃菜为主,毕竟之前都是饱一顿饥一顿的,而且吃的都是乱七八糟的食物,现在有的吃自然先吃饱再说,等到吃饱了,这土匪习性就彻底暴露了,来自不同山头的土匪们拎起酒碗酒坛就是“干干干”“好兄弟”“有义气”,循环往复着倒满-吹碗-倒满-吹碗,酒意上头后吹碗也不够了,就有不少人在吹酒坛子了,稀里哗啦的倒了一片,在不住地称兄道弟过程中,突然意识到父亲竟然还没有个响亮的名号,就吵嚷嚷着要给父亲起,但这帮没文化的土匪翻来覆去就那几个名字,早就被人用烂了,自然都很不满意,起来起去又没说出啥好名头,都开始急了,差点打起来;然后“牛头山”这边就跑出来个稍微白净点的土匪,可能是师爷之类的,就按照规矩从头开始梳理,顺势就说到父亲是非常讲义气滴,众匪就巴巴地说了一大堆他杀了多少官军救了多少人的事,乘着酒兴,就变成了杀了上千官军救了上千兄弟,引起惊呼无数,于是一顿敬酒之下,“义”啊“气”啊什么的就被定下来了,接着继续扯皮,不过也扯不出什么好字来,父亲几次想开口提建议,都被附近敬酒的给打断了,稀里糊涂地过了一阵,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什么人,突然提出说父亲是从“小腰子山”出来的,要不就叫“义气小腰刀”吧,于是在寂静五秒之后,全都轰然叫好,这用山头名本来也是这群人起名号的一个很常规的方式,于是这匪号就这么无奈的被敲定了!众匪完成了个重要的“起名”任务,又是一顿兴高采烈地敬酒大赛,乒铃乓啷一阵,直到全部倒下为止,而父亲在这当中也没能申辩成功,只能接受这个令人感觉有点屈辱的匪号。

    “牛头山”只待了一个多月,还没从天天喝酒的晕乎劲缓过来,官军就打过来了,一开始“牛头山”的首领们还牛逼轰轰的,直接派了两千所谓战无不胜的先锋队去了,谁想还没多久,这个先锋队就被打败了,众匪首从最高的塔楼上往下看,遥遥看到密密麻麻的官军正逐渐靠近山头,而土匪先锋部队早已溃不成军,逃得不亦乐乎,随着传令官的到来,更是带来了让他们崩溃的消息,说对面的前锋官军正是近期让人闻风丧胆的“蛋儿军”,忍不住都是下体一紧,土匪高层没怎么商量,就很容易地做出集体带上能带的东西往里跑的决定。

    说到这儿的时候,父亲的表情是满脸的无奈,嗯,特别的明显,其实说白了就是“快问我快问我”的表情,小迷妹母亲大人适时进行好奇地追问,于是父亲只能勉为其难地说出,这个“蛋儿军”啊,其实就是父亲率领的一个千人团,那是能骑能步能射,还能扔飞枪,作战极其勇猛,善于在战斗中发现战机,兼机动性、攻击力都极强,在很多场战斗中,都是在关键时刻一击即中、彻底击溃土匪阵营的尖刀,这土匪们一传十、十传百的,就这么出名了;当时,姜大将军让父亲给自己的战斗团起名字的时候,父亲就顺嘴说了我的名字,所以本名是“澹儿团”,谁想到这帮子土匪忒没文化了,写字不会写,喊起来倒是挺上口,于是,在官军口中的“澹儿团”,生生变成了“蛋儿团”,而且由于很多路土匪都被这“蛋儿团”击溃过,众匪首为了各自的面子,慢慢就嚷嚷成了应该有万人规模的“蛋儿军”,生生把他们自己都给吓坏了,再联想到这个军的名称,都感觉有点“蛋儿”不保的意思,想想就吓人,所以还是跑吧,毕竟是“蛋儿军”啊,跑了不丢人。

    于是父亲就杂在这么一窝“牛头山”土匪里,被自己的“蛋儿军”给撵走了,又开始了风餐露宿的日子,还好这“牛头山”的几大首领还确实是有点身份和手段,没几天就联系到了匪窝大本营的外联人员,而后才在这些人的引领下,终于抵达了找寻日久的“雁翎山脉”主峰“雁翎山”,匪窝老巢就在这座险峻的高山上。

    但要真正进入老巢内圈却不容易,首先要过的一关就是身份关,父亲之前的准备工作终于派上了用场,“小腰子山”上的情况如数家珍,加上进山后的种种表现,杀官军救人是很多人都亲眼目睹的,那一堆堆飞溅的“鸡鸭鱼肉血”当时可让很多土匪都觉得惊喜呢,于是在很多土匪的作证下,在父亲经过几个月精雕细琢、出神入化的匪气下,他彻底撇清了“卧底”“奸细”的嫌疑;第二关是力量关,等阶低力量小的只能呆在大本营外圈,形成第一层保护圈,这也是人数最多的一层,于是经过一系列刀枪剑戟棍棒弓箭的测试后,父亲顺利进入了大本营内圈,他已特意隐藏实力在“武师”三阶,但这个等阶在整个匪窝里已是出类拔萃,加上他杀官军千余的功绩,不仅进去了,还在“牛头山”首领下面得了个头目的位置,也算是个中层干部,于是他再把那几十个没被筛掉的老班底招了过来,继续在匪窝大本营里耀武扬威。

    作为一个称职的、有名号的大恶匪,无论有事没事,那都必须得搞事情!抠着脚聊天吹牛的时候要找人打架,喝酒赌博猜拳的时候要找人打架,就算是在轮值的时候也得找人打架,不然怎么显示出名头的响亮和自身的威武不凡呢?即便这个匪号让拥有者有些尴尬?但…那重要吗?那根本不重要嘛?!即便重要他也改变不了嘛!

    于是,照父亲的说法,自从他进入了内圈之后,他这“义气小腰刀”的名头,不到两个月,就被山上的所有人都知道了!因为他和他近六十人组成的“义气小腰刀队”,把除了核心圈那些中高层及相应嫡系人员之外的、大部分惹得起的土匪都打了个遍,他也不知道打了多少人,这天天打,周周打的,一两千号人总有的,要知道内圈里的土匪可都是经过筛选的,战斗力都不俗,但在父亲眼里依然都是乌合之众,即便他面对的是几倍的对手,他都能秉持着单位空间内以多打少的方针,把土匪们一个个都揍得生活不能自理,直到意外牵扯到了核心圈大土匪的亲戚,由父亲牵头引起的这场从小范围到堪称盛大的内部大乱斗才算告一个段落,父亲也由此引起了大佬们的注意,加上老相识“牛头山”首领、现今大本营里第九把手“安远将军”的引荐,成功入驻核心圈,赐“荡寇中郎将”衔,为大本营内第三十八把手,掌管核心圈、人称“武卫军”的一千五百人,专门护卫核心圈层大土匪们,一时威风凛凛,风头无两!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