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监狱岛 > 第三十七章 宋知声

第三十七章 宋知声

    宋知声的父母是商人,在守嘉镇有几间店铺,算是富足。她的父母深知娇子如杀子,对她家教严格。自她出生以来,她家一直没有什么大起大落,直到她十五岁那一年。

    守嘉镇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人口约三千。她也不知道瘟疫是怎么开始,由谁开始的。有一天,她的私塾先生请假了,说是生病。因此,她去店铺帮忙。刚到,她就听到店铺的员工在议论。

    “这几天大夫那都好多人,拿药都得排队,你们最近可小心一点身子。”

    “为什么最近那么多人看病呢?离换天还有好几周呢。”

    这时,他们看到了宋知声,连忙道:“大小姐好。”便不再讨论,认真工作。

    宋知声也对他们问好,并和他们一同开始工作。

    这一天过去了一周多,她的私塾先生病还没好,先生还派人转告说他还至少需要休息一个星期。宋知声父母觉得学业不能搁置那么久,决定暂且先另找个先生顶替。他们问了好几个先生,却都说生病不方便,到了第五个才找到一位健康的先生。

    宋知声父亲:“这事不简单,这几天我去问问镇长看到底是什么情况。这样下去估计每个人都会生病一回,这样怎么做生意?”

    两天后,父亲见完镇长回来,立即就停掉了三间店铺,只留下一间,并告知她和母亲最近少出门。她们问为什么。

    父亲:“镇长说患病的人症状都是一样的,很可能有传染。”

    母亲:“那怎么还不出官方声明?”

    父亲:“在等大夫更确切的诊断,贸贸然发声明只会传播恐慌,造成混乱。如果事情真那么不简单,乃是大事,镇长也不敢轻举妄动。他日前已将情况上报市,市正上报定都省。”

    噩耗比定都省的回复更快。第二天,数十人抱着病重的亲人朋友狂奔去大夫那。他们边跑还边大喊“救命啊”,声音响彻镇子。几个下人看到了跑过的病人,告诉宋家说奔跑的人怀里的病人皆脸色苍白、汗流满面,还不停流涎浸湿了衣服。

    天灾突至,镇子开始乱成一团。无事的镇民恐慌,有事的镇民天天在大夫家门前守着。大夫也是人,也要躲着病。确定是瘟疫后,很多大夫都关门歇业了,这让病着的人更加找不到大夫医治。

    宋府算是幸运,上上下下都没有染病。宋知声便算是在镇子里离病较远的那一拨人,但病人家属的哭喊声每天每天从门外传来,她很难不害怕。

    她自幼被教导要坚强,父母也是这样的人,从不将自己的脆弱暴露,潜移默化之下,她也成了这样的人。因此就算她怕,她也会忍着。实在忍不住,她就会去找弟弟。弟弟宋识礼调皮得很,上蹿下跳,静不下来。因此总有两个仆人跟在他身边,看着他的安全并监督他的行为。父母的严格是一视同仁的,五岁的弟弟也不例外。弟弟的活泼总是能让她稍微忘记瘟疫。见到弟弟之后,她会让下人盛两杯茶给她,她会捧着两杯茶敲父母的门,以送茶为借口看他们一眼。看到他们,她就彻底安心了。父母在,天塌都没事。

    开始的三天,街上的哭喊声是一天比一天大。染病的人越来越多。第三天,大萃政府派来的支援终于到了。他们让镇民待在家里,可是不外出如何谋生?无生计又如何温饱?种菜的人最为安全,他们能自给自足;家里有余钱的人们则歇业,大多每三天出一次门买菜;家里不富裕又没有粮食来源的人们还是得正常过活,正常工作。大萃政府只稍微减缓了瘟疫的传播。

    但总是有好消息的。大萃政府支援到来的第四天,宋家每个人都收到了一件连体衣,政府命令说每次出门都得穿上,以减少瘟疫的传播。而且,他们说,政府的大夫已经找到了治病的方法。

    除了出门次数大大减少外,镇民们的生活似乎恢复了正常,街上的叫喊声也逐渐消停了。宋知声没有出过门,买菜的事情下人负责。她每天看着他们穿着厚厚的连体衣出门,回来脱下连体衣时,身上全是汗,如雨滴落到地面。她于心不忍,递给他们手绢擦汗。他们受宠若惊,不敢接,连忙道歉,跑回寝室洗身子。她知道和他们身份有别,他们很难接受她的好意。她便不再令下人准备那两杯给父母喝的茶,自己偷偷准备;也用了更多时间和弟弟相处,由她来照顾他的安危、更正他的行为。

    一个星期后的一天,连体衣没有再送来。同一天,宋知声父亲收到了消息称大萃政府认定守嘉镇的瘟疫无药可医而且危险非常,为节省开支和保住大多数人的安全决定放弃,并立即封镇,以防瘟疫流到镇外;一切不配合的人,格杀勿论。

    宋知声父母亲立即准备逃跑,只带上金钱和少量的衣物。一家四口在凌晨三点的夜里逃亡。他们从家后门鬼鬼祟祟地出去。宋知声并不好受,她现在竟然离开自己的家也要如小偷般偷偷摸摸。

    守嘉镇有五个门,分别是东门、南门、西门、北门和西北门。东门为最大,是第一门,门前还立了一个高三米的蟾蜍石雕。西北门最小,恰能通过一辆马车。西北门原来叫开夜门,意思是打开夜晚的门,夜门里面是守嘉镇的夜市,后来一场大火灭了一切,开夜门也就变成了西北门。也因此,西北门的围墙很矮。宋知声的父母打算利用低矮的围墙逃出镇。

    自从夜市火灾之后,西北门附近就变得萧条了,生活较为富裕的宋家离那里很远。西北门离他们家最远。

    街上有大萃政府的人在巡逻,但他们大多都在搬运些什么。宋知声看到了封条,看到了铁丝网,看到了他们身上的剑和弓箭。他们在为封镇做准备。她的心像被割了一刀,难以置信政府真的就这么抛弃他们了。不仅抛弃他们,还害怕他们,想要杀死他们。

    力量忽然从手心里传来,是她父母握住了她的手。她顿时安心了,顺着他们的力度往前走。

    他们如履薄冰,弯着腰、贴着角落走每一步。从家,到家门口的铜大道,再穿过铜大道和五谷道的两条小巷,转弯,进入五谷道和府后道的小巷——

    “有人影!”

    大萃政府的声音如鼓鸣。宋知声的心顿时掉了几拍,全身起满了鸡皮疙瘩,脑袋嗡嗡响,失去了反应。父母手心的温度再次传来,她回过了神。父母带着他们暂时躲进了一个小巷子里。父母却忽然停住了脚步,两个人对视了一眼,抱住了彼此。他们抱得很用力,宋知声能清楚看到他们因为过于用力而僵硬的手指关节。她并不理解父母此时的行为,大萃政府就在后头啊!

    大萃政府追兵杂乱的脚步声忽然变大,父母终于松开了拥抱着彼此的双手。下一个瞬间,母亲就抱起了弟弟,拉着她的手往迫香道的小巷跑去。

    那些脚步声吓到了她,她赶忙迈开腿。跑了几步,却发现自己没听到父亲的脚步声。她正想回头,母亲忽然大喊:“别回头,跑!”

    她照母亲的话做,没有回头,用尽吃奶的力气跑。

    大萃政府的脚步声和叫喊声越来越远,他们安全抵达西北门的围墙。顺着母亲的力,宋知声往上跳,双手紧抓围墙顶,往上使劲,一跃,她就到了围墙的另一边。双脚刚站稳,她就转过身,伸开双手,准备接弟弟。弟弟之后是母亲。

    “走!”母亲刚落地,便又拉着她和弟弟的手跑。

    跑了一会儿,她觉得安全了,她实在忍不住,问:“父亲呢?”

    母亲没回答。

    她再问:“父亲呢?!”

    一会儿,母亲停下了脚步。宋知声清楚看到母亲起伏的胸膛。母亲做了一次深呼吸,随即,微微弯下身子,平视她:“父亲没有办法和我们一起逃出镇了。”

    泪水顿时充满宋知声的眼睛。

    “别哭!”

    宋知声忍住,竭力不让眼泪流出。不是母亲的这一句话止住了她的泪水,是母亲红了的眼眶。母亲眼里满是泪水,那泪水却久久留在眼睛里,死活不流出来。母亲不哭,她就不哭。

    “爸妈知道你是一个很懂事、很坚强、很聪明的孩子。”

    母亲的声音很是沙哑,像喉咙装满了沙子。她从未见母亲这样。

    她大力点头。

    弟弟却哭出来了:“我要父亲……”

    听罢,母亲的身体顿时僵住了,像堤坝即将失去最后的防线。宋知声见状,立即蹲下身子注视着弟弟,替他擦去眼泪,道:“宋识礼,父亲是怎么教你的?要做一个坚强的男子汉,别哭,不要让他失望。”

    宋识礼抿紧嘴,竭力忍住泪水。宋知声的眼泪却在这时流了出来。她立即站起身,别过头,不让弟弟看到。她吸了吸鼻涕,拉起弟弟和母亲的手,向前走去。

    他们买了一辆马车,去鼎盛市求助乔叔叔。父亲和乔叔叔是生死之交。

    三天后,他们安全到达乔府。

    母亲敲响了乔府的大门。下人很快打开了门。门刚开一个缝,他们刚看清门里人的模样,门便关上了,嘣的好大一声。

    宋知声不明所以,看向母亲。母亲的眼珠子在不停转动,似乎也没想明白。突然,母亲拉起他们的手,跳上马车,让马车师傅立即出城。

    “怎么呢?”她问。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