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人在蜀山,反清复明 > 211,二十万仙竹兵甲,试问天下之广大

211,二十万仙竹兵甲,试问天下之广大

    听到叶缤这么说,朱阳还没说话。

    钱康倒是先说话了:“恭喜教主又得以贤内助也。”

    “也恭喜叶岛主得遇良人佳侶。”

    要不说人家这钱康会做人呢。

    这话说得两边都开心。

    既然叶缤答应了,朱阳也不作假,留下枯竹和卢妪二人处理这乌鱼岛。

    他则是率先与叶缤返回金钟岛。

    金钟岛大殿之中。

    朱阳坐于主位之上:“贤妃,既然你已经成了朕的女人,这金钟岛就留给你的徒儿吧。”

    叶缤自然清楚这其中的道理。

    “一切都依陛下之命。”

    当即,叶缤选定弟子掌控金钟岛。

    因为小南极附近最大的势力四十七岛已经被扫灭。

    不夜城又同为大光明教下,叶缤并不担心自己的弟子掌控不了金钟岛。

    唯有一点,就是需要小心小南极这几十万里海域的妖族。

    所以,叶缤把自己身上的法宝大部分都给了自己的弟子,并嘱咐她,如遇到为难可以向不夜城求救。

    她相信,以钱康的聪明程度肯定不会坐视不理。

    否则,一个枕头风下去,他就要受大苦。

    交代完,钱康三人也赶了回来。

    有大荒二老在,乌鱼岛上那些妖人是翻不起什么浪头来的。

    直接被碾压了。

    将乌鱼岛上的妖人给杀了个干干净净。

    至于战利品,朱阳没有要,直接给三人了,这也算是出场费吧。

    毕竟总不能让人家跟自己白白跑一趟吧。

    这些东西,朱阳现在已经不放在眼里了。

    朱阳带着叶缤和钱康就要返回金陵,突然想起了一个事情。

    “枯竹道友,我记得你大荒山那里有很多仙竹?”

    枯竹道:“让教主见笑了,老朽生平最爱有二,一是竹,一个就是我师妹了。”

    咦?

    好家伙,这老家伙是开窍了啊。

    突然变成情圣是怎么回事。

    卢妪也被枯竹突然来的情话给搞得有些措手不及。

    一千多岁的人了,竟然红了脸。

    嗔骂道:“你个老东西,胡说什么呢!”

    枯竹被卢妪一骂,不仅不生气,反而嘿嘿笑了两声。

    朱阳突然感觉,自己吃了一碗一千多年的狗粮,齁的要死!

    好在,枯竹没有忘记正事。

    转而正色道:“教主,我那里有三种灵竹,赤焰火竹,玄冰灵竹,以及摇光仙竹,其中以摇光仙竹最为珍贵,乃是天府灵种,内蕴清净仙光,祭练为法器,可辟地水风火,十分厉害。不过此竹生长缓慢,我培育千年才得三株。”

    枯竹之所以这么说,自然有小心思在里面。

    他这意思就是说摇光仙竹很少,教主您还是别打主意了。

    对于枯竹的小心思,朱阳心中了然,不过并不放在心上。

    因为他的目的又不是摇光仙竹,这玩意虽然厉害,但是太少,不合适。

    “赤焰火竹,斑斓灵竹数量可够多?”

    枯竹傲然一笑:“教主,不是老朽吹大气,此界没有人比我更懂竹子,这两种灵竹也算上难得的上品,要是放在其他地方可能也就是千百来颗,可是我大荒山中,不说百万之数,数十万之数还是有的。”

    朱阳闻言,点了点头:“甚好,如果用两种竹子来炼制兵器或者盔甲什么的,能不能行?”

    枯竹闻言,想了一下。

    “教主,炼制盔甲不合适,炼制成兵器反而最为合适。”

    “赤焰火竹,天生可以吸收天地之间的火气,能发烈火,是炼制火属性飞剑的上佳材料。”

    “玄冰灵竹,天生契合天地之间的阴寒之气,能成寒冰,是炼制冰属性飞剑的上佳材料。”

    “不过,虽然这两种竹子都是难得的灵竹,但是因为竹子天生比金精之类的材料要脆,因此炼制出来的飞剑算不上什么上品飞剑,顶多也就是散仙和剑仙之流可以使用。”

    “如此,足矣!”

    “稍后你回大荒山,两种灵竹各拔二十万根送紫云宫红花鬼母处,可有问题吗?”

    听到朱阳让自己拔竹子,枯竹忍不住心中一抽。

    不过,这老家伙也算是一个明白人,知道自己没有拒绝的余地。

    当即道:“教主,没有问题。”

    恩,朱阳很满意。

    很不错,识时务者为俊杰。

    安排好了这件事之后,朱阳大袖一挥将叶缤和钱康装入小世界之中,化作金光远去了。

    两个眨眼的功夫,就消失在了枯竹三人眼中。

    看到朱阳远去,钱康对枯竹和卢妪道:“二位前辈,可愿到我不夜城一行,让晚辈也一尽地主之谊?”

    枯竹摆摆手道:“算了,老朽还要完成教主的任务呢,改日有空必定前来拜访。”

    卢妪也是点点头:“是的,钱城主,我们现在同为大光明教之人,日后共事的时间还很多,不愁没有机会。”

    看到两人去意已决,钱康就没有再强求。

    “既然如此,那晚辈就不打扰两位前辈了。”

    说着,钱康便回了不夜城,钱康也是忙的很,他还要占领那小光明境,完成一统天外神山的大业。

    等到人都走光了。

    卢妪直接骂道:“你个老东西,为老不尊,刚才说什么胡话呢,让我的脸面放在那里?”

    说着,卢妪化作遁光便往大荒山而去。

    枯竹被卢妪骂了,也不生气,因为他感觉到自己师妹对自己跟以往不同了。

    嘴上带着笑容,屁颠屁颠的跟着卢妪身后往大荒山去了。

    朱阳如今的纵地金光速度极快,堪称此间第一极速,从小南极到金陵之间距离足有百万里之遥,不过朱阳也没有用太长时间,半天功夫就赶回来了。

    回到金陵,朱阳把钱康交给商凤子,把叶缤交给迦音。

    然后他内阁诸位大臣召集过来。

    “诸位爱卿,如今我大明境内情形如何?”

    首辅顾炎武道:“不知陛下具体所指是?”

    朱阳没有兜圈子:“我欲一统天下,重光大明,现在时机可到否?”

    一听朱阳说要一统天下,内阁几位大臣眼睛都亮了。

    要说这些老臣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大明重新一统天下了。

    现在朱阳欲要行太祖之事,他们岂能不兴奋。

    不过,好在顾炎武还是比较冷静。

    “陛下,如今我大明带甲二十万,均是能征善战之士,单兵战力远超满清和吴三桂,且带兵之将也都是千人敌,万人敌,如果单纯从军事角度讲,一统天下易如反掌。”

    “但是,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官员不足。”

    “准确的说就是合格的官员不足,大部分的官员都是留任的满清当初任命的官员,这些官员的能力暂且不说,单就忠心上,可能就有些问题,我怕一旦开启统一之战,这些官员会拖后腿。”

    朱阳点点头,顾炎武说的不错。

    大明如今最大的问题就是官员的问题。

    合格的能够贯彻执行朝廷政策的官员太少了。

    “可有什么办法解决?”

    顾炎武闻言顿时苦笑一声:“陛下,想要解决也不难,只需要通过几次科举,选拔大量的进士和举人,然后用几年时间代替这些官员,这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朱阳眉头一皱:“如此需要几年?”

    顾炎武道:“如果三年一次科举,每届取举人和进士按照六百人计算,那么起码需要十年之功。”

    十年时间听着很长,实际上也就是三次科举而已,满打满算也不过一千八百人。

    大明七省,单是府就有上百之多,每个府又有七八个县,需要的知府和知县此类的主官就要将近一千人。

    更不需要说还需要其他的官员。

    这已经是极限了。

    其实,顾炎武计算的是,用二十年的时间来替换这些官员,形成一个新的稳定的官员阶层。

    不过,顾炎武估摸着朱阳早就等不及了。

    这才压缩了一半。

    朱阳摇头:“不行,时间太长了,朕等不了那么久了。”

    “这样吧,这一届的科举扩大中举人数,定举人两千五百名,进士五百名,科举完毕后,这些举人和进士全都给撒到各府县和军中,一边打一边锻炼,有我在,我们大明就有足够的容错成本,诸位爱卿以为如何?”ap..

    听到朱阳要取进士举人两千名,诸位内阁大臣虽然有些惊讶。

    但也不是太过震惊。

    毕竟明代乡试录取率在4%左右,会试录取率在10%左右。

    而当时一届参与科考的人员总数大约在38000到45000余人之间,当然这是全国的总人数。

    但是大明现在占据的七省,基本上都是科考大省,尤其是江西,可谓是科考圣地。

    这七省能够占据全国科考人数的百分六七十左右。

    如此算来,朱阳定的这个人数也不算离谱,比以往高了一些而已。

    所以诸位内阁大臣惊讶了一下之后,也就没有意见了。

    此时,大明占据的七省之内,这一届科举考试,院试已经结束,即将举行乡试。

    于是,内阁赶紧颁发诏书前往各省主考乡试的考官处,让其提升中举名额。

    七省分配两千五百人,每个省大约在三四百左右。

    其实真不算多了。

    时间,一晃而过,大明乡试结束。

    这一日,七省之内中举的举人全都云集在金陵之内,因为三日后便是会试之日了。

    今朝会试的策论题目是朱阳亲自拟定的。

    朱阳既没有出什么论中兴之本,也没有出什么问帝王之务之类的题,而是直接来了一个,论世界之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