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悟性逆天,开局震惊李世民 > 第七章礼部贡院内,所有人都麻了

第七章礼部贡院内,所有人都麻了

    魏征将考卷摊开,瞬间叹息着摇摇头。

    孺子不可教,孺子不可教也!

    此子真是浪费宣纸啊,这么大一张宣纸之上,论为官之道,他竟然只是写下寥寥数语。

    肚子里没有墨水,参加科举考试,终究不过是个笑话。

    即便是诗赋再如何出彩,策论考卷不过,也注定是榜上无名的。

    魏征无心查阅考卷,毕竟三道策论试题,第一道论为官,乃是重中之重。

    一位科举考生,连为官之道都不用心作答,还指望他治国?兴农?

    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想到这里,魏征准备将考卷合上,直接丢入那堆不合格的考卷里面。

    就在魏征双手合卷的时候,眼睛瞟到了寥寥数语的策论上。

    突然间!

    魏征眼睛瞪的溜圆。

    魏征使劲揉揉眼睛。

    他属实有些怀疑,自己看到的是不是真的!

    再次睁开双眼的魏征,定睛往考卷上看去。

    一瞬间而已,魏征激动的眉毛胡子一起跳。

    格局小了,是自己格局小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短短四句话,宛如四声嘹亮的钟鼓,在魏征脑海里久久回荡不息!

    魏征手捧考卷,激动的浑身瑟瑟发抖。

    这四句话,但凡能做到其中之一,便不失为一名好官。

    即便是向来清高的魏征,也不认为,自己能完全做得到。

    若是大唐为官者,悉数如此。

    大唐何愁不兴?

    天下何愁不定?

    百姓何愁不富?

    魏征激动的浑身颤抖,热泪盈眶的模样,引起对面房玄龄的注意。

    “玄成,你怎么了?”

    房玄龄话音落地,众人的眼睛齐齐看向了魏征,魏征方才发现,自己一时激动,竟然失态了。

    “玄龄,你看这篇策论,通篇只有四句话,却发人深省,自愧不如。”

    “吾以为,当为上上之卷!”

    魏征话音落地,所有人都站起身来。

    能被魏征如此盛赞,此策论当为上上之卷!

    那此策论绝对非常之出彩。

    房玄龄接过魏征递来的考卷,定睛一看,整个人都愣住了。

    此时此刻,所有考官,悉数聚集到房玄龄身后,探头往考卷上看去。

    嘶…

    嘶…

    嘶…

    众人齐齐倒吸一口凉气。

    脸上的表情,要多精彩有多精彩。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大唐这是要有大贤出世啊。

    “诸位同僚,玄成刚刚所言,此卷当为上上之卷,不知诸位同僚怎么看?”

    房玄龄话音落地,众人齐齐点点头说道。

    “陛下让吾等批阅考卷,乃是信任吾等,此策论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却是字字珠玑,若是为官者人人如此,则是大唐之幸,百姓之福也!”

    “吾等以为,当为上上之卷!”

    房玄龄见所有人都毫无异议,郑重的点点头。

    心中也是百般疑惑,程家大郎程处默,为何会有如此之大的巨变。

    “玄龄,不知如此贤才,乃是哪位世家子弟,亦或是国子监的监生?”

    长孙无忌话音落地,房玄龄微笑着开口说道。

    “吾也想不到,竟然还是程处默……”

    啊…这…

    房玄龄话音落地,所有人不淡定了。

    原因无它,此时此刻,根本无法让他们淡定下来。

    一首春夜喜雨,足以传世。

    一篇论为官,字数加起来,还没有诗赋的字数多。

    可是,却是字字珠玑,堪称为官之箴言。

    程处默,竟然又是程处默!

    哪位长安城赫赫有名的三大祸祸之首。

    整日里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在长安城横行霸道。

    吃喝嫖赌,坑蒙拐骗,样样精通。

    半年前,程咬金一顿乱棍下去。

    长安城内,多少人跺脚欢呼,拍手叫好啊!

    如此可见,程处默有多招人稀罕。

    可是,就是这程咬金一顿乱棍过后,一切都开始变了。

    即便三个月后,程处默可以下床走路了。

    这小子也是很少上街,即便是上街,也没有了以前六亲不认的步伐,更不会在长安城内横着走了。

    即便如此,当程咬金毛遂自荐,自家长子程处默,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

    文武百官们都是一笑了之。

    不知有多少人暗中笑言,就他,就他程处默…若是能科举高中,不介意表演一下倒立拉屎……

    依照程咬金的脾性,此事若是认真起来。

    可以想象,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放榜以后,会被程咬金硬逼着倒立起来。

    房玄龄深吸一口气,双眼注视着魏征开口说道。

    “玄成,程处默的另外两道策论,答卷如何?”

    “这个,吾还未曾阅卷。”

    “来,诸位同僚,一起阅卷。”

    房玄龄话音落地,众人一起批阅程处默的另外两道策论。

    论治国!

    程处默引用《管子》,治国若烹小鲜,开始娓娓道来。

    诸多治国理念,让众人忍不住拍案称奇。

    论兴农!

    李世民出这样一道策论,当初可谓是让诸多世家子弟,和国子监监生抓耳挠腮。

    原因无它,绝大多数的世家子弟和国子监监生,从未踏足过农田半步,又何来兴农之策!

    看完治国论后,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等人,对程处默的兴农论,越发期待了起来。

    当房玄龄双手摊开第三道策论考卷的时候。

    所有人的眼睛,都瞪的溜圆。

    这是什么情况?

    策论考卷上,程处默竟然绘制了两幅图画。

    就在众人都一头雾水,满脸惊愕的时候。

    房玄龄突然双眼精光爆射。

    继而仰头哈哈大笑起来。

    “天佑大唐,天佑大唐啊…”

    “策论考卷上,竟然能看到如此镇国神器…”

    向来稳重的房玄龄,激动的无以复加,众人皆是一脸懵逼状态。

    “克明,辅机…你们仔细看看,程处默的策论考卷上有所注释,这是曲辕犁,这是小麦播种机……”

    嘶…

    嘶…

    嘶…

    杜如晦和长孙无忌等人,定睛一看,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玄成,劳烦你跑一趟,让工部尚书郑仁泰来一趟…”

    “算了,吾等亲自去一趟工部吧,或许真的有大惊喜…”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