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我的追梦岁月 > 第十八章作家的摇篮 3

第十八章作家的摇篮 3

    一切可能都是有预兆吧。那次大年三十我妈住院,我爸在医院陪妈,一家人分开过年以后就再也没有一家人过团圆年。

    我妈住院,爸妈都不在家,就我和哥在家跟弟弟妹妹们守岁,熬到了半夜11点半,我和大哥煮饺子,我大哥蹲在锅台上用饭勺子搅动开水里的饺子,那馋人的白面饺子如一个个大元宝在水里滚动,我把苞米杆子塞进锅底下,看锅里翻滚着水花,我赶紧用水舀子往锅里撒上点儿凉水,水花消失了,我妈告诉我煮饺子不坏的诀窍,就是饺子下锅里,开了就加点凉水,大火煮三个开。点三次凉水,看到饺子漂上来了,用筷子在饺子肚皮上按一下,如果弹起来就熟了,我大哥还是尝,把饺子捞出来一个放在水舀子里用凉水拔一下放在嘴里吃,那饺子外面凉里面热,把大哥的嘴唇烫个小白炮儿。我不敢笑,怕我大哥奏我。大哥一边捞饺子一边大声说:

    “饺子出锅喽,快放鞭炮啊。”小弟放了挂一百响的小洋鞭儿,我们开始吃饺子了,酸菜和肉馅儿的,虽然没有多少肉,就很香了,那时候只有过大年才能吃上饺子,不像现在啥时候想吃就吃。

    我小弟端起碗问我:“大姐,爸妈咋没回来吃饺子?”

    “爸妈明天就回来了。”我知道小第想爸妈了就安慰小弟,小弟鼻子抽动几下。他才7岁啊。

    “南边来帮鹅,扑通扑腾跳下河,小弟你猜猜这个谜底。”我哄着小弟。

    “我知道,是饺子”,小弟高兴了。以往我们过年我爸有不在家的时候,有妈妈陪我们过年,如今妈妈也不在家,我总觉得屋里空落落的,难怪老话说:“有妈的地方才是家”。

    我爸我妈大年初一上午回来了,我妈脸色红润了,我爸脸色不好。还给我们带回来一包糖块,我嘴里嚼着糖块,觉得生活甜滋滋的。

    我爸和面,我妈又拿起衣服准备缝,:“今天大年初一,就别干活了,过了初五再缝吧。”

    “这些孩子都三个新年没穿新衣服了,快点做好让她们穿上高兴高兴。”我妈一边用手比量裁剪好的布料一边说。

    “不差这几天,开学得过了正月十五呢,三月一号上学时穿上就行啦。”我爸让我把布料子都卷起来了。

    “妈,你还没给我奖励呢”。我用手一指西墙,奖状都贴满了,你不是说了吗,我得的奖状多的能糊一面墙,我爸回来你让我爸奖励我。你快跟我爸说啊。”

    “嗯,丫头片子,钱这茬儿你可没忘。学习是给你自己学的,考的好是你老师教的好,得了奖状可别骄傲自满。”我看见我妈眼里都笑,我妈还给我竖起大拇指:“加油!”

    “好的,加油,我争取每次考试都拿奖状”。我一边说一边用手指我爸:“妈,哦快跟我爸说,这几年我都得了好多奖状”。

    我们那时候学校无论期初考试,期中考试,还是期末考试考的好的都给发奖状,期末还评三好学生,评上的也给奖状,平时参加数学竞赛,作文比赛,也都给奖状,从一年级到五年我得的奖状究竟有多少个记不清了,反正我家屋子一面西墙没糊下,都糊到北墙两排了。

    刚开始我把奖状拿回家,我妈都卷起放在红木箱子里保存,无论亲戚来了,还是屯子里的人来我家了,我妈都回拿出来给他们看看,听着一句一句夸我的话,我妈笑的眼仁都开花儿了,这些奖状也证明我妈当初没有把我扔掉是多么正确的选择。

    无论看见了都说我聪明,学习也好,将来一定考大学,还说打小看见我就带有福样。后来奖状多了,放箱子里我妈嫌占地方,我哥提议糊墙上,我哥就把我的奖状糊在了西墙上,那奖状糊墙上又新鲜又好看,最主要的是糊在西墙上,西墙正对着我家屋门口,无论谁上我家来,一进屋门,首先能看到西墙上的奖状。

    “老房,几年没回来了,你就没发现咱家哪里变样了?”

    “几年没回来,孩子都长高了,你也变瘦了,更加显个头了,咋啦。还要跟我比个头儿啊,孩子都大了,给我留点儿面呗。”

    “说啥呢,都老夫老妻了,还哪有那份闲心,我说的不是这个”。

    “那你是想说啥?”

    “你看西墙了么,都是咱大丫头得的奖状,她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年年都拿好几个奖状,这可是荣誉啊,奖状糊一面墙,咱们屯子里谁家能比上。”

    我妈说着走到西墙根用手从上往下又从下往上指。眼里有点炫耀。

    “你真是一个的标准美人,要个头有个头,要模样有模样。”听着我爸夸我妈,我也端详我妈,我妈病体初愈,我妈肺气肿咳嗽,住院打针消炎就好了,我妈高挑纤瘦的身材,如月的眼眉,秀美凤眼,高挺的鼻梁下的巧嘴不大不小的,一笑眼睛一眯嘴角还微微上扬着,红润的鸭蛋脸尖下巴,在奖状墙这一片金底红花衬托下,我妈的面容如一只红玫瑰娇艳欲滴红玫瑰,真是天生丽质难自弃。我内心不禁的赞叹,我妈好美啊。

    我再看看我爸,五短身材,浓眉大眼,宽额头,四万大脸红噗噗,棱角分明的嘴下巴上一片黑胡茬。不用我爸我妈站一快比,我一眼都看出我妈比我爸高。

    我爸给我30块钱做奖励,那时候的30块钱堪比现在的300也有说3000的。我妈把钱塞给我时,我都不敢接,我觉得这30块钱对于我来说是一笔巨款了,30块钱当时能买好多东西,学费1块5,书本费加一起不到10块钱,一个16开大作文本才1角5分,小作文本才7分钱,一只普通铅笔2分钱,一块香橡皮一角钱,一个冰棍儿5分钱,一个面包1角钱。猪肉才1元1角8分钱一斤。30块钱,我不知道该怎么分配了。

    也许穷人家的孩子都立世早吧。我小时候就很知道过日子。钱在手里攥着不舍得花,后来买苞米面吃了,正月十五一过我爸就出门了。我爸走时家里只剩下一盆白面小半袋苞米面,我爸临走说打工的单位干活的钱没全开回来,压支了,过完年我爸回去干活还能开一些钱,让我妈在家等着钱到了就买粮。

    正月十七是三月一号我们开学了。我穿着我妈用一针一线手工直缝制的衣服高兴的上学校。我爸说少则5天多说10天,就能寄钱回家来。可是一直过完二月二我爸也没有寄钱回来,我妈着急上火又犯病了,开始咳嗦,甘草片,止咳嗦,我看我妈咳嗦的难受,我就把30块钱给我妈,让她买药吃,没成想就我用手里的30块钱买了苞米面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