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黄巾一小卒 > 第21章 军师徐庶

第21章 军师徐庶

    黄忠介绍完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之后,指着落魄书生道:“这位是徐庶,徐元直,此人智慧超群,文韬武略,样样精通。”

    徐庶听到黄忠介绍自己如此的直白,开口说道:“汉升,过誉了,庶何德何能,当得起汉升如此评价,李县令忧民爱民之心,才是我等楷模,山野小人前来打搅,还望李县令不要嫌弃得好”

    李安听到黄忠介绍此人尽然是徐庶徐元直,哪还能保持的住一颗平常心啊,这是三国之中的顶级谋士啊,李安看着徐庶,那双眼就差冒出光来了,那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啊,上前拉住徐庶的手道:“哪里会打扰,怎么会嫌弃,元直能够来到我这安众县城,那是看的起我李某人,我这安众县城可是蓬荜生辉啊,来人那,看茶,安排吃食”

    黄忠、徐庶面面相觑,这晚饭早已吃过了,还吃什么,不过想想大仗过后,体力消耗的也多,安排吃上一顿也不是不可以啊,就由着下人去安排,李安亲自给黄忠、徐庶看上茶水,开口说道:“元直啊,你这一路东奔西走,风餐露宿的太辛苦了,如果不嫌弃的话,不如就留在这安众县城,和我以及黄忠作个伴,不知元直意下如何啊”

    徐庶听了之后,知道这是李安再赤裸裸的向他投来了橄榄枝,要招揽他,徐庶在城楼之下听到李安看着城下的难民说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之时就起了投奔之意,这些天看到李安在自己粮食都没有保障的前提下赈济灾民所施之粥,还是不打折扣,更加确认李安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更是打定了主意要投效李安,为李安抛头颅,洒热血,追随李安建立不世功勋,可是听到李安的招揽之话时,徐庶身为顶级谋士的尊严、骄傲或者自豪之类的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又开始作祟了,此刻竟然没有满口答应李安,喝了杯茶,清了清嗓子说道:“李大人,自从灵帝继位以来,这汉室天下是一日不如一日,朝堂之上是宦官干政,外戚专权,党争不断,灵帝本人又荒淫无度,卖官鬻爵,朝政荒废,民间更是黄巾起义,天灾不断,不知李大人对此有何见解。”

    李安哪里知道徐庶早已经被自己打动了,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要跟随自己,听到徐庶这一番询问,就认为徐庶要通过自己的回答来掂量是否要加入自己麾下,所以李安是格外的重视,心想自己一定要回答好,可不能让这三国顶级谋士从自己手中给溜走了,李安为了给自己留下充足的时间回答,拿起茶杯喝了口茶,湿润完喉咙后,开口答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和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心,传至灵帝”,

    徐庶一听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和久必分”这样的切中要害的总结之时,眼前顿时一亮,对李安更是另眼相看,他实在是没想到李安年纪不大这见识是着实不浅呀,李安将徐庶面部表情的变化是尽收眼底,暗自高兴,借老罗在三国演义中的开场白,着实是起到了抛砖引玉之效果,感谢贯中同志,于是继续说道:“现如今,灵帝为了平定黄巾之乱,造成了各地拥兵自重,居庙堂之上不忧其民,处地方之人不忧其君,世家垄断着财富、官职,所有为官之人,无一不是出自世家大族,他们考虑的只是家族兴旺发达,有多少人对这大汉江山,对这汉朝皇上是忠心耿耿的?即使有,可是灵帝却不分忠奸,唯信十常侍,迫害了多少忠良,高祖如果地下有知,看到灵帝将社稷江山搞成这个样子,哪得有多么的痛心疾首,灵帝有罪于国家,愧对祖宗,愧对天地。灵帝以为这大汉朝最大的敌人是黄巾兵,他却不知道,大汉的心头之患不在外面,而是在朝堂之上,朝堂之人烂一点,这大汉国就烂一片,这朝堂之人,全烂了,大汉之地,才会揭竿而起;看到百信民不聊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我唯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为了百姓的幸福和安定,纵然只能效绵薄之力,我也是义无反顾,我李安从黄巾到为官,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这天下百姓,我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徐庶听的是连连点头。

    “生如蝼蚁,当立鸿鹄之志,命如纸薄,却有不屈之心,然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吾有冲天之志,非吾就能自通,我之能力尚且不足,一个人无力独成天下,唯愿先生能够常伴左右,时刻提点,同舟共济,共创辉煌。”李安那是越说越来劲,越说越是慷慨激昂,将自己作为21世纪的热血青年的人生观表达的是淋漓精致,说完后,自己还意犹未尽。

    站在一旁听的徐庶、典韦、黄忠几人更是为李安这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作为场内唯一拉拢的对象--徐庶再听到李安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更是觉得李安此人是万世不出的明主,自己要效力的对象不就是李安这样的人吗?

    徐庶当即纳头便拜:“主公,若不嫌弃,吾将一展平生所学,以助主公达成所愿”

    黄忠和典韦听了也是热血沸腾,和徐庶一样纳头便拜,黄忠道:“誓死追随主公,愿为主公效死”

    典韦张口也想说点热血之话,可是不知道如何说,憋了半天说了四字“我也一样”

    旁边黄忠的妻子刘氏和孩子黄叙看到自己的丈夫能遇此明主,也是激动不已,为自己的丈夫、父亲高兴。

    李安看到众人如此这番,心中大喜连忙将他们一一扶起说道:“我得元直如高祖得子房,得汉升和典韦甚得百万雄兵,有你等这样之人辅助,何愁大业不成,哈哈哈”

    俗话说的好啊,乐极自然就会生悲,几人正聊的火热之时,廖化带着一脸哭腔的来到大厅说道:“李帅,邓茂、孙仲二人”话还没有说完就开始哽咽了起来。

    李安意识到了什么,催促廖化道:“邓茂、孙仲如何了”,

    廖化哽咽着说道:“孙仲带领50骑骑兵去阻击山贼的骑兵,当场阵亡了,邓茂在与山贼作战之时身受重伤,现已不治身亡”

    李安听后,如晴天霹雳,孙仲、邓茂是自己重生为黄巾之时,主动投城于自己,经过数月的朝夕相处,早以将二人当做了自己的生死兄弟,如今一听到二人战死的消息,李安顿觉难以接受,握在手中的筷子也叮当丢在了地板上,拉起廖化,说道:“带我去看看”

    廖化带着李安来到了二人停尸的营房,看到孙仲全身上下大小伤口10多处,左臂齐肩被砍断,邓茂胸前刀伤向一条巨蟒盘踞在胸口,通体猩红猩红的,李安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眼泪如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不受控制的往下掉,跟在李安身后的典韦、黄忠、徐庶三人看到李安如此的悲伤,心情也悲切了起来,智者徐庶知道这样伤心下去不是事,还有很多事等着他们去干,于是对李安说道:“主公,孙仲、邓茂二人死在战斗的路上,二人虽然离开了,但是他们会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二人若泉下有知,也不希望主公如此伤心难过,还望主公以大局为重,收起悲伤,完成二人未完成之遗志”

    李安听了徐庶的话后,停止了哽咽,但是却无法收住心中的伤悲,开口道:“元俭和我留在这里,陪一陪孙仲和邓茂,元直、汉升你二人辛苦一下,把战后的善后之事处理一下,即刻起元直你为我军军老师兼县丞,汉升为安众县县尉,安众县城一切大小事务,你二人可视机而断,不必向我禀报”说完将自己的县印交给了徐庶。

    黄忠还想说什么,被徐庶拉了拉后,没有开口,徐庶应了声”“是”接了任务后和黄忠、典韦离开了营房。到达营房外,徐庶对典韦说道:“善后事宜就交给我和汉升二人即可,典韦你守在营房外,时刻注意主公的情况,切记不可让主公过度悲伤,”典韦应了下来,站在营房外面,竖起耳朵听着李安的动静。

    徐庶和黄忠,来到了城外,此刻剩余的俘虏已经在廖化的安排下全部押往了狱中,徐庶和黄忠又来到了县大牢中,亮出了县印,将此处官职最大之人叫来了,此人为廖化的副手,也是一名黄巾老兵叫张二牛,张二牛见识过了黄忠的勇武,对黄忠敬佩不已,也知道李安非常看重黄忠,于是对黄忠说道:“黄大人,请问有何吩咐”

    黄忠对着张二牛也拱了供拳说道:“你也知道孙仲、邓茂二位大人的事情,现在主公和廖化大人还在二人营中,我现在是主公任命的安众县县尉,我旁边这位是主公新任命的县丞徐庶大人,主公让徐庶大人全权负责安众县城一应大小事宜”说完,黄忠指了指徐庶。

    张二牛对着徐庶抱拳道:“卑职,拜见徐县丞”

    徐庶回了一礼道“张大人,请你说下我们自己营中的情况”

    “这个我们还没有统计好情况,廖大人一直带着我们打扫战场,处理俘虏”张二牛如实禀报道

    徐庶皱了皱眉道:“那辛苦一下你,立即带人前往统计清楚,特别是要统计好我们自己军中的情况,还能战之人有多少,轻伤,重伤之人,军中粮食用度,军中士气如何”

    “是”张二牛带人离开了过了差不多一刻钟后,张二牛回来向徐庶复命到道:“此战过后,我军中能战之人还剩415人,其中主公亲卫共计65人,其他三营共计还有350人,轻伤者130人,重伤者170人,军中粮食可供我军用度4月左右,我军情况就是如此。俘虏了孤鹰岭土匪计300余人,何恒等人共计500人,俘虏共计900人”

    “很好,统计的很清楚”徐庶夸奖道,夸完后接着说道:“我军人员伤亡惨重,吩咐医官要不计一切代价救治伤员,要保证轻伤员恢复后,战斗力不减。重伤员尽一切可能在保住性命的前提下力争做到能保证战斗力,所有俘虏,双腿、双手捆绑起来,以20人为一组串成一条线,留下200人看守俘虏,剩余200人分为四组,每组50人,汉升你带一组人去查抄何恒、蔡通还有郭添的家,遇有反抗格杀勿论,三家的家眷集中一地看守,等待主公日后发落,一组由我带领去孤鹰岭抄坐山虎胡一统等人的老巢,还有一组就由张二牛你带领负责城内城外的安全警卫,另外一组作为机动队应付一些可能突发的情况,队长由张二牛你任命一人担任”。各人领完任务后,都去做自己的事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