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三国当村长 > 第90章 第一个谋士

第90章 第一个谋士

    那邹靖得到幽州士族支持,心中有了必胜的把握。

    他环视场中一圈朗声说道:“现有渔阳郡太守彭冲被黄巾军程远志所部围困在渔阳城内情况危急,鲜于文!”

    “在!”鲜于文起身应道。

    “现命你领幽州义军一千五百人,杀奔渔阳城下,以解渔阳之围,救彭冲于危难之中!”

    “是!”鲜于文得令回到了座位上。

    鲜于氏作为幽州大族,自然是要立头功的。

    邹靖朝着坐回去的鲜于文笑着点了点头,随后朝着广阳郡大族程氏将领说道。

    “程武!”

    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大汉起身应道:“在!”

    “你领蓟县义军一千人,前往渔阳郡潞县切断黄巾逆贼南下之路!”

    “是!”程氏将领程武应道。

    幽州两股势力安排完了最容易立功的地方,邹靖也是想起了卢植的弟子,公孙瓒的同窗刘备。

    这刘备也需要照顾一二。

    “刘备!”

    “在!”刘备攥紧了拳头,手臂微微颤抖着起身应道。

    “既然你有心报国,那就命你带领你麾下兵马前往平谷切断黄巾逆贼东进右北平的道路,只要保证这些黄巾逆贼不过境去骚扰右北平,到时候我为你报功!”

    这邹靖还怕刘备不理解自己的命令,多说了几句解释了一下。

    “校尉放心,备保证不会放过一人过境平谷城!”刘备得了立功的机会,抱拳说道。

    “好!”邹靖听了刘备的表态,笑着点了点头。

    现在帐中幽州士族、蓟县大族、刘备这样的涿县义军都有了立功的机会,就是苏义这个代郡来的里正没有安排。

    苏义等了一下,见那邹靖确实好似忘了自己一般,只好起身说道:“邹校尉,不知我该去往何处?!”

    苏义这一起身说话,场中众人这才发现在大帐门口还坐着这样一位气质不凡,面如冠玉的少年郎。

    邹靖见自己身前的鲜于文和程前也都疑惑的看向了苏义。

    就知道这苏义不是这幽州和广阳郡的大族子弟了。

    不然这二人不会不认识苏义的。

    想到这里,邹靖也是轻声问道:“不知足下是?”

    苏义见邹靖询问,朗声说道:“吾乃是代郡人士,特率六百义军前来平叛!”

    “那不知足下现居何职,是何出身啊?”程武坐在邹靖身前,出声问道。

    “吾乃大同村里正!”

    苏义的话一说完,帐中为之一静。

    随后各处赶来的义军首领,除了刘备,纷纷哄堂大笑。

    “哈哈哈,一村里正,也敢在帐中言事?”

    “我们幽州之地真是无人可用了么?怎么一村里正也能与我等同席了!?”

    “真是无处说理了,这幽州不光闹起了黄巾,我看啊,现在还闹起了笑话!”

    众人纷纷出言对苏义嘲讽,只有刘备起身说道:“诸位莫要调笑,此人能带六百余士卒前来与我等共同讨贼,必有勇略,不如也让他领所部出马,如其不胜,诸位再笑他也不迟也!”

    鲜于文坐在一旁皱着眉头说道:“使一里正带兵出战,怕是会被天下英雄耻笑我幽州无人啊!”

    刘备看着苏义说道:“此人仪表不俗,气质非凡,若是我等不说,他人安知他是里正出身?”

    众人一见卢植的弟子,公孙瓒的同窗刘备为苏义说话,顿时都沉默不语望向了邹靖。

    邹靖仔细的打量了苏义一番,见苏义果然仪表不凡,气质不俗,轻轻地点了点头。

    “也好!不能让投我的义军寒心,这样吧,苏里正你就带着你招募的义军去往雍奴城吧,你在那里驻扎,防备有黄巾逆贼突破潞城防线去往青州。”

    “好!”苏义笑着应道。

    在苏义看来,只要不让他留守蓟县城中,他总会找到立功的机会的。

    邹靖下了命令,苏义歇息一晚,第二日一早,就都带兵出了蓟县。

    苏义所部经过一天的跋涉,终于是在晚间走到了雍奴城外。

    因为是晚上,雍奴城守军不敢开门,只能是从城墙上吊下了一些食物和清水给苏义所部做了补充。

    苏义也不在意,他命吕布和张辽等人在雍奴城外扎下了营地。

    雍奴城城外也有不少居民靠城而居,眼见着苏义他们这支军队来了,都抱着孩子躲进了家中。

    大同军闹闹哄哄的扎着营地,对于雍奴城外的居民秋毫无犯。

    渐渐地,有那胆大的孩子趁着家人不注意,都跑到营地外围偷看大同军扎营了。

    其中有一十三四岁的少年,也瞪着大眼睛警惕的看着大同军扎营。

    他父亲早亡,跟着母亲相依为命,早年间见过大汉官军,都是烧杀抢掠比山贼土匪都不如的做派。

    此时见到与民秋毫无犯的大同军,警惕之外,心中还带着一丝丝敬佩。

    在营中无事可做的苏义,也在李想的保护下,来到了营地外走走。

    他看见一个少年正观察着自己的营地,也有心上前试探一下,看一看这少年的目的。

    “这位小郎,看你一直在此观望,可是心有疑问?”苏义来到那少年身前开口问道。

    这少年本就看的入神,此时闻声一惊,立刻回身望去。

    见是一个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小郎站在一旁,轻声回道:“在下只是好奇,为何这支军队能如此严明纪律,对百姓秋毫无犯?”

    苏义闻言笑着回道:“无他,一者,明确赏罚!但凡有骚扰百姓者,轻者责打军棍,重者丢掉性命,凡是遵守军纪,勇猛作战者都会有明确的奖赏,奖赏的东西大过掠夺百姓的利益,这些士卒自然就不会去骚扰百姓了!二者,也要培养军中士卒信念感,要让士卒们知道为何而战,为谁而战?!”

    那小郎听了苏义的话后,朝着苏义轻声问道:“赏罚分明乃是应有之意,这信念感又是何意?”

    “这军中士卒,大多为穷苦出身,只要军中主将加以引导,他们自然会明白要为何而战,为谁而战,这就是信念感的来源。”苏义没有与这小郎说起诉苦大会的事情,他也怕这小郎理解不了。

    但是没想到这小郎听了苏义的话后眼睛一亮,躬身行礼道:“多谢先生解惑,《尉缭子》有言:‘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能审此二者,知胜败矣。’吾观此军,真乃是我大汉少有的强军之象啊!”

    这小郎说出这一番话,彻底引起了苏义的兴趣。

    “哦?你还读过兵书?敢问小郎姓名?!”苏义笑着问道。

    “吾乃是这雍奴人士,姓田名豫,字国让,早年间跟着父亲在族中读过一些书……”

    苏义一听田豫的名字,心中微微一动。

    这田豫可不是普通人啊,他也算是这幽州少有能拿出手的文臣谋士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