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网游竞技 > 三国网游再开新篇章 > 第七六章 大将黄祖

第七六章 大将黄祖

    严昊进攻,被对方全部躲避掉,对方只是对着自己射箭,也没有别的进攻手段,而已方看来这场战争就是龟缩在船内借箭。防守了约七八个回合,战斗结束,给的奖励一样有装备、有金钱有经验。然后再次接到系统提示,使用弓箭进攻对方,当下又投入战斗,竟然全体单位都只会一个技能:漫射。

    这次轮到对方进攻自己时,自己的单位全部MISS,而对方受到自己箭射的伤害,三个回合之后,又是全部退兵。

    这是系统提示,全体士兵上岸进攻,开始陆战。在岸上走了不远,就遇到第一支抵抗的队伍,黄祖带领张虎、陈生前来迎敌。好言相劝上前与之对话,也不用听对方骂出什么好听的话来,直接捉对厮杀便是。

    两个回合打败黄祖,实力实在是一般般。

    提起这位黄祖将军,也是很有故事的人。

    黄祖为江夏安陆黄氏族人,家境优渥。恰好当时荆州刺史刘表很是重用地方势力,于是黄祖便投到他的门下,被任命为江夏太守。乱世之中,根本就没有和平可言,黄祖上任后不久,刘表就与袁术交恶,双方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

    袁术的手中既然有孙坚这一大将,所以他毫不犹豫就命令孙坚带兵攻打荆州,想要将刘表赶尽杀绝。刘表自知不敌,但仍拼死抵抗,他命令黄祖带兵在樊城迎战。

    孙坚带领一众士兵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就直逼樊城。黄祖不敢轻敌,但也知道自己不是对手,于是且退且战,试图拖延战况。孙坚当即看出了黄祖的用意,他乘胜追击,将黄祖的部队打的抱头鼠窜,还直接包围了襄阳。

    刘表自知无力抵抗,干脆蜷缩在襄阳城里不敢出来。孙坚整日在城外叫嚣,但是可想而知,孙坚率领的是一只水军,不善攻城,只能天天在城外吆喝:出来的活的,咱们一挑一,一挑二都行啊。刘表心中不安。百般思索之下,他将全部的希望放在了黄祖身上,希望他可以带领部分士兵冲出去,寻找援兵。

    黄祖临危受命,当即趁着天黑溜出了城,找来了一些援军。然而黄祖带领援军赶往襄阳之时受到了孙坚的阻击,无奈之下,黄祖只好弃城逃跑。孙坚眼见刘表龟缩在城中不肯出来,于是便想歼灭了黄祖这部分援兵。

    他亲自率兵追赶黄祖,然而在追到岘山之时不幸被黄祖的手下用暗箭射杀。在杀死孙坚后,黄祖当即带领部队回到襄城与刘表汇合。却不料与前来支援孙坚的黄盖相遇,黄祖不是黄盖的对手,当场被其拿下。这一年是初平三年春天,也就是193年,初平年号共用了四年。后面一年是中平年,到了195年,再次更改年号为建安元年。建安年号其实主要是曹操在相位的年号,共用了25年。

    守在襄阳城的刘表不忍损失黄祖这一大将,于是用孙坚的尸体换回了黄祖,这才保全了黄祖的性命。经此一役,黄祖与东吴结下了血海深仇。双方互为仇敌,谁也不服谁。孙策、孙权没理由恨刘表,毕竟是自己短命的爹主动打刘表的,但是直接杀死孙坚的实际操作人是黄祖。黄祖也是受命抵抗,总不能你孙坚打过来直接投降或者自杀吧?在这方面仍然是孙坚轻信袁术主动挑起战争,按说死也白死。

    孙坚死后,孙策与孙权两兄弟一心想要为父报仇,期间,他们多次征讨黄祖,想要取下他的首级来告慰先父。令人意外的是,孙权派出的凌操、徐琨都以同样的结局死在黄祖的手中。

    巴郡甘宁将僮客八百人投奔归附刘表,刘表是儒学士人,不习军事,宁观表事势终必无成,恐一朝众散,并受其祸,欲东入吴。黄祖在夏口,军不得过,乃留,依祖三年,祖以凡人畜之。孙权击祖,祖军败走,权校尉凌操将兵急追之。宁善射,将兵在后,射杀操,祖由是得免。军罢,还营,待宁如初。祖都督苏飞数荐宁,祖不用。宁欲去,恐不免;飞乃白祖,以宁为邾长。宁遂亡奔孙权。

    虽然黄祖与凌操、徐琨交战都是败绩,但他却都在逃亡的路上将这两名大将暗杀。一下痛失了两名大将,令孙权心中悲愤难当。此时的孙权也反应过来,虽然黄祖军事能力较弱,但他却善于利用敌人的弱点设计埋伏。

    十几年之后,在摸清了黄祖的套路之后,孙权决定派遣周瑜、吕蒙、凌统(凌操之子)和甘宁(杀父仇人)出战,势必拿下黄祖的项上人头。黄祖得知孙权来犯,仍旧有条不紊的进行排兵布阵。他派遣张硕为先锋,自己则坐镇江夏,指挥战斗。

    双方交战后不久,张硕就败下阵来,被凌统取下了首级。眼见自己又要打败仗,黄祖当即命令一组精兵在沔口河边进行埋伏,等到周瑜带领的部队刚一赶到,就立刻对他们进行偷袭。

    不得不说,黄祖的这一招确实有效,周瑜部队中了埋伏,伤亡惨重,这也给了黄祖喘息的时间,他不得不舍弃了江夏,开始了逃亡之路。然而孙权对黄祖的人头势在必得,自然不会容忍黄祖就这样逃跑。

    史书记载:

    建安八年,权西伐黄祖,破其舟军,惟城未克,而山寇复动。还过豫章,使吕范平鄱阳,程普讨乐安,太史慈领海昏,韩当、周泰、吕蒙等为剧县令长。

    建安十二年,西征黄祖,虏其人民而还。

    建安十三年春,权复征黄祖,祖先遣舟兵拒军,都尉吕蒙破其前锋,而凌统、董袭等尽锐攻之,遂屠其城。祖挺身亡走,骑士冯则追枭其首,虏其男女数万口。

    在周瑜、凌统和甘宁的合围之下,黄祖命丧当场。孙权当即取下了黄祖的项上人头,放到孙坚的墓前,来告慰自己的父亲。至此,黄祖与东吴之间血海之仇也随着黄祖的死亡画上了句号。

    其实,在三国众位将领之中,黄祖根本排不上号,因为他确实没有特别出众的军事谋略。而且黄祖屡战屡败,一生鲜少有胜绩,实在是太过平庸。

    然而黄祖为人却十分狡猾,心理素质也过硬,所以才能在打了败仗之后设下陷阱,取了敌人的性命。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何时,都不能轻视敌人,因为骄兵必败。

    黄祖是刘表手下的大将,同时是荆州江夏郡安陆地区的豪强,是东汉名臣黄香的后人,黄香是24孝中著名的孝子,扇枕温衾的典故就来自黄香。

    黄祖杀了当时名动一时的孙坚,要知道以袁绍为盟主的关东所有联军中,只有孙坚打败了董卓,其他所有人,包括曹操在内,都被董卓大军打得大败,当黄祖杀了孙坚之后,黄祖名声大振,但也因此得罪了孙坚后人,而埋下丧命的祸根。

    黄祖还杀了当时的名士祢衡,祢衡这个人很有才能,但为人狂傲,被曹操送给刘表,刘表又转送给黄祖。

    黄祖与祢衡共饮,皆醉。祖问衡曰:“君在许都有何人物?”衡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杨修,太尉杨彪之子)。除此二人,别无人物。”祖曰:“似我何如?”衡曰:“汝似庙中之神,虽受祭祀,恨无灵验!”祖大怒曰:“汝以我为土木偶人耶!”遂斩之。

    衡至死骂不绝口。

    黄祖所在的江夏郡是抵御江东西进的战略要地,当孙策开创江东基业稳定后,就准备攻打江夏黄祖,一方面要报父亲被杀之仇,另一方面孙策也要扩大势力,两军交战时,刘表还派了五千长矛队来支援黄祖,但是无奈孙策的战斗力太强,黄祖损失惨重,他的妻妾子女有七人被俘虏,手下将士2万多人被杀,被缴获战船六千多艘,仅黄祖单人逃走。

    孙策去世后,黄祖又与孙权三次作战,直到公元208年最后一战时,孙权派出周瑜、吕蒙、凌统、董袭等将领打败并杀死了黄祖,黄祖被斩首献给孙权,孙权得以报了杀父之仇。

    从黄祖的能力来看,还是有些能力的,主要体现在防守东吴上,至少在他镇守江夏郡期间,挡住了东吴西扩的步伐,虽然屡屡战败,但好歹守住了疆土,要知道孙坚、孙策的战斗力可是超级强大,另外孙权手下的周瑜、吕蒙、凌统等人也是一流将领,黄祖在刘表只守不攻的战略下,只能拼命防守,等着东吴军队来攻,最后因为手下将领被杀,再加上东吴军队拼命进攻,才被攻破防线被杀,如果给黄祖一个定位的话,他在三国之中至少算是二流守土将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