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网游竞技 > 三国网游再开新篇章 > 第三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

第三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

    韩馥此刻出城迎接大胜归来的勇士们:“哈哈,各位壮士果然英勇无敌,竟然打败袁绍的上将颜良,可喜可贺。”

    “本官受到先帝大恩,委任牧守,可惜朝廷受董卓专权,私下废立,我欲重新奉幽州牧刘虞为帝,请壮士助我。”

    这就是韩馥当时从坐在冀州牧这个位置上,前思后想得出来的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办法,不承认董卓的朝廷正统,自己再重新拥立一个皇帝,一是对抗董卓便有了大义,二是自己先提出来拥立的大臣,当然在皇帝心中有了最重要的位置,那么自己就有了对抗袁绍的资本,他的目的其实还是提防袁绍。

    而且他还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袁绍,袁绍闻听正中下怀啊,本来自己拥立的皇帝是刘辨,如果现在的皇帝是刘辨,肯定会重用自己,可惜被竖子董卓给杀了,现在重新拥立新帝,自己岂不是就会成为从龙重臣?袁绍在这件事上和韩馥一拍即和,点头yes。

    于是韩馥又写信给袁术,袁家门生吧,礼节上的功夫还是得做全面的。韩馥说献帝刘协不是孝灵皇帝(刘宏)的嫡子,自己打算依照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诛废少帝刘弘迎立代王刘恒故事;又称刘虞的功德治行,华夏少二,当今公室枝属无人能比得上他。还说:“过去光武帝距离定王五世,以大司马领河北,耿弇、冯异劝他即尊号,卒代更始。如今刘公是东海恭王(刘彊)之后,与恭王也相隔五世,他以大司马领幽州牧,这就和光武帝的情况相同。”当时有四星会于箕尾,韩馥声称有谶语说“神人将在燕分。”又说济阴男子王定得到玉印,文曰“虞为天子”,又见代郡出现两个太阳,是刘虞代立的征兆。

    这是以嫡庶的大义来忽悠本来就是嫡子的袁术,又是举例子,又是往神话上强行联系,这些说法在当时人的认知里还是挺管用的。因为韩馥的谋士是耿武、刘惠、闵纯、沮授这些人,沮授啊,这个时候出的主意别说,还真是解决韩馥问题的好办法。

    但是,韩馥的格局也就这样,仍然是以袁家为主,联系的人也是袁绍、袁术这两个眼高手低的家伙。

    袁绍就给分别给袁术和曹操都写信,想要多喊几个人来捧场,可惜,袁术和曹操竟然都拒绝了,他们的内心更加强大,何必还要再拥立别人呢?

    但是这都阻拦不住韩馥和袁绍的野心,初平二年(191年)春,韩馥与袁绍派遣前任乐浪郡太守张岐等带着他们的提议到幽州,向刘虞奉上皇帝的尊号。刘虞见到张岐等人,厉声呵斥他们说:“如今天下四分五裂,皇帝在外蒙难,我受到国家重恩,未能为国雪耻。你们各自据守州、郡,本应尽心尽力为王室效劳,却反而策划这种逆谋来沾污我吗!”他坚决拒绝。韩馥等人又请求刘虞主持尚书事务,代表皇帝封爵任官,刘虞仍不接受,打算逃入匈奴将自己隔绝起来,韩馥等人这才作罢。

    这可真上计划赶不上变化,刘虞的心不是他们能够了解的。

    但是现在韩馥还处理谋划阶段,所以他给会众发布的任务就是,携带自己的书信前往幽州牧所蓟县找到刘虞,共谋大计。

    幽州,九州之一。《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无闾,其泽薮曰貕养,其川河泲,其浸菑时。”《尔雅·释地》:“燕曰幽州。”郭璞注:“自易水至北狄。”医无闾即今辽宁境内医巫闾山。貕养泽故址在今山东莱阳市东。河、泲今河北、山东境内黄河、济水故道,菑、时二水皆在今山东淄博市东临淄附近。

    东汉末年治所在蓟县(今北京城西南隅)。东汉辖境西扩展至今山西阳高县,南略同战国燕国南界,北至今河北CD市、辽宁建昌县以北于鲜卑乌桓,东至辽宁宽甸县、FS市以东、鸭绿江两岸于高句丽。西晋分今辽宁、朝鲜境内五郡国别置平州,幽州但有今BJ、天津、河北境内七郡国。十六国时相继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所有。

    这是包括BJ、东北三省、蒙古、山东的部分地区在内的大州,后来金国、清朝的发祥地。

    而公孙瓒官至北平太守,属地也在BJ,也就是说刘虞和公孙瓒的办公室地点都在一个城市,办公楼也相距不远,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大家都会知道。

    会众携带书信很快来到蓟县找到刘虞。

    刘虞,刘虞字伯安。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彊之后。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汉室宗亲。这都已经是超过六代人了吧,一般三代的祖籍还要算是刘秀,刘秀出身在荆州南阳,如果按三代算,会算到刘秀头上。

    而且刘虞的祖上东海恭王刘彊也是个有名有份的王子,是东汉开国太子,光武帝刘秀长子,母为废后真定王的外甥女郭圣通。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七月,皇后郭圣通无故被废,改立原配阴丽华为后。

    郭圣通,是阳安思侯郭昌的女儿,真定王刘杨外甥女。更始二年(24年),出于政治联姻,嫁给大司马刘秀。刘秀称帝后,册封贵人。建武二年,真定王刘杨谋反伏诛,为了安抚河北派势力,册立为皇后。建武九年(33年)被刘秀疏远,随着宠爱渐衰,常怀怨恨。建武十七年(41年),被废去后位,册封中山王太后,迁居北宫。

    阴丽华(5年~64年3月1日),南阳郡新野县(今HEN省新野县)人,东汉第二位皇后。春秋时期名相管仲后裔,汉明帝刘庄的生母,光武帝刘秀的原配妻子。

    阴丽华容貌出众,恭谨俭约,生性仁爱,怜悯慈爱。刘秀尚未发迹时进京长安求仕,借着他姐夫的关系认识了当时的世家大族的女儿阴丽华,惊艳于其美貌,一见钟情;后来又看到执金吾出场的宏大场面,就曾发出“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的感叹。23年,昆阳之战后,刘秀于宛城迎娶阴丽华。这是刘秀的第一个妻子,刘秀和阴丽华的结合属于原配夫妻,这是那个年代自由恋爱的表率。

    东汉建立后,刘秀欲立阴丽华为后,但其坚辞不受,于是被封为贵人。建武四年(28年),阴丽华随军出征,讨伐叛将彭宠。建武九年(33年),阴丽华的母弟遇害,刘秀为阴丽华家族追加爵位。41年,刘秀废郭后,立阴丽华为后,在位期间对郭氏、阴氏外戚一视同仁。

    在郭后被废两年后,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六月,居储位长达18年的太子刘彊,在多番主动辞让后,废。改立光烈皇后阴丽华所生皇子东海王刘阳为太子(后更名为“刘庄”),废太子刘彊改封东海王。

    刘秀及后来的汉明帝刘庄皆待之不薄。刘彊为东海王后,光武帝刘秀念其“废不以过”,又特许刘彊兼食富庶之地鲁郡,并以鲁为国都。一人获封两国,合二十九县。

    明帝刘庄即位后,山阳王刘荆冒充大鸿胪郭况写信给刘彊,劝其举兵以取天下。刘彊收到信后立即将送信人押送到京城洛阳,交给明帝查办。

    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春,光武帝驾崩。冬,刘彊归国。

    永平元年(公元58年),刘彊病,同年,死。估计是吓死的吧,要不就是自杀,汉朝皇子为了避嫌经常玩这一手,当时才三十多岁啊。

    刘彊病死以后,明帝刘庄悲痛不已,不欲违其意而薄葬之。

    现在到了公元192年,已经过去130多年,按照皇室娶妻早的常规思路,刘虞这一代至少是五代,说他是山东人是没有问题的。而如果远祖刘彊不辞皇位,那么刘虞这一枝便是皇统正宗,贵不可言。

    刘虞如果答应了韩馥和袁绍的支持,做了皇帝,那也就不会出现SD省无皇帝的局面了吧。

    刘虞的祖父刘嘉曾任光禄勋,父亲刘舒曾任丹阳太守,刘虞通过举孝廉担任曹吏,因能履行职务而获升为郡吏,后因累积政绩迁为幽州刺史,刘虞任幽州刺史期间,在鲜卑、乌桓、夫余、濊貊等外族间有崇高威望,随时朝贡,不敢侵扰,百姓传唱歌谣赞颂刘虞的功德。后因公事被免官。

    刘虞为人低调,礼贤下士,和乡亲们同甘共苦,吃住一样,从不以自身名位搞特殊化,乡里百姓都愿意听刘虞的话。当时乡亲们有了纠纷,都不去找地方官,而是找刘虞决断,刘虞处理合情合理,因此人们都尊敬地接受刘虞的决断,从不记恨刘虞。曾有一个人丢了牛,他家牛的骨体毛色和刘虞的牛很像,就以为刘虞的牛是自己的牛,刘虞便把牛给了他。后来他的牛找到了,才知道错怪了刘虞,于是回去向刘虞道歉。

    刘虞曾担任博平令,在任期间治正推平,高尚纯朴。博平境内盗贼绝迹,灾害不生。当时博平附近的县闹蝗灾,但这些蝗虫到博平界,竟然飞过而不入。

    公元184年(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黄巾军攻破冀州诸郡,朝廷任命刘虞为甘陵相,前去安抚灾荒后的百姓,以俭朴为下属榜样,不久升为宗正。

    公元187年(中平四年),前中山相张纯、前太山太守张举与乌桓大人连盟,发动叛乱,进攻到蓟下,烧毁城郭,虏略百姓,杀护乌桓校尉箕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部队达到十余万,屯住在肥如。张举自称“天子“,张纯自称“弥天将军安定王“,传书到各州郡,说要代替汉朝。张纯又使乌桓峭王等五万人部队,进入青、冀二州,攻破清河、平原,杀害吏民。次年,朝廷因为刘虞在北方的威信很高,再次任命他为幽州牧。刘虞到达蓟城,精简了部队,广泛布施恩惠,派遣使者告峭王等人朝廷将宽大处理,可以免除他们犯下的罪责,又悬赏通缉张举、张纯二人。二人逃到塞外,其余的也都投降或逃跑了。张纯被手下王政杀害,首级被送到刘虞处。汉灵帝派使者升刘虞为太尉,封容丘侯。

    幽州本为穷州,需要青、冀两州补贴官务开支,但当时因战乱交通断绝,无法调度金钱。刘虞从开放上谷的市场与外族交易及开采渔阳的盐铁矿取得收入,令百余万青州、徐州人流亡至此,安居乐业。

    刘虞在幽州清静俭约,用礼义教化百姓。汉灵帝刘宏时,南宫损坏,朝廷下令升迁到州郡的官员,都要交钱帮忙治宫,或一千万,或二千万。当时富者要么自掏腰包,要么征收民脂民膏来应付;清贫谨慎者拿不出钱,有的甚至为此自杀。刘宏知道刘虞清贫,因此特不让刘虞出钱。

    公元189年(永汉元年),董卓专权,派使者授予刘虞大司马,进封襄贲侯。

    公元190年(初平元年),董卓封刘虞为太傅,招他回朝任职,道路阻塞,任命竟不能够到达。刘虞在幽州追求宽政,劝导百姓种田,开通上谷的胡市,发展渔阳的盐铁产业,百姓安乐并积累了不少粮食。青州、徐州的士族和百姓为躲避黄巾之乱,来投奔刘虞的有一百余万,都被收留并安排工作。刘虞虽为三公级的高官,但天性爱好节约,穿着破旧的衣服,一顿饭都不吃一道以上的荤菜。远近原本作风奢侈的豪族,都被他感化而改变风气。

    后人有诗赞曰:

    曲盖华旗起益荆,幽州臣节独分明。

    汉家福分无周旦,天遣忠贤不习兵。

    疽溃中平甲子年,蒲蠃桑椹亦萧然。

    幽州别是神仙土,谷石人间三十钱。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