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问逍遥 > 练武奇才

练武奇才

    “喔~~~喔哦~~~~”

    天还没有亮,鸡鸣声就已经此起彼伏的响起。

    斜月居的院中,柯源此刻也已经苏醒,除了脑袋还有点晕外,倒是没什么其他不适,而且一时之间接受的信息有点多,他要好好消化一下。

    缓过来之后才发现,此刻好像时间才没过去多久?自己明明和那位前辈聊了很久,怎么才只是过去这么一会?

    虽然没抱上大腿,但也算是搭上线了。之后自己要是真踏上修行,没准还能有个记名弟子的身份,看他知道那么多远古的事,想来也不是一般人。

    只是他传授的东西,自己这会完全感受不出什么,完全是一片混沌,一但自己强行思考,脑子就像要炸了,难道是所谓的缘法未到?

    算了,虽然一时半会可能还修行不了,不过也许自己有练武的天分呢?随即将将箱内另外一侧的武功心法摸了出来,一部涵盖内功心法和招式的《若水》,占6卷竹简;一部是只有呼吸法和招式技巧的《猿术》。

    从名字上柯源就有了一丝猜测,果然在书册叙述上得到了解答。

    这两部都属于武功秘法,而且从功法的自我评述上看,绝非是烂大街的货色,应当是属于上乘武学。

    两门武功是当年号称九州散人的高人费尽毕生心力所创,特点是易上手,修习快,招式刚猛威力巨大,只不过越往后越是难,对人的天赋要求极高。不过若是能修成那基本就无敌了。二者一攻一守。

    《若水》讲究如水流般连绵不绝,抽刀断水水更流。《猿术》则是讲究一力降十会,力大砖飞。

    自那散人去世之后,二者的拓本在民间流传,前半部在公门中流传很广,不少优秀的公门人都学过。而有资格列入中上乘的武学自然不会简单,属于易学难精典型,很难出真正的高手。

    二者皆有九层,然而除了创出这套功法的,还没听闻有谁能达到这个层次。

    虽然这两套功法可能不如修真法诀,不过自己这会多点自保手段也是不错的。

    日升日落,不知不觉时间过去半月有余,柯源过着一种忘我的悠闲生活,沉浸在一种好似上辈子第一次接触电脑游戏的体验中。

    平时身体能承受灵气的时候就不断观想汇聚灵气,提高身体强度,之后就修习两部武功秘籍,闲暇的时候也会捣鼓那位前辈给的东西,输入些灵气。可惜还是没有看出什么名堂,那珠子仿佛是个无底洞,不管自己输入多少,珠子都没有任何变化。

    总而言之除了每天饭点会出去吃饭之外,柯源过得比上辈子还要宅,所以导致周边街坊邻居们虽然逐渐都知道有柯源这么一号人,但也就只有柯源常去的吃饭附近有那么一点人认识他。

    这一天柯源调整呼吸身立如松,双脚微微踮起。

    嗖~

    整个人骤然跳起,然后“啪啪啪啪……”轻步踏在院中杏树上,十几步间直接跑到了树顶,一个潇洒的后空翻之后又跃起三丈高不止。

    整个动作行云流水,然后身体在到达高处后却没有如同重物砸落,而是随着提气一口,犹如划翅落燕,快速而轻柔的站在杏树的一根枝丫上,将树枝在咯吱声中压下一个弧度。

    整个人稳稳的立于枝头,一口真气好似随着枝丫和身体重心一起摇摆,至少在一定时间内真气不散就不会令体重压垮树枝。

    ‘帅!’

    柯源都忍不住在心里低呼一声!

    虽然这两本都是讲述一攻一守,但里面也是包罗万象,像是什么轻功或者暗器的制作使用,都有涉及。有时柯源甚至在想这个散人前辈是不是有时候太闲了,才会在功法后写了这么写东西。而自己这会已经将两部功法都被自己修到了第三层,不说天下无敌,但日常的自保也是足够了。柯源虽然平时吊儿郎当,但自觉习武绝对超速了,毕竟武功秘籍中的苦修动辄都是以年计数的。

    归根结底,柯源练武效率的原因还是灵气的缘故。

    对于凡尘习武之辈而言,由后天转先天,是一个极高的分水岭,武功秘籍中对先天的描写很玄幻,什么感受到天地之气,再以天地之力洗髓伐脏。

    而以柯源的理解,所谓先天就是已然开始能借助天地灵气涤荡自身了,先天境界的内力质变可以说是杂糅了灵气的特殊真气。

    所以对于柯源来说武功招式且先不论,内功一类是非常容易入手的,也使得自己练功成效显著。

    而招式虽麻烦一些,毕竟也是需要千锤百炼的武艺,但内功和招式是相辅相成的,配套内功精进神速,招式进步也必然一日千里。

    书中也有句话说“一达先天百类通”,柯源觉得这有些夸张,但也充分说明了效率的跨越式提升。

    这种修仙人士完全就是嗤之以鼻的凡间小术,柯源却乐此不疲!

    收起思绪,站在树上的柯源一跃而下,稳稳站在了石桌旁,伸腿脚尖一钩,一根杏树枝随着笔直的右腿一式登天踢一起飞过头顶,被柯源稳稳接住。

    ‘帅气!’

    这种动作换上辈子估计被拉扯伤了,现在却如喝水一样简单。

    柯源酝酿了一下,以树枝代替宽背直刀,开始在院中舞动招式,发出“嗖嗖呜呜”的声响。

    柯源收功伫立之时,小院内的落叶和灰尘依然在旋转不休。

    没有钟没有表,没有网络和手机,可现在的柯源生物钟变得极为精准,这并非是因为柯源特殊,而是这里的百姓差不多都这样。

    作息规律的人顺应天时,对时间有一个精准的感觉,哪怕在二十一世纪的地球也是如此。以前的老人看看天色就大致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而现在的时间差不多已经到了傍晚,柯源也打算出门吃饭去了。

    虽说上辈子柯源一手蛋炒饭有能开店的水平,不过其他东西的味道嘛,只能说是一言难尽了。再加上嫌麻烦,吃饭问题都是去外面解决,反正多则十几二十文少则几文钱就能解决。

    整了整衣冠,捋了捋头发,柯源就出门去了,小院也不用锁,反正这地方没人敢来。

    在坊巷里穿来穿去,挑选已经熟悉的近道,偶尔遇上一两个周边的住户大多数都是躲着柯源走,有的就算迎面走过也不会打招呼。

    半个月下来,基本上大家都弄清楚了柯源住在了斜月居,这么晦气的地方还是尽量别沾惹的好。

    柯源也不以为意,负手在后,以一种自认潇洒的方式走上街头。

    出了坊口,好似外头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到处都是街头的嘈杂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