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不见春意醉 > 第三章 拜师

第三章 拜师

    一日午后去找云熹刚回来,阿糖便带司颜去见了神尊,司颜的想象中,如此厉害的神尊应该是个白发长须的长者,却不想是个儒雅至极的翩翩君子。

    他脊背挺直,乌黑的头发梳着整齐的发髻,淡淡的光晕笼罩周身,月华般不染尘埃的衣袂风流卓然。面如冠玉,鼻若悬胆,唇如施脂,一双醉人的眸子,仿佛融进了星辰大海,繁华璀璨,让人不自觉沦陷其中。手中一柄白玉折扇,更衬的整个人雍容尔雅,风华绝代。

    “司颜?”神尊弯下身子用折扇轻轻点了一下司颜的脑袋。

    “是”司颜不知所措的绞着衣角。

    “都这么大了”

    司颜猛地抬起头,瞪大了眼睛“您认识我?”

    “我与你爹是旧相识了,望荷山虽浮于云间,却是与这儿万里飞瀑相连,阿糖与我讲了你妹妹的事,想来她定是顺着水流飘去别处了,我定会尽力寻找,你且放心。”

    司颜明白,飞瀑支流繁多,延伸数十万里,又有一部分悬于海上,一时很难确定飘去了哪里,找起来实在不容易。附近地界近两天已经找遍了,丝毫没有消息,本是急的热锅上的蚂蚁般,在见到神尊之后,却莫名的心安了一点,只觉得小小的烛火本是奄奄一息了,却突然被一双大手护住,牢牢地遮蔽了风风雨雨。

    “多谢神尊,神尊,我还能再求您一件事吗?”身子瑟瑟,垂着头低声询问道。

    “但说无妨”微微弯下身子,亲切的答道。

    “我想回家看看”司颜红了眼眶,却倔强的忍着不让泪珠子掉下来。

    神尊牵起司颜的手,缓缓走着。他的手很暖,紧紧地把司颜的小手包裹在掌心中,一股踏实的感觉涌上心间。虽是缓缓走,却觉得身旁景色飞逝而去,光阴变换。不知过了几刻,他们已经站在望荷山上了。

    这是司颜出生成长的地方,日日夜夜,岁岁年年,这片土地给了他幸福温暖的记忆,如今却变成了一片废墟。听爹娘讲,龙族不愿被世事叨扰,一直隐居于望荷,过着与世无争简单快活的日子,大家的居所,虽不是什么豪华之至,瑰丽辉煌的宫殿城堡。也都是族人一砖一瓦亲自建成的,是满怀的希冀和憧憬的。

    远远地见纤凝树下一个枯槁的身影,与被劈的只剩一半的树干一般,正一丝一丝地流失着精气。

    “二伯伯”司颜急切的喊道。

    听到熟悉的声音,二伯猛地转过头,双眼从最初的震惊,缓缓变得怜爱,再浸满悲戚。紧紧把司颜揽进怀里,分明的指节因用力变得分外惨白,身子止不住的颤抖着,喉咙里发出断断续续极其克制的呜咽。

    他怎地也不敢相信,只是去朗源仙君处赴宴,送些陈酿,草药,不过两日的功夫,整整两千八百八十六口,如今只剩一同前往牧朗山的二十一人,加上归来的司颜,也只有二十二个了。

    颓废的跪倒在地,冰凉的手指轻轻抚摸着司颜的脸颊,一行清泪打湿了墨色的衣襟,却转瞬消失在细密的暗纹之中,好像一切都不曾发生,一滴泪都不曾滑落。

    “你爹娘葬在城后的山坡上,去看看吧。”二伯疲惫的样子让人心疼,布满血丝的双眼没了之前意气风发的模样。身形憔悴,佝偻着背,丝丝缕缕的白发忽地就爬上了鬓边,全然换了一个人的感觉。

    司颜很想安慰二伯,却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能再上前轻轻拥抱了他一下。

    城后,原本苍翠的山坡现今变得十分颓败,大大小小的坑洞好像一张张诉说着那一夜悲惨过往的嘴巴,只觉得耳边尽是凄厉的惨叫和无助的哭诉,以前只觉舒爽的微风,如今却是凌厉寒冷了不少。

    来到父母墓前,司颜再也忍不住,泪水奔腾如江海,终于嚎啕大哭起来。

    所有的伪装与坚强终于土崩瓦解,巨大的悲伤如缓缓落下的天幕,紧紧包裹着司颜,往事纷纷涌上心头。

    回忆像一条条白绫,一层一层涌了过来,渐渐缠紧了整个身体,狠狠地摩擦司颜细嫩的脸蛋,紧绷的疼痛让司颜喘不过气,蜷缩的四肢越发僵硬,想拨开白绫透上口气,却是分毫不能动弹的。

    望荷山上,风景如画。欢歌嬉戏的黄鹂鸟;初露尖角的荷花;染红天际,连绵不断的枫林;暗香浮动,凌寒独自开的傲雪梅花。往昔光景飘飘渺渺映入眼帘,如此真实的样子,让司颜不禁沉沦其中。

    清晨的阳光温暖安宁,柔柔的洒在脸上,饭菜的香味已经飘进内室,双脚挺的直直的,狠狠伸了个懒腰,周身都轻快不少。翻身下床,脚下摆着一双绣着松柏的新鞋子,图案细密精妙,似是折了一枝树杈镶上去般。提起鞋子摸了摸,柔软的鞋面竟真的散发着木质的清香,忍不住凑近鼻子闻了闻。

    正巧母亲推门进来,她穿着一身淡紫色的衣裳,裙摆上的兰花随着步伐轻轻晃动,恰如迎着风儿娇羞起舞。看见司颜的模样,母亲打趣道:这新鞋果真是合了吾儿的心意。

    司颜坐在床沿上扭动着身子,撒娇着拉起长音:“娘~”

    收拾妥当来到桌前,麻利地盛上四碗清粥,桌上飘着的不是渺渺热气,是凡世清欢。

    父亲一手抱着云熹,一手提了一篮果子,脚步轻快的进了屋。竹篮撂到窗边的茶桌上,就迫不及待的坐到餐桌前,拉起母亲的手放到脸颊上蹭了蹭,嘴里嘟囔着:我便是循着饭菜香味儿匆匆回来的。

    母亲轻轻点了点父亲的额头,嗔怪着:“油嘴滑舌。”

    云熹灵巧地爬上椅子,熟练地卷起袖口,端起热腾腾的粥小心滴吸了一口,立马烫的吐出舌头,雪白的小脸嗖地涨红了。

    母亲板起脸庞,拿了勺子:“小嘴儿这么急,哪有点女孩子家家的稳重?”

    云熹心虚地抬眼偷瞄着母亲,她嘴上虽责备着,却还是关切的舀起粥放到唇边吹了吹,递到云熹手里。

    一张小方桌,四个人围坐着,欢声笑语都那么真切。

    每一幕都仿佛就在面前,可是刚刚伸手想去触摸,就如镜花水月,浮云幻影一般,消失的无影无踪。

    心脏好像被一刀一刀的凌迟,巨大的疼痛感又逐渐席卷全身,不自觉的身体缩成一团,筛子一般的抖动着。

    不知过了多久,司颜已经发不出声音,干哑的喉咙好像久旱龟裂的土地,寸草不生,只有凛凛风声呼啸而过,一张嘴,全是瑟瑟的有如破旧风箱吱呀吱呀拉响的调子。血红无神的双眼和肿胀的眼皮,无不在告诉所有人,少年那溢出的满满的绝望。

    明明是刮着和煦温柔的暖风,却仍觉得冻透了人,冰碴子一层一层的结满了周身。

    失魂落魄的趴在地上,略微扭曲狰狞的脸蛋紧紧伏在地上,渴望着能从泥土中感受到一丝丝爹娘的气息。一双手紧紧的攥着拳头,指甲已经割破了手掌,惨白的指节和鲜红的血液分外刺目,浸染在墓碑上斑驳的血色,妖冶且悲凉。

    神尊拉起司颜,摊开手掌,一株鲜嫩的绿芽随着微风轻轻摆动。

    这是神龙金泪孕育的蔓芷龙乔,叶片中间悬浮着一颗小小的星子,流光熠熠,烛火一般摇曳着,与父亲手腕的印记一模一样。司颜知道,这是爹爹留下的。伸出双手,小心翼翼的接过来。细小的叶子好似在微微啜泣,却仍是铆足了劲的向上挺了一挺。

    司颜回身又跪在这一片坟冢前,重重的磕了三个头,额头渗出猩红的血丝,眼神却越发坚毅起来。

    转头伏在神尊面前,暗哑的声音几乎听不清说了什么,只好一字一顿的重重咬出每一个音调“神尊,求您收我为徒。”

    扶虚神尊怜爱的轻轻抚摸着司颜的脑袋,沉下微微湿润的眼眸,点了点头。

    司颜成了扶虚座下的五弟子。

    云脉天脊是难得的福地洞天,扶虚神尊神法卓绝,德高望重,能拜入扶虚一脉乃修行之人梦寐以求的,每年正月十五开山收徒都有不计其数的人来参与入门考核,但入门难上加难,千百年也不过三五人,直接拜在神尊座下的更是凤毛麟角,相传神尊收徒不止靠实力和慧根,更需机缘。

    如今加上司颜也不过五人,怀景,予仁,怜梦,长生。每个拜师神尊的弟子都要入正心殿,由先人长辈依命格赐字。方可开始修行。

    其中怀景从未收徒,予仁收徒二十,怜梦收徒十七长生收徒二十。除阿糖外,其他没有拜师在此修行的均不是直属扶虚门下。不过神尊也允许了他们在云脉天脊的外围修炼。现神尊直接收了司颜,也实属破例。

    转眼望荷三日,临行之时,司颜穿上了残垣断壁中幸存下的一件青衫,怀揣了妹妹的半个拨浪鼓,跪地道别二伯和族人,依依不舍的亲吻了这方土地。

    二伯解下自己头上的发带,黑白混杂的长发瞬时垂落下来,略显蓬乱的发丝哀戚地伏在他的肩头,偶一两绺随着微风动了一动。

    二伯相貌俊朗,身量纤长,一头乌发更是光彩不凡,平日里他总是用一条天水蓝的发带束着,发带上针脚细密的绣着朵朵祥云。整个人总是精气十足,玉树临风。全然与如今是两副模样。

    他将发带攥在掌心,躬身拉起司颜,细心的为司颜重新束了发,齐齐整整的将那条发带绑在他的头上。

    冰凉的掌心轻轻摩挲着司颜的脑袋,声音极低略带哭腔的重复道:“好看,真好看。”

    一把扑进二伯怀里,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搂着他明显消瘦的腰身,头上的大手微微滞了一滞,旋即轻轻一声叹息迅速被略带疲惫和刻意的笑声隐藏起来:“小子,好好给我用功听到没,不然我打断你的腿。”

    “二伯伯,二伯伯。”越拉越长的哭腔是怎么也止不住了。本想表现得坚强一点,却又弄出了这一副没出息的样子。

    “朝云,当真不与我们同去?”神尊伸手扶住二伯的肩膀,语带担忧的问道。

    “不了,想来如今这望荷山倒是安全的很,一切从头,慢慢来。”长舒了一口气,语调轻快了不少。“哦对了,我们家这小子就交给你了,跟你学本事必然错不了,拜你门下我是放得了千百个心了。”

    神尊没有应声,紧抿薄唇重重的点了点头。牵起司颜转身向外走去。

    不足十步,神尊缓缓回过身,定住脚步。

    朝云抬起手随意挥了挥:“放心吧,备着你的好酒,无事便过去串门。”

    一大一小两个身影缓缓消失在云影之中。

    回到云脉天脊,斋戒沐浴,一切妥当,司颜三拜九叩来到正心殿,行了拜师大礼,领了先祖赐字,便堂堂正正地入了扶虚门下,往后便是扶虚座下五弟子,之意。

    恍惚一夜之间便长大了,之意越发勤快懂事,每日清晨,都第一个起床,殿前八十口大缸,大家练习御水每日都用的干干净净。缸里先挑上满满的水,然后打扫好庭院校场,就差不多到了练功的时辰。

    修习的日子并不枯燥,练功也并不强求,课业大多因人而异,总是能发掘出弟子们的独到之处加以培养,感觉学习倒是轻松舒适不少。

    之意是片刻也不肯松懈的,晨起到入夜,紧着分分秒秒练功。

    光阴流水一般,虽然师傅和大家都在帮忙寻找,却始终还是没有妹妹的下落,之意的心里越发的没有底了。满腔的烦郁消散不去,唯有更加忙碌,才能累的自己不胡思乱想,夜里好好睡上一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