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第一强省 > 三、旁门左道

三、旁门左道

    “住手,孔公子乃是大贤良师的使者,尔等不可无礼!”

    随着一声雄浑的叱喝,从人群中走出一个黑面虬髯的汉子,手提大砍刀阻止了韩飞龙的手下。

    孔鸣定睛看去,只见这黑脸汉子和宋铁塔颇有几分相似,圆脸虬髯,皮肤黝黑。

    虽然比宋铁塔矮了小半头,却是更加浑圆结实,一双铁臂撑得衣袖鼓鼓囊囊的,满满的肌肉感。

    此人虽然个头比宋铁塔矮了一些,但武艺却胜出许多,适才两人交手,不过四五回合便磕飞了宋铁塔的朴刀。

    好在这黑脸大汉心肠不坏,见宋铁塔兵器脱手,并没有痛下杀手,反而转身饶了他一命,也让宋铁塔心怀感激。

    韩飞龙瞪了黑脸汉子一眼,沉声道:“周元福,你莫要多管闲事。”

    “韩军候,渠帅命俺协助你哨探北海,遇上事情共同决断,咋叫多管闲事?”

    周元福提刀挡在孔鸣面前。

    “这位公子既然持有我太平道的宝物,就算不是大贤良师的传人也是使者,我等岂能无礼?”

    “是、是……周渠帅说的是,吾等都是一家人。”

    眼看着对方要起内讧,孔鸣急忙套近乎,又圆滑的没有承认自己是张角的弟子或使者。

    那是你们说的,和我无关哦!

    韩飞龙露出鄙视之色:“我说周黑牛,你他娘的牛脑子吧?这厮油嘴滑舌,一看就是个奸诈之徒,我若信了他的话才是傻子。不捆绑起来万一被他溜了,讨不来粮食,你担待的起么?”

    山羊胡从士卒手里接过绳索就要上前绑人:“周屯长你往后稍稍,韩军候也是怕被他溜了,这厮牙尖嘴利,绝非善类,不得不防。”

    周元福手里大刀一横,厉声道:“这位公子就着落在俺身上,若是让他跑了,由俺抵罪。哪个敢无礼,休怪我刀下无情!”

    韩飞龙与手下几个头目对望了一眼,显然对周元福手里五十多斤的大砍刀颇为忌惮,恨恨的道:

    “行、行……若是让这奸徒跑了,渠帅不砍了你的头算你祖上积德。”

    孔鸣趁着周元福和韩大龙吵嚷的时候给他拍了一张照,又把照片和从视频里截图的张角头像p在了一起,笑吟吟的展示给众人:“大贤良师夸赞周渠帅尊师重道,日后定有提拔。”

    这些两千年前的人如何懂得其中奥妙,只见这个宝物里面赫然出现了个一模一样的周屯长,而且和哪位慈眉善目的“大贤良师”并肩而立,有人羡慕,有人惊叹,甚至有更多的信徒跪拜在地忏悔。

    “大贤良师显灵了,弟子等不敢再冒犯使者!”

    周元福挠了挠头皮憨笑道:“俺不是渠帅,俺只是一个屯长,但俺不会让任何人欺辱大贤良师的使者。”

    孔鸣笑道:“周屯长放心,大贤良师说了,用不了多久你就会成为一军渠帅。”

    韩飞龙看向山羊胡,悄声道:“刘跳涧,这是咋回事?这周黑牛咋进宝物里面去了,还和大贤良师并肩而立?莫非此人真是大贤良师派来的使者?”

    山羊胡也是疑惑不已:“嘶……看起来这小子有些道行啊!我看十有八九是个练过旁门左道的方士。军候休要和他啰嗦,直管逼他给孔融修书给我们送粮食过来。”

    韩飞龙点点头,招呼孔鸣一声:“不管你是不是大贤良师的使者,反正你是孔北海的儿子。

    若想活命,马上给你老子修书,限期两日送三万石粮食到神树岭张渠帅大营,否则就等着给你收尸。”

    山羊胡也跟着附和:“你既自称大贤良师的使者,又说咱们都是自家人,让你老子送三万石粮食接济一下食不果腹的兄弟,想来孔使者不会推辞吧?”

    “自家兄弟,好说,好说!”

    孔鸣一口答应下来,“马上给我准备竹简笔墨,我这就给家父修书。”

    韩飞龙喜出望外:“来人,备竹简、研墨!”

    趁着黄巾军忙活的时候,孔鸣走到海子面前,附耳道:

    “待会你去送信,不要管书信里面写什么,直管快马加鞭找到我爹转达我的口语。

    先让母亲她们找个镇子躲起来,然后让我爹带几个随从快马加鞭赶往剧县,打听一下军中应该有个叫武安国的武官。

    如果武安国是主将,就让他带郡兵来救我,如果武安国不是主将,就擢升他为主将。

    除了武安国,北海郡里面的其他武官都是废柴。如果我爹不按照我的吩咐行事,就等着给我收尸吧!”

    “小人记下了。”海子微微颔首。

    孔鸣已经完全继承了这一世的记忆,也捋清了自己之所以出现在这荒郊野岭的前因后果。

    今年三月,三十二岁的大汉天子驾崩于洛阳皇宫,太子刘辩继位。

    大将军何进为了诛灭宦官集团,采纳了袁绍的建议,召各地诸侯率兵进京诛灭阉党。

    时任河东太守的董卓接到诏书后大喜过望,深知自己机会来了,而且河东距离洛阳只有两百里的路程,旋即以最快的速度率领麾下三千西凉精锐赶往洛阳。

    也该着董卓飞黄腾达,在他进京之前洛阳发生政变,十常侍剁了大将军何进之后又被袁氏兄弟诛杀,剩下的阉党劫了小皇帝上了北邙山。

    董卓率兵夺回天子刘辩,因功被拜为司空。接着他又吞并了何进的部曲,刺杀了执金吾丁原,收了猛将吕布做义子,一举掌控了洛阳兵权,权倾朝野,乾纲独断。

    董卓狼子野心,掌握了大权后提议废掉天子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

    眼见董卓权势滔天,袁绍、袁术、曹操等人纷纷出逃,只有担任议郎的孔融站出来替刘辩说理,反对废帝另立。

    因为孔融名气太大,以董卓之嚣张跋扈也不敢轻易杀他,便接受了谋士李儒的建议,授意三司举荐孔融为北海国国相,克日赴任。

    北海国乃是青州人口大郡,土地肥沃,本来是个不错的风水宝地。

    但张角兄弟死后黄巾余党进入青州煽动百姓起事,各州郡皆被波及,因此董卓企图借黄巾之手除掉孔融。

    眼见满朝文武无人敢拂逆董卓之意,心高气傲的孔融心灰意冷,无奈接受了北海国国相的职位,带着自家私兵与家眷向东赴任。

    自洛阳一路向东,孔融率部以日行百里的速度走了十日左右后进入青州泰山郡,便时常能够遇见小股的黄巾叛军,愈向东走,贼兵越多。

    及至进了北海境内,孔融便命长子孔鸣带了七八名亲兵前面探路,自己带着五六十名亲兵护着家眷相隔二十里随后赶路。

    眼见距离北海国治所剧县只剩下五十里路程,孔鸣却没想到在这荒山野岭撞上了哨探的黄巾军,仓促接战之下被击中胸膛昏迷倒地,以至于被来自两千年后的灵魂夺了躯体。

    历史上关于孔融的记载并不多,更别提作为儿子的孔鸣,完全没有留下只字片语的记述,就如同浩瀚沧海中的一朵浪花,转瞬即逝。

    孔融在十八岁那年,娶了邻县大族冯氏之女为妻,第二年诞下长子孔鸣。

    两年后冯氏又为孔融生下次子孔啸。

    以孔融之才华与名气,攀炎趋势者大有人在。

    就在孔鸣五岁这一年,老爹又纳了相邻的东郡望族程氏之女为妾,后来又生下一子一女,分别取名孔稷、孔鸯。

    群雄讨董后孔融坐镇北海发展势力,期间曾经被声势浩大的青州黄巾围攻,幸亏得到平原相刘备的救援,方才避免城池沦陷,生灵涂炭。

    数年后雄霸河北的袁绍剑指青州,派遣长子袁谭督率大将颜良、张郃猛攻北海,孔融与之激战半年,最后仅以身免,妻儿家眷全部被俘。

    悲催的孔鸣被俘后与母亲冯氏以及其他兄弟姐妹全部惨死在袁谭刀下,而孔融则只身逃往许昌投奔天子去了。

    “做孔让梨的儿子是真踏马的惨,作为两世为人的灵魂,未来我可要保护好家眷!”

    历史烟云在孔鸣脑海中稍纵即逝,伸出舌头舔舐了下干涸的嘴唇,在心底暗自立下誓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