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你是十年之约 > 第77章: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第77章: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一月底,昆明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对于难得看得见雪的KM市民们,对于这场迟来的雪显然是欣喜若狂的。

    一觉醒来,银装素裹,整座城市都变得洁白无瑕起来。

    朋友圈全是晒图,温馨的,搞笑的,文艺的都有,民间段子手总是能在这种时候让网络闹腾起来。

    杨丽萍在上班的路上也拍了一张照片发给李晓晨,等她到了学校门口对方的信息才回过来。

    【晓晨哥哥:乖,在开会。】

    杨丽萍暗自一笑,看着‘晓晨哥哥’三个字无可奈何的撇撇嘴,把手机揣回兜里。

    那天归队之前被拖回家做了一次,被他逼着在床上这么叫,叫的她嗓子都哑了,最后还霸道的把她手机里面他的所有备注名全部改成了这三个字。

    而她不依,也要他改备注名,谁知道人家超级大气的把手机给她看,特得意的说:“早改了。”

    杨丽萍一看,咬唇一笑,改成了‘媳妇儿’。

    李晓晨坐在支队的会议室里,各大队中队长都列席而坐,笔直端正,会议的内容是本该十二月安排安排退伍,却因为各种客观因素延迟退伍的老兵们,在一月底安排退伍,也让老兵们今年能回家跟家人过个好年。

    会议结束,文国庆拉着李晓晨问:“你们特勤今年也有几个老兵要退是吧?”

    “是的。”李晓晨点点头,“刘沈,汪博他们几个。”

    文国庆拍拍李晓晨的肩膀,叹口气,“这常言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又走几个,那个刘沈是个人才,不走能帮你带队伍了。”

    “走了是好事儿,支队长您也明白,入了红门最怕的不是有多苦有多累。”李晓晨顿了顿,继续说道:“最怕的是竖着进去,横着出来。”

    文国庆也是一线上来的,当年亲手送走了不少的烈士,那种心情至今难忘,看着战友亲人憔悴的脸,在追悼会上看到曾经与自己并肩作战的战友的黑白照片,那种揪心的痛无语言表。

    “嗯,就像你那只搜救犬的名字一样,平安最重要。”文国庆说道。

    李晓晨淡淡的一笑,“是,平安最重要。”

    文国庆见李晓晨的样子,不由的打趣,“你呢,什么时候请我喝喜酒?”

    “还早。”

    “你小子。”文国庆瞪向李晓晨,“什么叫还早,政审也下来了,过不了多久你的调令也该下了,还准备让人姑娘等?”

    李晓晨摇了摇头,“没有。”

    文国庆一听,嘿,这小子又跟他打太极了,不由得教训,“我先跟你说啊,你这结婚报告也打了,政审也审了,你敢跟人家姑娘闹着玩,老子第一个不放过你。”

    “知道了,您啊别激动。”李晓晨瞧着文国庆一副要吃人的表情不由得一笑,安抚道:“爷爷看了个好日子,下个月初六,宜嫁娶。”

    “哦,这样啊,也好也好,下个月你的调令差不多也该下来了,双喜临门。”

    李晓晨笑着点点头,想起了二中队长牺牲那件事儿,顺便问了一句,“对了,上次建筑楼坍塌那件事儿,真的没下文了?”

    那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主要是还在竣工,不可抗拒的因素多,意外也就无可厚非,但是偏偏因为这件事儿死了人,还牺牲了一个中队长,介入调查,事儿可就大了。

    其实当时他们进去救人的时候,李晓晨就发现这栋楼的建筑材料好像有点儿不太对劲儿,可是当时的情况由不得他细查,救人要紧。

    后来,警方来调查过,他也把当时自己的怀疑告诉了警方。

    再后来,说是承建商里有人偷工减料,中饱私囊,抓了几个人,这事儿也就慢慢平息了。

    不过毕竟死的是自己的战友,李晓晨格外关注这件事儿。

    “人也抓了,该认的也认了,还能有什么下文?”文国庆说着不由得敛了笑容,“就是可惜了小叶同志。”

    李晓晨暗自点点头,最怕的不就是这个。

    ……

    一月三十日清晨,天空放晴,冬日一抹艳阳似要升起,却有一种情绪在队里蔓延,但并没有显露出来。

    但是,这一天注定了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李晓晨走到车场远远的看见有俩人在擦消防车,不由得走了过去。

    “李队长。”汪博和陈大斌见李晓晨过来,跟他打了个军礼。

    李晓晨点点头,“擦车?”这明知故问的。

    汪博笑着点点头,“趁着还没举行仪式,想好好再伺候一回这大爷,以后恐怕也没这个机会了。”

    陈大斌把水管往旁边一放,拍了拍消防车,苦笑道:“老子跟着它一起出生入死九年,总是嫌弃它大,擦洗起来费劲儿,每次啊都叨叨,眼看再也不用伺候了,哎,反倒是舍不得了。”

    李晓晨看着两人,汪博来特勤的时候才20岁,瘦瘦小小的,是他在新兵营亲自挑的兵,说实话他各项体能都普普通通,偏偏是他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打动了他。

    别人跑十公里,他就跑二十公里,别人负重三十公斤,他就四十公斤,他恐高,每天晚上爬上训练塔往下看,看到吐。

    最终,他一个瘦弱黑黝的小伙儿变成了现在特勤中队的战斗一班班长,一身腱子ròu,还拿了健美冠军奖杯。

    陈大斌二级士官,家里有个生意不错的饭馆,要他回家娶媳妇儿,今年父亲身体不太好,才决定退伍回家尽孝。

    还记得有一年水灾,那个时候李晓晨在军校,他们主动提交抗洪请愿书,奔赴灾区。

    也是在那个时候李晓晨认识了入伍不久的陈大斌还有刘沈,那个时候大家一起扛沙袋,划皮艇救人,啃个馒头又去扛沙袋,整夜整夜的不合眼,就怕决堤。

    有个村,一户老小坐在房顶等救援,当时皮艇船划不过去,陈大斌和刘沈二话不说绑着绳子就下水,刘沈当时差点被洪水卷走,是李晓晨紧紧拽着他不放手。

    那个时候大家都很感激这些消防官兵,武警战士,解放军同志。

    不过,也有无理取闹的,更有不念亲情的。

    其中一个儿子为了自己逃命,对卧病在床的老父亲置之不理,幸好李晓晨他们及时把人背了出来,不然再等个一时半刻,人说不定就没了。

    老大爷在陈大斌的背上哭的稀里哗啦,嘴里含糊不清的叨叨着‘不孝子啊,报应啊,遭天谴啊……’

    后来陈大斌找到那不孝子,脱了衣服就要上去揍人,被李晓晨和刘沈他们拦着。

    他就瞪着炯炯大眼指着男人破口大骂:“老子这辈子最他妈瞧不起的就是不孝的人,你他妈有能耐自己跑,怎么不报效国家,你他妈就是一人渣……”

    人没揍着,回头还挨了批评,那天大家累得躺在脏兮兮的泥水里,刘沈问陈大斌就不怕回去被处分。

    陈大斌呵呵一笑:“处分怕啥,老子要是没救到人,那才怕。”

    李晓晨也笑:“消防注定是一条坎坷的路,被骂被表扬或是被人尊敬那都是一眨眼的功夫,不过我们始终要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感恩的人多,我们做好自己,不管值不值得,至少对得住自己,对得住百姓,问心无愧就够了。”

    陈大斌一听本来累得要死,却蹭的坐下来,看向一身泥泞,肮脏不堪的男人,“李晓晨是吧,有文化说话就是不一样,以后你要当队长我跟你混。”

    就是这句话,李晓晨到了特勤,第一个要的就是陈大斌和刘沈。

    有些往事不到时候好像也想不太起来,可是面对往事中人,那些过往就像是电影片段历历在目,犹如昨日发生。

    时光不留人,始终还是等到了他们退伍这天。

    “一会儿擦完了,荣誉室集合。”千言万语,在这一刻他不知从何说起。

    “是。”

    李晓晨路过操场,看见刘沈在跟多多玩儿,他心中泛起一阵涟漪,走了过去。

    “李队长。”刘沈见李晓晨走来,喊道。

    多多玩球去了,两个男人并肩而站,李晓晨开口,“刚遇见陈大斌跟汪博在擦消防车。”

    “最后一次,以后没机会了。”刘沈叹了口气。

    “你呢,回去以后打算干什么?”

    “就照顾好我妈,娶个媳妇儿,平平淡淡的过日子。”

    李晓晨笑道:“平淡是福,是好事儿。”

    “队长。”刘沈看向李晓晨,“虽然要脱下这身军装了,可是我永远不会忘记我是一个军人,就像你说的,我们流着同样的血,这辈子只要国家需要我们,召即来,来必战。”

    李晓晨摇摇头,“我最希望的永远都是那句平安的来,平安的走。”

    “是。”刘沈郑重回答。

    李晓晨点点头,拍了拍刘沈的肩膀,“走吧,去荣誉室了。”

    ……

    消防特勤中队的荣誉室里摆放的是他们历年来得到的功勋章,锦旗,奖杯,奖状,还有牺牲战友的名字。

    而此刻,所有战士都集结在荣誉室里,看着李晓晨,还有陆启宇。

    退伍头这天再来一次荣誉室,是他们特勤中队的传统。

    李晓晨看向大家:“这些是我们这些年来用血和汗换回来的,我们一起搏击过滔滔洪流,勇斗过烈焰赤火,我们鏖战地震,滑坡,泥石流,置身死于度外,换回来的荣誉都在这里,这个是12年国贸大厦大火获得的集体二等功,这个是13年……”

    每一次走进荣誉室,大家都会滋生一种肃穆之情,这些沉重的荣誉他们都知道来之不易,是用汗水,鲜血甚至于生命换回来的。

    而李晓晨跟他们说这些不过是希望大家不要忘记曾经的并肩作战,曾经的不惧艰险,不要忘记即便要分离,战友情也要永恒于心。

    没有大肆渲染,气氛却蓦然沉重。

    李晓晨看向大家,继续:“今天有五位战士荣退,我也不耽误时间,回去换衣服,八点退伍仪式,别迟到。”

    众人立正站好,在这光荣的荣誉室里,声如洪钟,“是。”

    与此同时,警铃大作,广播传遍整个特勤消防中队的每一个角落。

    “接警中心接到报警,KM市永宁北路锦辉大厦起火,昆明特勤中队出动高压水车,升降台,后备补给分队,搜救犬队,救援抢险消防官兵们前往事故现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