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大宋儒侠传 > 第七十八章 竹刑

第七十八章 竹刑

    却说谢予卿、慕清二人拜别柳榭。

    “慕姑娘,却才不便多问,可否透露一下夺剑大会消息?”下山途中,谢予卿不禁问道。

    慕清冷冷道:“我为何要告诉你?若非师尊命令,我才不愿与你同行!”

    谢予卿自知嫌隙颇深,恐怕一时难以化解,索性不再自讨没趣。

    一路无言。

    行至山脚,谢予卿寻回白马,问道:“慕姑娘,你打算如何去雾失山庄?”

    慕清白了一眼,道:“距夺剑大会尚有一个多月,本姑娘步行前往。你若着急,先行便是。”

    “柳前辈既已命你我同行,怎可失信?”谢予卿顿了片刻,“天色已晚,不如暂且与我共乘,待到集市再买一匹马。”

    “哼,早知你不安好心!”慕清不待说完,抽出长剑,一剑直刺谢予卿面颊。

    谢予卿顿感不妙,仓促侧身,堪堪避过此剑。面颊却蓦地吃痛,好似被人拍了一掌。伸手一摸,不见伤口,显然是剑气所致。

    慕清未料到,三尺之内骤起发难仍被其躲过。心中颇为懊恼,却也不得不承认二人实力差距。当即收回长剑,阴沉着脸,道:“若再有出言不逊,本姑娘与你不死不休。”

    谢予卿只道自己语失,一脸歉意道:“是在下冒犯了。那便依慕姑娘,一同步行。”

    “你独自步行,本姑娘想乘马了。”慕清眉头一皱,不由分说高高跃起,落坐于马背上。

    谢予卿心知其刻意如此,却不忍发作,探手抓向缰绳,意欲在前领路。

    “惺惺作态。”慕清啐了一口,素手猛然拍在马背上。

    只听一声嘶鸣,白马如离弦之箭,转瞬飞奔出十余丈。

    “慕清姑娘,等等我!”

    慕清回首冷笑,再次催动白马,一溜烟消失在拐角处。

    谢予卿不由苦笑,脚下却一点也不含糊,施展羽化功三两步跨越四五丈,不到四五息便与之并驾齐驱。

    慕清不禁无名火起,瞥了一眼,兀自赶路。

    一路上,二人你追我赶。不到半炷香,集市赫然映入眼帘。

    慕清忽然勒马,道:“本姑娘饿了。”

    “如此甚好。”谢予卿如获大赦,不禁长舒一口气。

    二人进入一间客栈。

    慕清并不理会谢予卿,独自一桌,点了七八道菜肴。风卷残云般吃完,抛下一句“小二,找那位结账”,径直出了客栈。

    谢予卿顾不得只吃个半饱,摸出一块银锭抛给小二,追了出去。

    慕清得意道:“我先走了,你可快点跑。”

    望着夜色下慕清策马离去背影,谢予卿无奈摇摇头,转身回到客栈。

    半个月后,谢予卿策马至鸾川城外。马,自然是其掏银子所买,比起慕清所骑白马,差了不是一星半点。想必,其早已抵达雾失山庄。

    听闻洛阳等地已落入金人之手,但见城门数名守卫皆是宋兵,谢予卿不禁愣住。

    一名守卫不耐烦道:“下马!进城干甚么?”

    谢予卿依言下马,按照事先想好说辞,道:“小人进城寻亲,还请大人行个方便。”说罢,递了一块碎银。

    守卫掂量碎银分量,板着脸道:“不够,如今这进城费少说得五两。”

    虽知守卫有意讹诈,谢予卿却不想徒生事端,又递了五两银子。

    守卫一把夺过银子,随即让开一条道,催促道:“快进去!”

    自然,那块碎银不可能退还,谢予卿亦不会自讨无趣,牵着马进了城。

    城中建筑虽大多经过修葺,却依稀可见战火焚烧痕迹。路上行人三三两两,既有锦帽貂裘,又有粗布麻衣,更多则是两旁蜷缩着那些衣衫褴褛。

    “这鸾川城,竟是如此凄凉光景。”谢予卿如是感慨。

    忽然,不远处一间酒楼,传来一阵哄堂大笑。

    谢予卿定睛一看,酒楼外有四名乞丐,正趴在地上,拼命争抢半截鸡腿,其中两人甚至扭打在一起。

    “哈哈,你们这些汉人,只配捡地上的。”一人操着生疏汉语说道。

    “嘿,没吃饱?大爷再给你们来点热汤。”另一个粗犷声音说罢,一团热气腾腾汤水直泼众乞丐脑门上。

    只听数声惨叫,那四名乞丐悉数中招,纷纷抱头逃窜。

    谢予卿强忍心中愤恨,唤道:“过来,我这里有银子。”说罢,掏出七八块碎银。

    此话一出,那四名乞丐似乎瞬间忘却疼痛,连滚带爬到了谢予卿跟前,一拥而上,将碎银抢走。而一旁蜷缩那些人,不知何时围了上来,堵住了谢予卿去路。

    忽然一人大喊:“他身上穿的也是银子。”

    谢予卿这才发觉,身上长袍竟破了一个窟窿,露出内里那件银铠。而七八双手,正死死抓住长袍。

    谢予卿进退两难之际,一道清影蓦地撞开人群,大喊:“快走!”

    谢予卿只听是慕清声音,无暇多想,当即弃马而逃。

    刚摆脱人群,慕清不由哂笑道:“我还以为你多厉害呢,竟敌不过一群手无寸铁之人!”

    谢予卿老脸一红,道:“多谢慕清姑娘解围。”

    “废话少说,赶路要紧!”慕清懒得多言,直奔东城方向。

    途经闹市,只见数十人聚作一团,指指点点。一旁则有一队金兵,身披甲胄,手执长刀、铁斧、长弓等兵刃,严阵以待。见此情形,谢予卿岂能不知此城已属金人?

    “慕清姑娘,那些人在看什么?”

    慕清不悦道:“与我何干?要凑热闹自己去。”

    蓦地,一声哀嚎响彻云霄。

    谢予卿三步并作两步,挤入人群。只见空地上两名汉子浑身捆缚绳索,并排躺着,依稀可辨汉人装扮。其中一人双目圆瞪,满脸惊恐,破肠烂肚中竟长出五六根两尺猩红竹笋,早已死透。另一人则两眼空洞,气若游丝,腹部隆起犹如怀胎十月,身下早已淌满鲜血。

    饶是谢予卿目睹过开封破城惨状,亦不由胆寒。随即拉过身旁一名汉子,低声问道:“大哥,小弟初来乍到,不知这二人为何遭此酷刑?”

    那汉子附耳道:“这二人是八字军,不幸被金人擒获。却也是条汉子,连遭三日竹刑不曾归降。”

    谢予卿追问道:“何为竹刑?”

    “噫,你竟然不知?”那汉子咧嘴一笑,“将竹笋埋于地底,人躺在其上,侯着竹笋破土。短的一日,长的三五日,噗呲一下,竹笋便窜了出来……”

    对方愈说愈起兴,谢予卿心中却已翻江倒海,匆忙退至人群后方。正萌生营救之意,忽然一声凄厉吼叫传来。踮脚看去,却见那人目眦尽裂,腹部破开一个碗口般大洞,一截竹笋才露尖角,显然活不成了。

    谢予卿不禁懊悔,为何不早些出手。蓦地,耳旁传来一句“救不活了”。转头看去,只见慕清眼角微红,随手射出一枚石子,穿过人群缝隙,没入那人眉心。

    霎时,金兵之中响起一声暴喝:“八字军贼党,给我杀!”

    话音刚落,那队金兵已然形成合围,抡起刀斧径直往人群身上招呼,显然是不打算放过一人。

    人群顿时大乱,哭喊哀嚎不绝于耳。顷刻间,满地残尸,血流成河,犹如人间炼狱,仅七八人尚存。

    慕清见金兵如此杀伐果断,分明是蓄谋已久。当即扫视一周,只见在场被围之人除却谢予卿与自己,皆是不会武功之人,哪还不知金兵将自己当作八字军同党?当即冲谢予卿娇喝一声“快走”,一剑砍倒迎面两名金兵,破开合围之势。

    “哪里走?”金兵之中蓦地跳出一名矫健汉子,眨眼间搭弓连射两箭,直取二人胸口。

    “找死!”慕清怒叱,挥剑击落袭来羽箭,竟大步流星奔向那矫健汉子。

    谢予卿侧身避开羽箭,忽然瞥见周遭暗巷涌出数十名金兵,唯恐慕清有失,急忙大喊:“慕清,赶路要紧!”

    慕清闻言,心知若不即刻抽身,待金兵之中高手赶来,那时想走难免大费周章。当即舍弃那矫健汉子,“唰唰”两剑震退身旁四名金兵,回眸道了一句“我先走了”,一番兔起鹘落身影渐杳。

    谢予卿见状,随手一掌掀翻数名金兵,箭步紧随慕清而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