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一人之下:我正经修仙! > 第42章终南道德碑刻(求追读)

第42章终南道德碑刻(求追读)

    经过一上午的采摘,贾旭也只得到了小半篓的药材。

    其中不乏有山茱萸、天麻、柏子仁这些个草药,两人采摘完后并没有着急下山,反而是朝着另一旁的一个山道而去。

    穿过一片山路,只见到前方翠绿婆娑之间一角红墙,千峰耸翠,绿树成荫,一旁还有飞湍瀑布,清泉流水。

    两人走至中央,只见一个硕大的石门映入眼帘,上面用这两个楷书撰写着说经台三个大字,周深全是雕刻着凤凰,麒麟,祥云,玄龟,葫芦等精致的雕刻。

    左右两侧各有两副对联,上联是:道显终南因文而始肇,德彰楼法观缘能通融。

    山门之前左右各有两颗参天般高大的青檀木,枝叶蔓延开来覆盖在整一個楼观之上,南侧的位置上面又有一个八角凉亭,十分轻巧,上面立着一块石碑碑文:上善池!乃是当年赵孟頫亲自书写。

    “周老道!老朋友来了,你也不知道见一见?”

    声音响彻整个道观,没一会儿,只听见里面传来一阵阵爽朗的笑容。

    一个身着藏蓝色道袍,扎着道髻,颇为仙风道骨的老道长从山门处走了出来。

    见到陆瑾之后,哈哈一笑说道:“陆老爷今日怎么有空到老道这里来?难不成遇上什么麻烦事,想要叫老道来开导开导?”

    陆瑾和道门的关系颇厚,且不提和龙虎山张之维是挚友,又和上清派昔日大宗师郑子布也是至交,就连他唯一的曾孙女也拜在了全真龙门派,足以可见陆瑾与道门的人脉都广阔得很。

    “老头子,我可不需要你来教导我!今天来是想见你们道观当中的炼丹炉一用,现采的药材若是带回家中去练,只怕会伤了药性。正好我知道你们道观里头有一个老炉子,便想来向你借借火!”

    周道长闻言指着陆瑾笑骂:“老陆啊!那炉子可是从明朝时期就已经传下来了,在你嘴里倒是成了一个老炉子,这话也就你能跟我说,若换做旁人,我非得将他逐出山门不可。”

    陆瑾闻言也是拍腹一笑,随即又对着贾旭介绍道:“这一位是太清祠的周显阳道长!是我的至交好友,也是文始派的高人,咱们今天就借人家的祖传宝炉来炼丹药!”

    贾旭闻言微微颔首,朝着上面的周道长行礼谢道:“多谢周道长,慷慨能够将丹炉借晚辈一用。”

    周道长笑着上下打量一番之后,问道:“老陆啊,这孩子是你新收的徒弟吗?看着倒真像是个修道的种子!”

    “他可不是我的徒弟,是我师侄,他师父前几天去了,我特地从家里头赶来教导他。”

    周道长听到之后也只微微点头,对于三一门的事情老一辈的人都不算秘密,只微笑着对两人说道:“我可事先说好了,万不可有任何的损毁,要不然的话我可饶不了你这老头子!”

    “放心!放心!我的技术你难不到还不信任?”

    周道长点了点头,便转身带着陆瑾和贾旭两人先是赶到老子祠,都到了祖师爷的地盘,若是不祭拜一番,也太显得有些说不过去了。

    阁中正中央摆放的正是太清道德天尊的金身宝像,祠中香火颇旺,自从多年以来都一直没有断过香火。

    老陆也是个知恩图报的,毫不犹豫的直接写了张支票,当做香火钱捐给了道观。

    道家虽然讲究清贫,但是却也不是完全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对于自身的生活,物质上自然没有太多的追求。

    然而,对于日常宫观的维护,还有祖师传承,无一例外都少不了金钱的支持,自然而然,少不了平常善信们的捐款。

    在拜祭过老子宗祠,又带着老陆和贾旭两个人参观整个宫观当中所留下来的各种名胜古迹,如唐代欧阳询撰书《大唐宗圣观记碑》、载隶书《灵应颂》、宋米芾行书《第一山》、苏轼行书《游楼观台题字》。

    不过最为珍贵的还是后院当中藏在石壁中间的两块道德经石碑,这两块石碑究竟是谁人撰写的,已经说不清楚。

    主要还是石碑两侧各有七个古怪文字,与其说是七个字又更像是十四个字,据说曾经有不少的道人前来解读,最后都无一例外,都弄不清楚这十四个字的来历。

    还是在民末年间,金石学大盛,曾有两位自江南来的文人精通金石古文来到此处,方才堪堪解读下来其意为“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气丹”。

    仅仅是一眼,贾旭就被这十四个古怪文字给深深吸引住心神。

    一幅图画慢慢浮现在了贾旭的面前,只见是一个打坐的人形,而正中间则有一团火焰熊熊燃烧,如同一根根红线,朝着头顶和四肢方向慢慢伸延。

    第一个字有古体的身、宝、贝三个合成一起,人生有三宝,乃为精气神,贝者,老贝含珠,即一身之精华所凝聚而成,一颗珍珠大放华光藏于内敛。

    光光这一个字便有许多奥妙,固守精气神三宝,《老子》:“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周易参同契》“耳目口三宝,固塞勿发扬。”

    三宝,无论如何与道教当中的内丹都分不开关系,文始派功法以虚无为本,以养性为宗,为丹法中最上一乘。

    诸般门派当中武当派的张三丰便承袭了楼观道文始的一部分传承,而陈抟老祖的老华山派,则是兼修文始派和少阳派,少阳派便是少阳帝君王玄甫留下来的金丹大道,后来逐渐演化为全真。

    贾旭所修炼三一门的逆生三重,和前世所流传的这些丹法精气神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如今看到这幅图完全被吸引进去,不经意之间,竟然主动运起了自己身体的炁,他自己全神贯注,然而一旁的陆瑾和周道长则是脸上露出了些许的吃惊

    “老陆啊!你这个师侄的不简单啊。”

    “哈哈哈!老周,眼红了吧。听我这师侄说,八仙庵的文道兄可是老早预定下人家了,说是要收他做个俗家弟子。”

    周道长听到之后,却有些吃惊的看向老陆问:“你竟舍得把伱这根三一门的独苗给送到全真?”

    陆瑾脸色一遍,问道:“如今三一门在哪里?”

    顿时令周道长一滞,又见着陆瑾,指了指贾旭和自己说道:“他我即是三一门!”

    陆瑾这么做,自然也有他的理由,一来则是三一门,从来没有过任何的规定,不能学习其他门派的功夫。

    二来则是逆生三重这条路实在是太过艰难,若是能够借助道门当中的功法或许还能够补全,即使是连他自己这些年为了修炼通天箓,也学了不少道门当中功夫。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