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那年,夏花烂漫 > 第一章 乡村的午后

第一章 乡村的午后

    九八年的那个夏天,苏北大地。

    持续半月的高温少雨天气,让村里四周的田地开始出现轻微的干旱现象,这对守着土地吃饭的庄稼人来说,绝对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好在前天县里有通知下来,容许乡里从运河抽水上来抗旱。这让村里人提着的心总算能放进了肚子里。

    村口的抽水站这两天正在抓紧检修机器,得到消息的村民纷纷三五成群地聚集在地头的阴凉地下,等着运河翻水站抽水上来浇地,顺便在树荫下吹吹凉风,唠唠家常。

    太阳偏西,又是一个炎热的午后。

    没完没了的知了叫声吵得让人心烦。这个时候躺在爷爷家木匠棚里睡上一个午觉,绝对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身下整块水曲柳板材传来的丝丝凉意,让午睡醒过来的何安泽几乎舍不得爬起来。闭着眼调整下睡姿,打算再回味下午睡后那种浑身舒展的惬意感觉。

    “安泽,你醒了吗?醒了的话就过来吃西瓜!”

    睁开眼,就看见这几天在家帮工的远房表叔正捧着一个黑皮西瓜走进来。西瓜湿漉漉的外皮一看就是刚从井水中捞出来的。这个时候来上一块,那种冰凉,沙甜的口感绝对会唤醒自己身体里午睡后的每一个细胞。

    “表叔,给我留块大的!”

    “好嘞,表叔给你切一半,你用勺子挖着吃!”

    胖胖的表叔捧着西瓜走过来,途中还不忘把几个午睡的师兄弟踢醒一起吃西瓜。中午最热的时候已经过去,大家该起来干木匠活了。

    被踹醒的师兄弟们笑骂着让表叔滚远点,记得西瓜给自己留一份,等自己再睡一会就起来吃。

    “安泽,睡的咋样?”

    赤脚坐到何安泽一旁的板材上,拿过手边的斧头照着西瓜比划一下,接着手起斧落,一斧子把西瓜砍成两半,分出较小的一半给何安泽,又用斧子把剩下的一半斩成大小均匀的小块。

    这时被踹醒的师兄弟们也都陆续爬起来,揉着眼睛去水井那边用凉水洗脸,这样能让自己尽快精神起来。

    现在已经是下午两点多的样子,正是开始忙下午活的时候。村子里有不怕热的村民,已经开始扛着锄头往村外的玉米地走去,估计是等着水渠那边的电灌站放水浇地。

    最近这段时间持续高温,对村子里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同样是一种煎熬。附近村子最近有好几位老人没挨过这个夏天,在这两天先后去世,以至于这几天村子里就没停过哀乐的演奏。

    自家爷爷年轻时候家境贫寒,除了祖传的木匠手艺,还学了一点易经八卦,平时也能带着看个风水,算个红白喜事日子。

    现在作为镇上有名的风水大师,这两天爷爷一直很忙,天天早出晚归。用爷爷的话说,都是乡里乡亲的,谁还没个需要搭把手的时候。

    正是因为爷爷多年积攒下的口碑,平时在乡里,你要说何安泽是谁,估计一大半人要摇头,但你要说是何木匠的大孙子,估计没有人不认识。

    这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状况的改变,各种工厂流水线制造的新潮家具大量涌入农村,让传统的木工手艺越来越找不到自己的发挥空间。

    爷爷家当初热闹非凡的木匠棚里,这几年已经越发的冷清。现在的主业只剩下订做棺材,间或还有一些老式家具的维修,可以说属于爷爷的时代已经过去。

    这几天接到好几口棺材的订货,让爷爷不得不召集还留在乡里的徒弟们抓紧过来赶工。这个时候农村刚施行火葬制度,再加上大夏天气温高,丧期都很短,以至于棺材制作工期一般都非常紧张。

    表叔在爷爷众多徒弟当中,算是资质较差的一个。跟随爷爷十多年,手艺总还不能让爷爷满意。

    不过虽然手艺不咋地,表叔的脾气却非常好。任何时候都是乐呵呵的,哪怕有时候爷爷心情不好,挨训的表叔也还是那副提不起来的软夸夸模样。

    这几年爷爷带出的百十个徒弟,大多数也都外出到大城市谋生。每到逢年过节,家里也没以前热闹了。但表叔总会按时出现在爷爷家。手里也从来就没有空着过。

    连在县城读书的何安泽,表叔也都会准备一份节礼。知道后者喜欢吃甜食,每次都会带上一份好吃的点心给自己。因为表叔知道,何安泽是爷爷最心疼的大长孙,也是这一辈十多个孩子里面学习最好的一个。

    老实淳朴的表叔一直在爷爷身边待了十多年,直到前几年娶了媳妇,才离开爷爷单干。平时在家接点木工活,不忙的时候还做点给镇上板皮厂收木材的小生意,把小日子过的也是红红火火。

    这几年爷爷年纪大了,再加上早几年奶奶去世,老人家已经很少再出手做木工活。平时接到如定做寿材这类的大活,基本上都是喊徒弟们过来帮忙。

    这里面叫的最多的,就是这位表叔。时间长了,表叔俨然成为爷爷的开山大弟子。每次被爷爷召唤过来,都还要再负责联系其他师兄弟,分配任务,看着制作质量。

    这几天任务大,工期紧。再加上习惯做甩手掌柜的爷爷。以至于表叔都好几天没回家了,吃住都在爷爷家,带着喊过来帮忙的几个师兄弟,一直在赶工期。

    高考结束在家无所事事的何安泽,这几天也在工棚里帮忙,虽然如合板,找平这类技术含量高的精细活自己还干不了,但打打下手还是可以胜任的。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可以让自己闲不下来,不至于那么无聊。高考已经过去大半个月,按照往年的经验,这两天也是高考出成绩,下发通知书的日子。

    等待的时间是难熬的,但又不得不等待,在接到通知书之前,一切皆是未知数。哪怕是对自己高考成绩有信心的何安泽,这几天也显得有点忐忑不安。

    为了不让自己太过烦躁,大体力劳动不失为转移注意力的好办法,至少可以用疲劳来安慰自己躁动的心情。

    被井水泡过的西瓜绝对是解暑圣品,冰凉的瓜瓤加上香甜多汁的口感,吃上一块总能瞬间消除心头的火气。

    何安泽知道家里的水缸里还泡着好几个大西瓜,都是爷爷这帮徒弟孝敬师傅的。所以也没和表叔他们客气。一个人抱着小半个西瓜,拿着勺子不断地往嘴里送着瓜瓤,吃西瓜就需要这种豪迈的吃法,只有这样吃起来才过瘾。

    “安泽,待会我们几个给棺材板合板,你去把上午用过的斧头,刨刀磨一下!”

    表叔吃完手里的西瓜,给何安泽安排了一个相对轻松的下午活。至于其他几个师兄弟,一顿西瓜吃过后,正是需要下力气的时候。

    给寿材合板可是一个辛苦活!

    两米长,二十厘米厚,上百公斤重的板材。侧面打上钉眼,插上一斤一个的棺材钉,再对正一块一块摞起来。接着在几个人的齐心协力下,一下下地侧竖着摔到地面上,反复数次,直到每一块板材都严丝合缝。

    这个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细皮嫩肉的何安泽是表叔的重点保护对象。万一磕着碰着,表叔相信,爷爷一定会把自己骂的狗血淋头。

    至于磨斧子这份工作,虽然繁琐无趣了一点,但胜在安全系数高。性格沉稳的何安泽干这个非常有天赋,磨出来的斧子就是爷爷都直夸比自己那帮笨蛋徒弟好。

    其实爷爷哪知道,何安泽把磨斧子这种无聊的事情当成一种对自己意志力的磨练。在一下一下乏味无聊的重复动作下,让坚硬无比的熟铁斧子在自己手中慢慢变得锋利异常,何安泽就非常有成就感。

    今天上午大家工作量比较大,斧子已经到了需要保养的时候。要知道木工用的斧子,那可是最重要的吃饭家伙,必须时刻保持锋利状态。

    吃完西瓜,何安泽把几位叔叔哥哥们的斧子收集到一起,又用锤子三两下轻松卸掉所有刨子的刨刀,何安泽打算用一下午的时间搞定面前的一堆斧头,刨刀。

    “安泽哥,你在吗?”

    放下手里的斧头,仔细听声音好像是自家隔壁三婶家的妹妹。这个时候来找自己,肯定是又有找自己的电话打到了三婶家。

    九十年代中前期,社会主义现代化里描绘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目前只实现了家家有电灯,楼房看着也还需要几年,电话则才在村里相对富裕的村民家出现。

    那时候安装一部电话的初装费需要二千多元,快赶上普通农村家庭小半年的收入。那时候家里能装部电话,绝对是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情。

    三婶子家的哥哥在省城打工,据听说还是个包工头,现在不大不小也是有钱人,所以年前为了联系方便,就给自己爸妈装了部电话。

    平时何安泽家这边有人找的话,也都会把电话打到三婶子家,然后胖胖的三婶子就会过来喊人,每次都乐此不比。

    今天这个时候三婶他们一定早早下地等着给地浇水,家里只有小女儿在家看家。这孩子小时候何安泽可没少带着玩,和自己熟的很。

    “我在这,艳儿,你找我?”!

    “嗯,安泽哥,有你同学打电话过来,说半小时后再打过来,你去我们家等着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