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 柳暗花明

    三人自谈话后便不再说话,默不作声地朝积香楼走去。

    积香楼里还是热闹非凡,生意火爆得客人都没地方坐,在门口找了小厮排队。三人看在眼里却不是滋味。高润两人进门就点了许多爱吃的食物,找了张桌子吃饭去了。而孟怀珠则是走向了角落里坐着叹气的杨掌柜。

    “妹子来了。”杨杰扯开了一抹无奈的笑。

    “算了吧杨哥,你还是别笑了,这笑得比哭还难看。”孟怀珠自顾自地坐下倒了杯茶,“多好的积香楼,是我夜郎自大了。”

    穿越以来,孟怀珠做的事都顺风顺水,这次盘下积香楼的决定着实是膨胀了。

    “别这么说妹子,你也尽力了。”

    杨杰虽然心有不甘,可这确实没办法,连光盘店的资金都没有。

    孟怀珠苦笑。没办法,这次是真的没办法。

    “孟娘子。”刘阜又来到孟怀珠身旁。

    “是刘公子。”孟怀珠忙招呼刘阜,给刘阜倒了杯茶。

    “孟娘子跟杨哥的生意,不知可能与我谈谈?”

    杨杰跟孟怀珠都目露惊疑,刘阜一见两人一致的反应淡淡笑着:“怎么,二位以为我没有那个资格?”

    “那倒不是,只是我们需要的银钱实在太多,令尊也表态了,我们接受不了。”

    杨杰很真诚,刘员外他确实也去找过,但都是同样的说法。

    “家父是家父,在下是在下。”刘阜面色不改,甚至还喝了口茶。

    这刘公子……

    杨杰也严肃起来:“刘公子的意思是愿意入股?”

    刘阜勾了勾唇:“我想听听二位的想法。”

    “我们希望,找一位纯银钱入股,不参与酒楼经营,不过该给的分红我们一分不少。”孟怀珠开门见山,反正刚刚也跟刘阜说得差不多了。

    “可以,但是,我有一个条件,”刘阜敛了敛脸上的笑意,“我需要孟娘子如今在积香楼的甜点方子。”

    “这……”

    孟怀珠有些为难,杨杰见状马上开口道:“刘公子,这方子我们已经过了文定了,不能出具给旁人。”

    “即是如此,那我刘家没有赚头,很难投钱进去。不若孟娘子说说,有什么方法?”

    此时的刘阜仿佛换了个人,方才看着还是谦谦公子,到了谈判桌上却是生意场纵横多年、精明能干的老手。

    刘阜很聪明,他知道凭孟怀珠的手艺再开一个积香楼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他们现在对积香楼如此争取是因为他们在积香楼里投了太多,不舍得。

    作为合格的商人,刘阜肯定是要从中获取最大利益的。

    看不出刘阜年纪轻轻的,手段颇多。

    杨杰没办法,显然刘阜是冲着孟怀珠的手艺来的,刚跟着高润进店动了筷便过来谈生意,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杨杰不禁看向孟怀珠。

    孟怀珠也愁,她确实脑子里有一堆可以出卖的菜谱,可她既然已经投资了积香楼,自然不能将菜谱再往外出售,这可如何是好……

    杨杰见孟怀珠为难,试探性地追问:“冒昧问一句,刘公子家是做什么生意的?”

    “就是卖些小饰品,走镖更多。”刘阜并未隐瞒。

    “即是如此,刘公子能否接受小吃方子?”

    孟怀珠突然想到了半月前在梨花村的茅草屋里晒干的红薯干。既然刘阜家里做走镖生意,小吃这种容易带出的东西自是不错的选择。

    “何种小吃?”

    刘阜还真有点兴趣,毕竟好友高润对孟娘子的甜点赞不绝口,方才尝到的珍珠茶汤也确实甚合他心意。

    “薯干,就是以红薯为原材料做成的风干小吃,可随时带在身边吃。口味清甜,质地较软,老少咸宜。”

    “哦?”

    刘阜来了兴趣,却还是秉承商人的传统“讨价还价”道:“可孟娘子凭这一个方子想要我刘家出五百两,是否不太够?”

    “那再加两个小吃,你看红薯条与薯饼如何?”孟怀珠很快想到了对策,“薯干在我家中放着,且制作复杂,耗时较长,但这两道菜我可以当场做给您试菜。”

    刘阜闻言眉头一挑:“孟娘子果然大气,可若我买下这些方子,孟娘子这三样吃食可是不能再进行售卖了。”

    “这是自然。”孟怀珠答应得爽快,欣喜地站起了身,“我现在就给公子做,原料后厨就有,公子稍候。”

    孟怀珠火速冲向小厨房,杨杰拉都没拉住。

    “抱歉刘公子,我这妹子就是风风火火的。”

    杨杰尴尬地笑笑,心里却有点无语,都没谈好呢孟怀珠人就跑了。

    “无碍,我们来谈接下来的事宜。”

    刘阜却是同意了孟怀珠刚刚的建议,杨杰心头一震,雀跃不已。

    正当两人谈得差不多时,孟怀珠端着两盘形态各异的小吃来了。

    “刘公子请用。”

    红薯条就是简单地沾了些许白糖与黑芝麻的传统条形糕点,平平无奇。可这薯饼卖相倒是不错,圆圆润润的十分讨人欢喜,黄灿灿的薯饼中心点缀着几粒白芝麻,腾腾升起的热气中香气绕鼻。

    刘阜夹起了一块薯饼,入口是淡淡的甜味与芝麻香,加了糯米的红薯饼口感软糯,甚至能将饼拉长一截,虽是油炸糕点,吃起来却不腻人。

    刘阜眯了眯眼,面上满是赞赏。

    随后又夹起了薯条,薯条是咸甜口的,口感软而不糯,咸与甜两个相对口味却在嘴里达成了完美的融合。这薯条倒是比薯饼更不容易吃腻,更耐吃。

    “刘公子以为如何?”

    孟怀珠虽然对自己的手艺很自信,但还是有些忐忑。

    这东西确实符合现代人们的口味,可谁知古代人是不是口味相同。

    “孟娘子果真是奇女子,”刘阜即便放下筷子也还不吝夸奖,“这小吃真是好吃得没话说,薯干不必尝试了,现在杨掌柜就随我去一趟钱庄。”

    刘阜早已与杨杰商量好了细节问题,此次惊艳的小吃更是让刘阜多加了一百两,还说不算酒楼投钱,是给孟怀珠三个方子的补偿。

    孟怀珠跟杨杰高兴不已,困扰了几天难题的乌云终于散开看到了云缝后耀眼的阳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