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特妮 > 第二十二章 此地无银

第二十二章 此地无银

    几乎没有休息连续工作了八十个小时,张微漂浮在床上,翻来覆去左转右转,就是怎么也睡不着觉。

    睁开眼睛,他脑子里想着的是那个死去的女人,多么庄重,多么平静。活着的人常常唠叨自己往昔的挫折,死去的人永远无法诉说他们恐怖的磨难。这个不知名的女人,受害者甲,面对恐怖面对死亡却如此镇定,张微诚心敬重。如果你生在上古的中国,如果你的名字真叫甲,那你一定是个特殊人物。可惜你生在现代,甲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代名词,你的死亡没人在意。

    闭上眼睛,眼前漂浮的满是受害者乙遗体残片,驱之不去,只好再睁开眼睛。

    看看时间,已经这样睁眼睡了一个小时。反正睡不着,还是起床。

    周围静悄悄的,能听到隔壁的鼾声,嗡嗡的机器声,和远处的欢笑声。环形的空间站被分成三个时区,一个是晚上,两个是白天。夜间区的人可以去白天区,白天区的人不能到夜间区。张微在夜间区,想出去溜溜——他一直工作,还没有在各个景点一游。

    刚出门就改变了主意,他想起一件事:受害者乙死前在做什么?

    古董着陆舱正如常夏所料,是被修复,全程都有录像。死者也正如常夏所言,应该是偷渡者,他们进入舱内时有说有笑,神态自若。从两者的亲密程度来看——常常轻轻接吻,可以看出他们是夫妻,这点张微也从他们戴的同样款式戒指上得到确认。货船起飞离开火星时,他们熟练地在座位上坐好,丝毫不紧张。飞行开始后一切也都很正常,两人大部分时间似乎都在工作。直到四天后,整个行程的七分之一时,男人突然表情痛苦,不到一个小时就失去知觉。再过一个小时,就看不到任何生命的征兆。

    女人在这突变中一直异常冷静,手拉着男人的手。直到男人去世很久,大约七八个小时,才松开。呆坐在男人身旁又是两个小时,默默流泪。然后才将男人的头发衣服整理好,将遗体固定在座位上,低头默哀,似乎在无声祈祷。

    在以后的几天内,女人都坐在背靠男人遗体的座位上,偶尔会去看一眼男人。四天后,男人的遗体表面开始腐烂变形,她穿上太空服,就再也没有离开座位。七八天后女人也坐化在座位上。

    常夏是料事如神,冯天竹也不甘落后,给出了两人遗体为什么截然不同的解释。着陆舱本来只能让四人在里面生存不到二十小时,要跟货船从火星到地球需要将近三十天,必须加装供氧系统,就是那个着陆舱外崭新的盒子。但这是一个便宜省钱的系统,将舱内废水循环,电分解成氧气和氢气。氢气释放到太空,氧气回输到着陆舱。但改装者绝没有想到会有人死亡。死亡者的尸体腐烂,微生物暴涨,消耗大量氧气。造氧机只好加倍循环舱内空气中的水,以保证舱内氧气的浓度。到最后舱内不仅没有氧气,水份也被榨干。没有水,没有氧气,人体不会腐烂。这就是为什么男人尸体腐烂,女人死后仍然栩栩如生。

    完美的解释。但还有一个问题,这两个人是谁?为什么没人找他们?即使偷渡也不会谁都不告诉,难道他们没有父母孩子兄弟姐妹,没有朋友?他们两人的手机计算机,虽然因为密码保护无法打开,但壁纸可以看到。壁纸上都是同一个婚礼上的照片,男的可能是六个伴郎之一,女人肯定是六个伴娘之一,不过那时他们还年轻,不超过三十岁。

    常夏认为案子已经破了。张微没有反对,但仍然仔仔细细地将现场做了详细记录,采集指纹和DNA样本,和法医远程分析死因,将舱内的物品作为证据一一分门别类妥善保存。最后收集遗体,装入尸体袋,又将着陆舱打扫干净。忙完一切已不知不觉八十个小时过去了。

    张微打开装证据的箱子,最上面的一个塑料袋里装着几张纸。最上面的一张上画了许多方形菱形的框框,框框中间写着英文字母。连接框框的是带箭头的直线。纸上还有不少涂改。显然这是那个男人的工作,发病前不久他还在上面修改。

    张微照了一张照片送给冯天竹,短信问:“这是什么?”

    立刻就有了回答:“流程图,编程用。”

    嗯,原来他是一个工程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