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补天裂 > 第二十五章 林家底蕴

第二十五章 林家底蕴

    林家宅子是真的不大,王佳即便算上不曾涉足的内院,里外里加起来也就这三重院落。

    园子大约是没有的,如果有的话,前院的苗圃、花架、沿阶的假山诸事也不会布局在那里。

    巧则巧矣,终究是地方促狭的无奈之举罢了。

    至于家丁下人,王佳迄今为止也就看到了四五个。

    一个是四姨母的陪房王起平,这陪房就是陪嫁丫头的家人,这王起平就是四姨母陪嫁丫头的丈夫。

    在荣府的时候,听周瑞家的禀报的语气来看,这王起平在京都时候就已经是贾府的人了。

    大约算起来王起平本来就是荣府的家生子,如果是外面的人,四姨母的贴身大丫头定然是成了亲就放出去的。

    就比如姐姐王熙凤,当初嫁到荣国府的时候,母亲贾致就陪嫁了“平安喜乐”四大丫头。

    其中那个叫喜儿的就被放出去成亲了。

    王起平和他媳妇特算老资历了,从京都报丧就可以看出来,是专门安排了他这个荣府的老人带上一个正儿八经的林家人一道上京的。

    否则,只派其中一个去国公府报丧,要么失礼,要么生路子,都不妥当,

    除了王起平,刚才上香的时候还有一个五十多岁中老年婆子,看年龄都不会是王起平他媳妇儿,估计是府上的老婆子。

    再加上一个服侍林家表妹的小丫头,即便算上没有露面的王起平媳妇儿。

    明面上也就这几个人,

    当然内院的没有算,厨灶洒扫的也没有算,想来也不会超过十个使唤下人。

    若单单仅此而论,这林家也只能算乡绅一档,甚至都谈不上殷实。

    可王佳却是知道,如果林姨父仅此家室,也万难迎娶到公门贵女。

    他曾听父母说起过这扬州的林姨父,出身姑苏林家。

    祖上林公在前朝的时候都是世族巨宦,累迁高官。

    及至本朝太祖时,又因从龙之功,获勋列侯,亦是开国文勋。

    要知道本朝以武立国,开国武勋地位极尊,直追汉唐,最高可至王爵。

    而文勋则相对低两阶,最高只封到侯爵。

    太祖朝时,文勋之首便是外祖母的父亲,母亲的外公,保龄侯尚书令史公。

    据说太祖皇帝曾金口玉言评赞史公曰:汉有萧何,朕有史卿。

    仅此一言,当可领略昔日文勋之首的风姿,可即便有萧何之功,也只勋至侯爵。

    以此而论,当知这林公的列侯爵位,又是怎样得一种地位。

    不过林家到底还是不能和史家比拼底蕴。

    史家因功,三代世袭保龄侯,不曾降等,传至如今仍是当朝高官权贵。

    但是林家是降等袭爵,到了姨父林如海这一代已经没有爵位可袭了,好在他科举入仕,进士及第。

    如今也是五品官身,圣眷威隆。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身为林家这一代的掌门人,林姨父手上操持的林家底蕴,绝不会是一个小数目。

    别的不说,听母亲说,当年为了迎娶四姨母,林姨父曾豪掷十万两聘银银票。

    最终外祖母在十万两聘银上,又添了八万八千两,共封做十八万八千两银子当做四姨母的嫁妆。

    仅此一项,在这寸土寸金的扬州城圈下十几个这样的三进院落都是轻而易举。

    然而,林姨父一家始终就住在这个院子里面。观起衣食住行,一概平常,并不奢华。

    足可见,林家行事的低调。

    王佳在院子里左右上下转了转,心中感慨良多。

    其实自家与林家倒有些相似之处,自母亲掌家道,府上吃穿住用,以中庸为上。

    要论家底儿,相比林家只强不弱。

    具体究竟有多少家私,他是不知的。

    但三年前嫁姐姐王熙凤的时候,家里陪嫁光钱就是五万两,其余名贵嫁妆拉了十几大车。

    至今凤姐姐楼上的几大间屋子里都还塞满了当时的嫁妆。

    祖上勋爵虽不如贾林两家来的高贵,但二代爷爷辈儿却是钻营了一个肥缺。

    仅此一代积攒的底蕴家私,就已经是个了不得的数字。

    如今虽比不得盛年之时,但靠着当初的底蕴,王家依旧在南省有来钱的路子,断不至于有坐吃山空的危险。

    但绕是如此,母亲持家,也与这四姨母一样,并不奢靡浪费。

    家中下人,算上马夫,门房,上夜,洒扫,教引,厨灶,常随,拢共也才四十人不到。

    相比荣国府上下近千人数的规模,自家这点儿人数可算几位节俭了。

    就这还是身处京都,人情往来多的缘故,不得不预备着这些人,否则依着母亲的性子,多半和这四姨母一样,把府中下人裁撤的七七八八了。

    院子里来去也就这么大,他转了一会儿,觉得没有多大意思,便又回到了茶室。

    此时二舅贾政和姨父林如海依旧说着话,贾琏和史浩存很感兴趣,有一搭没一搭的接着茬儿,左右不外乎是官场衙门里的一些事儿。

    王佳也不怎么关心,他坐了一会儿,觉得无聊,重又走了出去。

    贾家这些子弟差不多也跟他一样,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说着话。

    他走到二门楼子,正好听到贾蓉贾蔷贾芹几个聚在一起眉飞色舞的聊着什么。

    他略微走进,便听到贾蓉色眯眯道:“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扬州好看的不是什么桥啊水啊什么的,而是扬州的姑娘。比起看什么二十四桥,我更喜欢看姑娘。”

    “好你个蓉哥儿,去年才得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娇娘子,这会儿都厌弃了?惦记起扬州的姑娘了?”

    “哎,再好的女人,时间长了也都腻味了,可不得换个新鲜的尝尝新嘛?”

    “尝鲜?刚才我们进来时那个林家小妹妹,可就是扬州姑娘啊、”

    王佳听到这里,眉头一蹙,开口喝道:“你们瞎说什么?”

    (下一章,不要看,没时间更新了,暂且复制粘贴别的,明儿改过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