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送葬

    “爸,妈!我去看一下两位师傅!”大学毕业生刘岳对父母说道。

    在陆北的小村庄里,有这么一个既是道观也是禅室的地方,因为这里面住着一个老道士和一个老和尚,他们穿着朴素,干活麻利;

    平时也和村民一样过着耕种的生活,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来历了,村里的人除了少数活到久的老人外,大部分人都是自小就见过两个老师傅的,所以也不清楚他们有多少岁了。

    平时村里人也会找他们学道念佛,说说心中的苦闷;有个头痛脑热的也会找他们开点中药;村里人也不称呼他们的道号,特别是年轻一辈,自小就被父母教导,称呼二人为:“道爷爷,佛爷爷。”

    而一个叫刘岳孩子却是不同,他称两位老人为师傅,刘岳小的时候经常生病,父母就请两位出家人看病,两位出家人仔细的看了看刘岳后说道:“这孩子是星宿命格,非常人所能承受,需要有道行的人压着。”

    于是两人便收了刘岳为徒,还将他改名为岳,希望能镇住他的命格。

    两位出家人说的没错,因为刘岳在能说话之后,经常指着无人处说道:“哪里有人!”

    两位出家人就告诉刘岳的父母:“这孩子是天生重瞳,有时候看见一些不干净东西,也是正常的;但不干净的东西不敢近他的身,因为他的精气神远超常人的强大。”

    不知不觉间刘岳就开始在两位师傅的教导下修起了佛道。

    等刘岳长大些的时候,曾经问过两位师傅为什么要住在这样的这个村庄里,而不是像电视上那样住到道观里,住到寺庙里。

    两位师傅指着离住处不远的大坑说道:“你知道那个坑是怎么来的吗?”

    “老师说,是小鬼子为了埋人炸出来的。”

    “将我们教你的气运到眼睛上,看向那里。”

    “你看见了什么?”

    “黑压压的一片!好冷,好想哭的感觉。”

    “那都是小鬼子造下的孽;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我们是当年那场灾难者和幸存者,度化他们是我们的责任。”

    ·······

    “两位师傅,我回来看你们了!”刘岳笑着走进两人的小屋。

    走近时两位师傅老态龙钟的说道:“小岳,来让,我看看这一年有没有一些变化。”

    “修行落下了没有?”道士问到。

    “没有!在大学的时候,我经常去没人的地方修行,您放心吧;已经到了后天巅峰了,离先天就差临门一脚了。”刘岳笑着说道。

    “这武学练不练都行,现在都用不到武术了;现在重要的是修心啊!”和尚说道。

    “师傅,我会看好心猿的。”刘岳说道。

    又闲聊了几句,突然和尚说道:“这次托你爸妈叫你回来,是有两件事要告诉你。第一件事就是我和道士都感受到了我们的死期,所以让你回来帮忙办理一下后事。”

    “师傅,您说什么?你们的身体不是很健康吗?”刘岳惊讶的说道。

    “人终有一死的,只是早晚罢了!我与和尚已经一百多岁了,也到了该死的时候。我们死之后,需要你将我们的骨灰,带回师门安葬。”

    “可·····弟子遵命!”

    “这第二件事就是我们在你十六岁时给你了一个玉佩,我们死之后,你将这枚玉佩交给我们的师门;他们就会将你录入宗门名册。”

    道士师傅,道名阳平道人,出自上清派;和尚师傅,佛名悟心,出自少室山;但是刘岳从未见两人的师门有过人来拜访。

    几日后,两人在夜间一同仙逝,刘岳将二人的骨灰收敛好后,告别了父母,就带着两人的骨灰去了少林。

    “好多有游客啊!该去找哪个和尚呢?”刘岳拿着皮箱四处搜寻着想到。

    等挤到上香的地方对着看守的僧人说道:“你好,我是佛门俗家弟子,我的师傅圆寂了,依据师傅的遗令,需要将他葬入少林。”

    看守的僧人深深的看了一眼刘岳说道:“师弟请与我来。”

    刘岳和僧人穿过游览区,来到了一个小院,僧人站在房间门口说道:“师祖,有要事禀报。”

    像是一阵风将房门吹开了,刘岳瞧得仔细,这是后天及以上的练气士才能做到的。

    僧人让开道路请刘岳进去,然后关上了门。

    一个年纪和悟心师傅年纪差不多的僧人盘坐在蒲团上,听见了刘岳的脚步声说道:“施主因何事而来。”

    刘岳虽未入先天,但能在老僧的感受到气机。

    “家师是悟心大师和阳平道长,两人在几日前离开人世,特命我将两位师傅的骨灰送至宗门安葬。”刘岳不卑不亢的说道。

    “悟心师弟圆寂了?”老僧有些惊讶的说道。

    “是的!”刘岳说道。

    老僧愣了一会,目光犀利的看向刘岳,问道:“你师父或是阳平道长有没有给你留下什么东西?”

    刘岳有些不明所以还是说道:“家师们给我留下了一枚玉佩说要留给交付两位的宗门,这样我就能进入宗门名册。”

    “玉佩在吗?我看一下!”老僧急忙说道。

    刘岳皱了皱眉,这师弟圆寂了,都不先安葬,反而先问玉佩,实在是不恰当。

    “大师,请先将家师安葬了再说,另外,家师说道,是交付两个宗门。还请大师通知上清派一起来接收。”刘岳说道。

    “你给还是不给。”老僧发怒道。

    霎时间,刘岳感觉对方的气将自己困住了,这种情况在与两位师傅切磋时也出现过,但没有现在的充满杀机。

    刘岳强撑着说道:“请先安葬家师,并请上清派的道长一起来接收。”

    “你······”老僧愣了一下,突然一切恢复平静,他口中突然开始低声念经,过了一小会后说道:“刚才是老僧失态了!敢问师侄是何名号。”

    “家师未为我取佛号,尘世有牵绊,是为俗家弟子,俗名刘岳!”

    “老僧悟明,比你师傅悟心早入门几年,你称呼我为师伯即可。悟心师弟即刻便可安葬,至于玉佩还是等上清派的道长一起来后再商讨吧!”悟明大师说道。

    “师伯,不知这玉佩,到底有什么用处,让您差点破了戒。”刘岳说道。

    “你还是不知为好,你将悟心师弟的骨灰放下吧,几天后会安排诵经仪式,进行安葬。”悟明大师说道。

    刘岳打开行李箱,将悟心师傅的骨灰取了出来,然后恭恭敬敬的对着骨灰盒磕了几个头。起身后对悟明大师说道:“就拜托师伯了。”

    “你先去休息一下吧;惠源,你带你的师伯去休息一下。”悟明大师对门外的惠源说道。

    门开了,还是被悟明大师以气打开的,这次刘岳和清楚的感觉到了气的运动。

    “师叔,请与我我来。”惠源说道。

    刘岳向悟明大师行了礼后,便跟着惠源离开了。

    等刘岳离开后,悟明大师关上门对着悟心的骨灰说道:“师弟,我差一点就坏了一生的修行啊!”

    然后拿出手机打起了电话。

    刘岳跟着惠源去了斋房,路上刘岳问到:“敢问悟明大师到了何等境界?”

    “武道修行已然入道,佛学修行已然不可说,自在阿罗汉。”惠源说道。

    佛学的修行自有无色界,迷惑界,断欲界,涅槃界;对应着佛门四果,涅槃界又被称为阿罗汉果位;与道教的神人,至人境界都是心灵上的修行。

    而刘岳自小在义务教育中长大,虽是耳濡目染,但也是知其事,明其理,而观其行,不入自身;也是如此两位师傅并未度他入门,而是以俗家弟子相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