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天下鱼鹿谈 > 举鼎之勇难成事 逐鹿天下志未遂

举鼎之勇难成事 逐鹿天下志未遂

    李旭虽然吃了败仗,但自知时间紧迫,也不想给敌军喘息的时机,第二日一早麾下铁甲重兵,便列于阵前。不过今日的敌军似乎有些混乱,阵仗松散无序,将士们也仿佛失了些激昂之气。这让李旭反而心中犯了嘀咕,‘莫不是又安排了什么诡计?’不过,当他见到阵中主将之事,连日来的一切烦恼都被一扫而光了。

    此时阵中诸将不再是元世坤了,而是换来了二皇子元世隆。元世隆依旧是阴着一张脸,虽身披白银亮甲,座下高头名驹,但看在李旭严重总是一副待宰羔羊的样子。李旭饶有兴致的提马上前搭话:“二皇子殿下,今日怎不见三皇子元世坤啊!”

    元世隆臭着一张脸说道:“父皇本就下旨让本王统军御敌,前两日本王身体不适才让三弟代为统领。”

    “哦~”李旭略带深意的长念一声。

    原来昨日元世坤率军回城之后,突然大内来人禀报,“三皇子殿下,陛下略感不适,让殿下即刻进宫见驾。”

    元世坤闻之大惊,不及卸甲便跟随入了皇宫。哪知刚入宫门便被一群侍卫宦官围在当中,刘文正拨开人群,阴阳怪气地说道:“三皇子殿下何时受了陛下的九锡之封,可以剑履入大内了?”

    元世坤心中懊恼,自己粗心大意,尽然中了如此鄙陋的奸计,不过此时说什么都为时已晚,冷眼看了下刘文正,“那公公想要如何处置在下啊。”

    刘文正咧开大嘴,“殿下如今可是京城中一等一的人物,老奴就算再胆大包天也不敢对殿下怎样。不过着藐视陛下之举,还是要礼部和宗人府来评判评判。”眼睛骨碌碌一转继续说道:“这样吧,劳烦殿下在东宫偏殿盘桓几日,待他们商议出个结果,再告知殿下如何。”

    元世坤闭眼起双眼,叹了口气,自知眼下已是脱身无望,只得跟着刘文正去了那荒废已久的东宫。

    赵连年见元世坤被乖乖的带走,心中大喜,紧忙赶往赵妃所在的玉鸾宫。赵妃是二皇子的生母,也是赵连年的侄女,赵妃自幼便畏惧自己的这个叔叔,即便入宫封了贵妃,见到赵连年时还是不自觉的犯怵。赵连年进的玉鸾宫后也不客气,大咧咧便坐了下来,又是讨酒,又是要肉,反倒是赵妃却生生的在一旁伺候着。三杯下肚赵连年才转头对赵妃说道:“世隆若是明日再装病,那你们母子便没了用出,这皇宫啊,王府啊,也都可以省了。我这当叔叔的会在祖宗社庙后给你们留一块宝地,也权当是我这当叔叔的送你们最后一程了。”

    这话听得赵妃一身冷汗,急忙道:“叔叔莫急,本宫这就唤世隆过来回话。”

    赵连年伸手拦住,“回话就不必了,明日一早校场点兵,若是那时还见不到二皇子殿下,休要怪我这当叔叔的心狠手辣了!”说完大袖一拂赵妃,扬长而去。

    元世隆前两日确实是让人下了失血咒,才会在殿上口吐鲜血,因为他左右衡量之后,似乎只有此法才能让他全身而退。不过令他没想到的,元世坤居然挡住了李旭来犯,第二日还能大破铁骑,此时心中真是百样滋味混杂一番,说不清道不明的,所以当他听到明日校场点兵统帅之时,虽然心中还是有些惧怕,但也不免多了些许兴奋。

    李旭见到今日与其对阵的换成了元世隆,心中简直犹如吃了蜜糖一般,就连他身旁的副将们,都长长的松了口气。李旭召来参将在其耳边密语了几句,参将微微一笑点了点头,随后率领麾下兵将迎前讨战。

    元世隆见敌军列队挑战,自然也不示弱,下令禁军迎战。哪知双方一交手,禁军便占了上风,虽然李旭一军阵型未乱,但已被逼退了数丈。元世隆心想,‘这李旭一军也号称身经百战,如今一见不过如此,难怪他元世坤能以少胜多。’想到这些不觉得自信满满,见到前方得势,便手中令旗一挥,后阵继续压上,想要一鼓作气击溃敌军。李旭一军见敌方又调兵增援,更是节节败退,半盏茶的功夫已经退出半里有余,元世隆大喜,也耐不住性子在原地等候了,抽出宝刀,高喊一声率领其余的部众一起冲杀入阵。

    此处地形犹如葫芦状,前后宽绰,只有中间关隘一处狭窄,前几日元世坤统领御敌之时,正是利用此处关隘,才能阻挡住倍于自己的敌军。而如今元世隆头脑发热,竟然率领大军突击出了这关隘狭口。

    李旭眼见时机成熟,一声令下,军中顿时战鼓急擂,战角高鸣,左右军阵分兵而进杀向敌阵。时才被打的节节败退的,此时突然战力激增,不但稳住了阵脚,还转而冲杀起敌军。瞬息之间战场上形式大变,禁军虽然察觉有异,但想要后撤已是不能,前方敌军已经突入阵中,一时间难以摆脱;后方己军已杀到,此时后退定然会自乱阵脚,不得已禁军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迎战。但此时己方阵仗已经被敌军撕裂,若不是禁军单兵强悍,恐怕早就被敌军歼灭殆尽了。突然前方敌军阵型一变,分为几支小股部队,各部结为立锥一般,刀斧在前,盾甲在侧,长枪居中,虽然每股不过百人,但协同默契,进退有节。禁军中有勇猛者,挥刀上前,哪知前方刀斧手瞬间退后,左右各补上一盾甲兵卒,这一刀结结实实的砍在了对方的重盾之上,自己手中的刀还未来得及收回,只见盾的缝隙之间,一柄铁枪刺出,噗的一声这名勇士便倒在血泊之中。禁军虽勇但哪里是这阵仗的敌手,顷刻间就被分割成数块,围困在当中。有的禁军拼死一战,最后落得横尸当场;有的眼见形势危急,转身想要逃脱,怎奈己方后队拥堵在此,这一逃反而乱了大军阵脚。

    元世隆此时也拍马杀入了阵中,高马亮甲尤为显眼,李旭心中念头一转,吩咐手下切莫伤了元世隆。有此护身宝符元世隆自然觉得自己武勇过人,砍杀的起兴完全不顾周围的形势,率领亲兵部众,一路杀之阵中,待属下部将拉住他的马头之时,元世隆已深陷重围之中。元世隆顿时犹如身陷冰窟,四周的砍杀声不断,己方的兵将一个个的倒在他的面前,他急切的四处寻找着,寻找一条自己的生路。

    附身抓住部将大声吼道:“快!快突围!”

    聚拢了百余战力上佳的兵将,护着元世隆转身便向金陵城的方向冲杀而去。李旭旋即又下令,只准侧翼绞杀元世隆身旁兵将。元世隆策马狂奔,身旁兵将全然应顾不及,眼见冲到关隘狭口,却见此处己方兵卒拥簇一团,挡住了去路。元世隆此时只有逃命之念,那还顾得上他人,眼见退路被堵,一边高喊着:“滚开!”一边抽出手中长刀向这些兵将挥砍而去,就在这些兵将惊诧之际,已有数人被砍到在地,其余兵将自然左右后退,让开了一条通路。元世隆顺着通路狂奔而去,舍了这数万大军的性命。

    李旭哈哈大笑,随即战鼓再擂,左右两军合围已成,除了刚才尚在狭口处的兵将,元世隆一军已被围在当中。此时的禁军失了主帅,又深陷险境,当真是士气全无,宛如待宰羔羊。李旭杀心已起,又怎会给禁军留活路,不到半个时辰,数万大军就被消灭殆尽。战场上尸横如山,血流如河。侥幸脱逃者,犹如失了心智一般,一边狂声呼喊着,一边四处逃窜。

    李旭满意的点了点头,并吩咐手下兵将,莫要追击。

    元世隆一路逃回金陵城,径直回到自己府上,缩在内宅寝房内,说什么都不出来,田文楷和赵连年一路跟在后面,最后连一句话都与其说不上。直到残兵陆续逃回了城里,这满朝文武才知晓这一日究竟发生了什么。

    赵连年大怒,嘶吼着喊道:“这个废物!明日...明日我便遣人压了他们母子去祭天!”

    田文楷满脸愁容坐在原地,有气无力的说道:“明日?怕是你我都活不过明日了。”

    赵连年突然一拍大腿,“现在把元世坤放出来如何?”

    田文楷斜了一眼,“今日一仗,兵将折损九成,就算兵仙再生,也是无力回天啊。”

    听到此话,赵连年犹如泄了气一般,瘫坐在地上。

    而实际的情况比他们两人想象的还要糟糕,那些逃回来的兵卒,大声痛斥元世隆的行径,当城中的百官听到,元世隆为了自己逃命,竟然砍杀自家兵卒,无不惊诧愕然。入夜之后,无数兵卒丢甲弃刀,逃出了军营;有的官员收拢家资,准备南逃;有的私下聚拢,商议日后如何;更有甚者,摸黑潜出金陵,想要提前投入李旭帐下。

    卫公盘得知元世隆兵败之后,便立刻入了宫,径直去了东宫。此时刘文正还在东宫殿门口守着哪,眼见卫公盘过来了,急忙堆笑的迎了过去,“卫公您怎么来了,有何事遣人知会老奴一声,老奴自然就给您办了。”

    卫公盘撇了他一眼,“那就放了三皇子。”

    刘文正一听脸色骤变,硬挤出了半分笑容,回应道:“不知丞相可知此事?”

    “不知!”

    刘文正犯了难,“这...本是丞相下的令,若是老奴私放了,来日丞相问起,老奴可是担待不起啊。”

    卫公盘实在不想与这老狗在费唇舌,“自有在下担着!”说罢便往东宫里闯。

    刘文正心中一急,便伸手拉了一把卫公盘,这一拉不要紧,惹得卫公盘大怒,挥手一耳光便打在刘文正的脸上,刘文正被扇倒在地,一股鲜血顺着嘴角便流了下来。

    卫公盘指着刘文正的鼻子骂道:“狗仗人势的东西,也不睁开眼睛看看爷爷是谁,你要是再敢阻拦,便砍了你的手!“

    刘文正瑟瑟缩在原地,不敢再吐半字。

    门外吵闹的如此热闹,元世坤在殿内听得清楚,卫公盘会如此情急,自然是战局有变,虽早已料到会有这般,但真的发生了不免还是心绪慌乱。卫公盘进来殿内,便径直坐到了元世坤的对面,先是自斟自饮了一杯水酒,然后直直的看着元世坤,元世坤只是自顾看着手中的书籍,全然不去理会卫公盘。

    “想必今日的局面,殿下早已料定了吧。”卫公盘先开口问道。

    元世坤眼睛不离书本,缓缓的说道:“事不由我,我可奈何?”

    “不出两日,李旭定然带兵攻入金陵,殿下又如何处之?”

    “李氏靖难,自然会德厚恩泽。”

    卫公盘微微一笑,“难道不是权倾朝野,把持朝政吗?”

    元世坤抬头看向卫公盘,“与今日又有何异?”

    卫公盘又喝了一口酒,“殿下如此聪慧,又怎会不懂?田公虽然跋扈,但做事尚有底线,皇室的脸面也都是给足的;赵家的那个,虽然贪名图利,阴奉阳违,不过却是个胆小怕事之徒,弑君挟宠之事断然也是不敢的。”

    “那卫公您哪?”

    卫公盘平舒了一口气,“卫家不得物产,不生钱银,不善兵武。只有些通熟政事的本领,但若无皇室相撑,自然没有用武之地。所以我卫氏一族,虽然贵为宗族四贵之一,但历朝历代只求入朝吃俸罢了。”

    元世坤摇头笑道:“卫公此言可是诓人啊,现下卫氏一族各层官员,怕是已经把持了半个大楚的天下了。工部,河政,盐桑两税,七州之府衙,倘若他日大楚易主,怕是也难撼你卫家的基业吧。”

    卫公盘也附和着笑了笑,“那殿下是不是应该想尽办法,不让这江山易主啊。”

    元世坤苦笑一声,起身便缓步向殿外走去,卫公盘整理了下衣容,也跟了上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