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此子必反

    杨戬携带哮天犬,在驾云前往乾元山、金光洞的途中。

    杨戬轻拂着手中的黑漆折扇,在心底缓缓开口道:“三首蛟,回忆一下你动欲念后逃离天界,下凡遭遇的全部过程。”

    “是!主人!”三首蛟闻言赶忙回忆,不敢漏下一丝细节。

    三首蛟对杨戬很畏惧,不仅仅是因为他差点被杨戬喂狗的经历,和杨戬心灵相通之后,他发现,杨戬的心海好似无止尽的魔渊,深邃、漆黑……

    三首蛟完全感知不到杨戬的所思所想,只有那窒息般的恐惧感,仿佛要把他吞噬殆尽……

    从三首蛟的视角杨戬默默观看,其被天蓬一滴汗水惊醒,到三首蛟起了贪念吞了龙珠逃亡下界。

    再到捏碎下凡抓拿他的瑶姬的心脏,紧接着在瑶姬的追杀下,被元始圣人镇压昆仑山外。

    “虽然看不出丝毫破绽,但天蓬那滴汗水真的仅仅只是一个巧合吗?”杨戬并不这么看。

    杨戬前世今生一直有个好习惯,就是凡事做好最坏的打算,往最糟糕的结果去设想。

    虽然有些杞人忧天,但好处是久而久之,他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也被锻炼出来了。

    “三首蛟,在你捏碎我母亲心脏之前,你有没有在附近感知到杨天佑的存在?”杨戬还需要在仔细确认一遍。

    “主……主人!我可以肯定,在对老夫人动手之前,方圆百里之内,根本就没有一个人的存在!”三首蛟略微有些心虚的声音,在杨戬脑海响起。

    “而后面,属下见到老夫人的那几次,她的仙体绝对一点问题都没有,

    在属下的龙目之下,甚至能看到老夫人体内的那颗凡人半心,散发着一阵非常微弱的金光。”

    三首蛟赶紧试着撇清自己的关系,毕竟今日之前,三首蛟打死也不会想到,

    他居然会成为杨戬的兵器,那么关于瑶姬和他的糊涂账,他还是早点撇清为好。

    杨戬听三首蛟的回答后,做了个假设:如果那滴汗不是意外的话,那么三首蛟被元始镇压就显得很突兀了。

    毕竟,按照这位阐教圣人一贯高傲的性格,难道不应该是轻飘飘一句披鳞带甲之辈,直接打杀了三首蛟才对吗?

    好吧,就算是元始想看天庭的笑话,那瑶姬追杀三首蛟到昆仑山,都可以说是在冒犯他道场了,何以只是单单镇压三首蛟,反而放过了瑶姬?

    加上元始的那一句:“就算三首蛟动了欲念,犯了天条也不全是他的错。”就显得很有意思了。

    元始在知晓前因后果的情况下,居然明摆着是在袒护三首蛟,就凭区区一个三首蛟配吗?

    但假设,元始偏向的不是三首蛟,而是准提或者是他大兄老子呢?

    是不是就显得合情合理多了?

    而以元始护短的性子,在准提和老子之间,会更偏向谁还用说吗?

    在元始有问题的情况下,反推敲一下老君和天蓬那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明显老君动手的嫌疑要比准提要大的多。

    “这样就说的通了,不是玉帝无能,是在三位圣人算计下,玉帝这个亏吃的不冤。”杨戬若有所思。

    “诚然,玉帝能舍弃掉天帝的颜面,选择去找鸿钧哭诉,祭出二桃杀三士的封神榜,算计圣人门徒,这招确实高明!

    但,圣人当然也不是泥捏的,反过来算计天庭气运也是合情合理,

    如果……天庭气运都流逝殆尽了,那么,道祖你还有什么理由让我们弟子上什么封神榜?”

    假如说杨戬的推测正确,那么事情起因和经过应该是这样:

    老君依靠地利、人和优势,借天蓬之手先行落子算计天庭气运,随后,才应该是准提跟上试图分一杯羹,

    准提欲借杨天佑换心之举、趁火打劫,缓缓图谋瑶姬自身所占的天庭气运,

    却不料,老子技高一筹,直接让瑶姬诞下三子轻松瓦解了准提的图谋。

    准提不甘心一番算计竹篮打水一场空,直接选择拉玉帝入局。

    更大的可能是,玉帝已经反应了过来,发现三位圣人的小动作后,直接选择釜底抽薪做出了杨家灭门一事。

    杨天佑魂飞魄散的结局,应该是玉帝向准提要的交代,而准提能渡杨蛟入西方教很可能是和玉帝、老子、元始之间达成了某种共识。

    而元始出手的代价恐怕就是杨戬、杨婵兄妹,不,不是杨戬杨婵兄妹,而是其携带的属于瑶姬的那六成天庭气运加入阐教。

    至此,瑶姬一家人的命运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这其中看似老子最亏,但老子真的亏了吗?

    杨戬不禁联想到,西游时期的老子以多宝化佛为棋子分裂西方教,再有老君放出孙悟空这个棋子意欲引诱天庭和佛教相争。

    杨戬摇了摇头,不再考虑这些还未发生的事情。

    “三圣和玉帝之间的相互博弈到达成共识,应该就是玉鼎真人想要隐瞒的真相了。

    就是不知道通天是冷眼旁观呢?还是真的对三圣之间的一场交易压根就不知情?”

    杨戬剑眉微挑,一双桃花眼中略带一丝戏谑心里暗自说道:“无论通天知不知道都不重要,

    关键是杨戬身为一个好心人,我得想办法提醒通天一下,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俩哥哥拉着西方教的外人欺负自家弟弟不是!”

    这倒不是杨戬可怜通天,他现在不过一真仙哪里来的勇气去可怜一位圣人?

    身处杀劫之下,杨戬现在最想做的是把封神这滩浑水搅的再浑一点,

    而不是在封神局势逐渐清晰偏向阐教的情况下,心甘情愿做一枚为阐教冲锋陷阵的棋子。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封神的起因:玉帝去找鸿钧哭诉,说他这个玉帝当的多么艰难,说天地无序、三教势大、天庭式微,有力使不上……

    于是,便有了三教教主被召去紫霄宫中,道祖降下天书封神榜,三位教主一个都跑不掉,都得在上面签字画押。

    封神榜有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空缺的名额,道祖有令让三教弟子入榜进天庭当值。

    阐教和截教也因此事撕破了脸,两位圣人元始、通天都希望对方多添一些名字上去,

    但,谁家弟子不是弟子?凭什么光让我出血?

    三位圣人最后一个名字都没往上写,故而道祖定下了封神的劫难,让三教弟子各凭本事…

    至此,随着封神的棋局摆开,六圣纷纷执棋下注……

    而,杨戬若是选择继续依着封神的原故事线走,也不过是在大劫之中,走个过场,得上一份美名然后重归了听调不听宣的路子。

    最多是在身上挂了个天庭职位,多领一份薪水,可这付出和收获完全不成正比好吧!

    是!杨戬承认比起原身他就是个俗人,不想要听调不听宣的美名,他杨戬不甘心只当一枚棋子,他想要在封神大劫之中谋求切切实实的好处。

    杨戬知道自己现在的想法很大胆,也很危险,

    他明明可以选择当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棋子,借着阐教的势小心谨慎之下未尝不能以最稳妥的方式求得一个长生久视。

    但,也可能是修成真仙之后,杨戬的心态已经悄然发生了转变。

    若是换成三年前,他初来乍到那会儿,当一枚棋子就能活命的话,杨戬或许会很乐意,但三年后的现在,杨戬想要更多……

    而,杨戬想要的这些阐教都给不了他,在阐教,杨戬无论是真仙也好金仙也罢,身为替师挡劫的三代弟子他的上限已经被固定了。

    杨戬需要更大的平台、更强的势力、更多的资源。

    可惜!元始并非是什么好好先生,阐教也绝不是迎来送往的客栈。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说的轻巧,但哪有那么容易?

    杨戬若想叛教,不仅需要本钱,还需要代价与后台。

    很遗憾!

    这些先决条件杨戬一个都没有,但好在杨戬所处的时间线是封神大劫,这种难得一遇的绝好时机。

    杨戬欲引诱阐、截这两只老虎互相残杀的想法,不仅很危险也很疯狂,一着不慎无异于玩火自焚。

    但天时、地利、人和皆占的情况下让杨戬放弃的话,且不说以后杨戬会不会后悔。

    讲道理!就一颗这么香甜的果实摆在眼前,虽然理智一再提醒他,让杨戬不要伸手去碰,会死人的!你会没命的!

    但,说句实话让杨戬不碰,杨戬是真的办不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