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半生离歌 > 第十八章无常和缘分

第十八章无常和缘分

    2018年5月13日

    本来想着今天安慰小和尚,但是小和尚却一直都在房间里面没有出来。

    几顿饭都是师傅送进屋里面吃的。

    师傅再次给我诊了脉,还是一样的结果。其实我本就没抱什么希望。现在我比较关心的还是小和尚。那么爱说话的一个小孩儿,突然就沉默了。

    终于,午饭过后,我坐在院子里看书的事后,师傅也从房间里面出来了。我们就坐在院子中的石桌旁,师傅捧着一本医书,我继续看着我的《岛上书店》,时间似乎静止了。

    后来我们一边看着书,一边就聊了起来。天南海北的,也不是是谁先开的头了。现在,我来整理一下这些谈话。大概是关于小和尚的,关于师傅的,还有关于我的。

    感觉我们三人都可以写成一本书了。

    这两天在山上的时候我就很奇怪,像小和尚这个年纪,应该是在学校里念书的。为什么他没有在学校里面?

    师傅解答了我的疑惑。那是因为小和尚不适应外面的生活。在小和尚六七岁的时候,他送小和尚去过学校。但是小和尚不知道为什么,在学校的时候就一直哭,一直哭,小和尚也不说是为什么。

    小和尚的身体是没有问题的,针对这个问题,也咨询过专业的心理医生,还进行过专业的治疗,但是只要一离开这个地方,小和尚就会一直哭一直哭,回来后小和尚就好了,

    后来也反复折腾过几次,学校也好,医院也好,小和尚都呆不下去。师傅也实在是不忍心小和尚再被折腾了。所以干脆让小和尚一直待在自己的身边了。

    只要是在这个山上,只要是没有离开这个敌方,小和尚就是乖乖的小和尚。

    而今天的小和尚就像小时候从学校回来的时候一样,不愿意见人,不愿意出屋子。

    师傅说慢慢的安慰,慢慢地讲,会好的。

    师傅也知道我的担心,经过医生的诊断,小和尚没有抑郁症,也没有自闭症,精神上没有查到任何的问题。所以,除了陪伴,无法可想。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看到了师傅眼中深深的担忧。但是这句话砸在我的心中,却是惊雷滚滚。

    然后还有师傅自己的,我其实并不愿意打听别人的隐私,但是和小和尚相处了这两天,实在是觉得有些问题想要问问。至少为了小和尚问一问。

    我问师傅小和尚从哪里来?为什么会来?为何不会走?要知道这是法治社会,以师傅的条件,并不能建立收养关系的。

    师傅看着手中的医书,沉默了很久。

    师傅说:希安是他妈妈放在寺庙门口的。他的妈妈就是我出家的原因。个中缘由想必施主也是不关心的,但是对于希安,我是愧疚的。所以,施主,谢谢你对希安的关心。我佛慈悲。

    我笑了,同样很感谢师傅的坦诚。

    后来,还有关于我的。

    师傅说他翻遍了了能翻遍的医书,以他的能力,没办法为我诊治。

    我早就知道的,所以并没有多大的失落。

    师傅也说,他一见到我就知道他是打不开我的心房的。原本想着让小和尚多陪陪我的,但是现在看来缘分未到吧。

    师傅说,我的心中其实有怨,有不平的。只是一直假装不在乎。可是假装不在乎不代表就真的不在乎了,就像谎话说了一一千遍,就算真的有人信了,那也依旧还是谎言。

    师傅说了很多很多,可我实在是抱歉,我没有办法给师傅回应。

    大概是早就看出来了我会是这样的反应,所以师傅一直没有找过我。今天关于我的话题也只是夹在他和小和尚的谈话间,无意中说过一两句,但是随即就被转移话题了。

    今天不知不觉得我们聊了一个下午,我看完了《岛上书店》,故事并不美满,但是我依旧喜欢。师傅也翻完了他的医书。

    我突然觉得,以前那些古人很喜欢和僧人聊天,有时候大概不是他们有多高的智慧,或许是因为他们能静静地听你说,甚至能听到不发表任何自己的意见。这样的人,我以前没有遇到过,可惜时间太短,辜负了师傅的苦心了。

    晚上的时候,小和尚依旧没有走出他的屋子,师傅说小和尚一直再念往生经,是对逝者的祈祷,早度轮回。

    我很遗憾,我决定明天一早就准备启程了。可能没办和小和尚道别了。

    在这里住了几天,我还是更喜欢在路上的感觉。朝着目标一点点的移动,哪怕走不到也会更靠近一点的感觉。

    我向师傅道了别,明天一早我就静静地走,不准备打扰了。我也请求师傅代我向小和尚告别。

    师傅送了我几副药,说是可以泡泡脚,缓解疲劳的。

    只能是再次感谢师傅的实在。

    小和尚,再也不见了。或许,这就是无常。

    “嗯嗯,我敢打赌,这就是巧巧说的那条瀑布”吴俟隅指着前面的瀑布,转身对着郑桥说着,巧笑嫣然。

    郑桥有点搞不清楚女孩子的脑回路,只好无奈的说到:“这是第三道瀑布了。”

    吴俟隅才不管这么多,只顾着在瀑布下的潭水中耍着水。

    泉水清澈见底,这是少见的自然段味道。虽然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概,但一步一景,自然成趣。

    这座山在这十里八乡很出名,吴俟隅他们几乎是不费什么功夫就找到了。原本吴俟隅以为找到那间寺庙很容易,但是走进山中两人才发现。虽然小路都是铺过的,但是却蜿蜒曲折的不像样子,岔路又多,两人走着走着,几乎要迷失在这山水之间了。

    吴俟隅两人又沿着幽深的小路走了许久,走到吴俟隅气喘吁吁,不得不在路边找了快石头坐下歇息。

    “巧巧能找到这么个地方,靠的全是缘分吧”吴俟隅擦了一把汗,说话间带着稍许的调侃。

    郑桥站在一边,气定神闲。

    吴俟隅看着他,“你们是不是天天跑五公里啊?大少爷走路都不带喘的。”

    吴俟隅现在也和郑桥熟悉了一些,偶尔她也会调侃两句郑桥。本来吴俟隅就是天生活泼的性子。装了这么长时间的淑女,自我都感觉崩溃了。

    郑桥看了她一眼,对她的调侃毫不在意,甚至都不想接招。只是说了一句:“真弱。”

    吴俟隅也懒得理了,养精蓄锐完了就起身接着走了。

    山下的村民说,只要是进山后一直向左走,有上坡就上坡有下坡就下坡,走着走着自然就到了。

    对这样的指路方式,吴俟隅也是相当的无语。但好歹有了个方向。郑桥这个时候还保证,他可以找到。

    只是走了这一路,走到吴俟隅都在怀疑了。

    再又走过一个转角后,前方又传来了瀑布落下的声音。

    “我觉得前面那个瀑布就是了。”吴俟隅对郑桥说到,“你听,未见其形,先闻其声,这就是缘分了。”

    自从入了这山间,缘分二字就没有从吴俟隅的嘴边离开过。

    郑桥:“刚才那三条瀑布都是缘分。”

    “你这人,总是拆台。”吴俟隅不满地哼了一声。然后加快步伐循着水声的方向去了。

    转过几棵大树,一条细细的瀑布就静静地悬挂在那里,似乎风吹不动,雨打不动。而瀑布的下方,是一个正在舀水的少年。

    这个少年十五六岁的年纪,落在世俗之人的眼中有些特殊。因为他穿着一身灰色的袍子,头上是明显的戒疤,舀水的动作轻柔细腻,像是从这山间长出来的一般,放佛一眨眼就没了。

    郑桥走到吴俟隅的身边,拉了拉这个已经呆住的女子。

    吴俟隅反应过来,用口型说:“小和尚?”

    郑桥点点头。

    待两人都走近了,小和尚才察觉到他们的到来。小和尚以为是自己挡了他们取水的路,所以赶紧往旁边让了一下。

    吴俟隅笑着说了声谢谢。

    小和尚回礼:“施主不用客气。我的水已经打好了,这就回去。不知道施主们可是要到哪里去,和尚可以为施主们带一回路。”

    吴俟隅笑着说到“谢谢小师傅,我们就是来旅游随便玩玩的。听说这里的泉水好,所以过来看看。”

    小和尚眉眼弯弯,双眸明亮,也笑着回应道:“我就是要用这些水回去煎药。师傅说山里的水有灵性,用上它煎药效果会更好。”

    吴俟隅回到:“那可真的很好。可惜我今天没有带东西来。不然一定带一些回去。”

    小和尚听完马上拿出手上刚刚用来舀水的葫芦,“这个赠给施主。”

    吴俟隅赶紧推辞。

    小和尚却认真的说到:“庙里有很多。施主喜欢这山里的水就拿去吧。我们遇见了就是缘分,本来出门的时候没想着拿这葫芦的,原本想着只是拿个桶就可以了。但出门前还是拿了它,可见,今日就是专门为施主们拿的。”

    吴俟隅还想再说,但是郑桥却已经伸出了手,说道:“谢谢小师傅。”

    小和尚再次合掌行礼。然后说到:“师傅这会儿大概等急了,我要要先回去了。”

    吴俟隅的嘴唇动了动,但什么也没说,只是笑着说了句再见。

    看着小和尚远去的身影,吴俟隅的心满足了。

    在回去的陆上,吴俟隅问郑桥“你说小和尚还记得当年那个在庙里住了三天的生病的姑娘吗?”

    郑桥点点头,很坚定的回答:“一定记得。”

    吴俟隅点点头,轻声说道:“那就好。”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