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东晋:我的父亲是刘裕 > 第9章借力打力(求收藏和追读)

第9章借力打力(求收藏和追读)

    杨业也是理解自家太守如此焦急,就直言道:

    “明公,卑职以为,还是将我颍川郡境内驻守各个城池的士兵全都集中到许昌城来,坚守许昌。

    这样一来在面对晋贼的六万大军咱们还有一定的胜算!”

    姚垣能当上这个颍川郡的太守,也不尽然是光凭着宗室的身份,尽管他有些着急了,但是杨业的计策还是有很大的风险,所以姚垣担心地问道:

    “继元,若是他们不来这可怎么办?”

    “明公,如今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以城内的七千守军难以抵挡晋贼的大军攻城!

    现在我们只能寄希望于这些守城将领能像董新蔡一样,为国尽忠听从明公您的军令!”

    杨业语重心长地对姚垣劝说道。

    杨业说的七千守军是最准确的,至于檀道济之前说的许昌城守军有一万五千是为了说服那些降将借兵的夸张说法。

    姚垣明白现在形势危急,只能就这样把希望寄托在颍川郡境内的各县守将还念朝廷的恩德,会带兵前来与他姚垣的七千守军汇合。

    姚垣思索一番后只好无奈地说道:

    “好吧,本太守听从继元你的建议,这就派人传令各县,让他们尽快带兵前来守卫许昌!”

    “明公英明!”

    杨业对姚垣恭维道。

    当日,姚垣就以自己颍川太守的身份下令颍川郡的各县守将带其守城将士前来许昌。

    有人说可以向洛阳求援啊!

    姚垣和杨业都清楚,远水解不了近渴,等到洛阳的援兵到来,许昌城早已被晋军攻破。

    所以杨业这才想着放弃各县,集中兵力固守许昌城。

    然而三天过去,颍川郡辖内的六县只有临近许昌的临颍县和鄢陵县的守将带着兵马前来,其余的要么百般推托,要么就是严辞拒绝,要么就是已经投降晋军。

    现在的姚垣也是拿这些不来的守将没办法,毕竟现在他也顾不上这些人。

    据他派出去的探子来报,檀道济的六万大军的先头部队距离许昌城只有一百里路,也就一两日的行程就到许昌城下。

    现在出兵去收拾这些叛徒,那他姚垣是昏了头。

    现在许昌城里也是有了一万多守军,姚垣只能寄希望于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和洛阳的援军早日前来。

    原来姚垣在派人去各县传令的同时,也派人去阳城和洛阳求援。

    毕竟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他姚垣还是懂的。

    ……

    经过四日的行军,檀道济终于抵达了颍川郡境内。

    “报将军,前方二十里就到鄢陵县!”

    探子向檀道济汇报道。

    檀道济拿出舆图瞅了瞅,又比划一番,随后就给身边的传令兵传令道:

    “传令大军,一路向西北方向行进,转道临颍!”

    檀道济知道自己的先遣部队如今已经到了鄢陵县。

    自己的五万大军前往临颍,形成合围之势,不出两日就可抵达许昌城下。

    檀道济这一路上的行军速度不快不慢。

    当晚檀道济在离临颍城还有二十里的地方刚安营扎寨,临颍令就带着妻儿来到檀道济的大营来投降了。

    至于那临颍守将在两天前接到太守姚垣的手令就带着守军前往了许昌

    檀道济接见了临颍令,两人寒暄了几句,就让他带着妻儿离开营帐,回了临颍县。

    檀道济的计划就是不入临颍城,不作停留直奔许昌。

    而且檀道济也得到了朱超石的来信,邀请他一同攻打阳城。

    檀道济原本打算两日的行程,硬生生被他提前了一日,在日落之前到达许昌城下。

    从新野到许昌檀道济兵贵神速,以五天的时间跋涉五百里路,平均一天要走一百里路。

    这行军速度放在当下也是相当厉害,全用两条腿走路。

    从侧面也说明了刘裕手下北府军的强悍。

    ……

    另一边的新野太守朱超石和宁朔将军胡藩所率领的五千北府军由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出发此时到了襄城,稍作停军休整。

    朱超石在到了襄城后得知檀道济带着六万大军已经从新蔡出发前往许昌。

    出征前,太尉刘裕给朱超石和胡藩的任务是拿下洛阳与许昌的必经之路阳城,策应王镇恶和檀道济的先锋主力。

    “道序(胡藩的字)兄,这道济兄手段果然了得,让那些降将亲自率部跟随前往许昌!

    比起道济兄,我们都不如也!

    直接拥兵六万,道济兄不得把许昌守将吓个半死。”

    朱超石将檀道济那里传来的战报递给一旁的胡藩,情不自禁地夸赞道。

    胡藩接过战报一看,也是大加赞赏:

    “这檀冠军,跟着王龙骧几日,也学会了这巧言善辩的本事!”

    胡藩倒是错怪檀道济了,檀道济也是赶鸭子上架,哪曾想这些降将都这么好说话。

    朱超石眼珠一转,跟胡藩笑呵呵地说道:

    “道序兄,这道济兄那边兵强马壮,我们何不手书一封等道济兄拿下许昌城与咱们的五千步卒合兵前往阳城!

    等攻下阳城,道济兄再跟王龙骧在成皋汇合也不迟!”

    “还是你小子聪明,借力打力这一招玩得可是炉火纯青!

    要我说,太尉手下这么多的将领里,就属你小子最是奸猾!”

    胡藩听朱超石这么一说,忍不住调侃道。

    “哎,道序兄这不是没办法嘛!

    谁让咱们兵力少,又没有道济兄那样的手段,让那些降将带兵来相助。”

    朱超石对于胡藩的调侃,也是无奈地叹息一声道。

    “说的也对呀,若是有了道济相助,这阳城也就是唾手可得!”

    胡藩对于朱超石的说法也甚是赞同。

    朱超石趁着胡藩有意,于是顺势说道:

    “道序兄,你与道济兄共事最久,关系也是最为要好。

    还是由道序兄给道济兄手书一封,想来道济兄不会拒绝。”

    胡藩对朱超石打得什么主意心知肚明,当即笑骂道:

    “你说你呀,你跟你大哥怎么就差别这么大?

    你大哥他做事一向都是光明磊落,这才深受太尉的喜爱与信任,他怎么就有了你这么一个奸猾的亲弟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