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

    一天的课程没有多少,先是隋老师让孩子们认识一下,然后她陪着孩子们玩玩具,做做小游戏,接着教孩子们认识数字和简单的文字。虽然在场的孩子通过生活经验或者家长们的言传身教,大多都认识了,但他们依然选择陪着隋老师上完这一堂课,没有趴桌睡觉,没有聊天讲话,静静地听老师讲课。一节课完毕,他们又仿照近代的礼节,行鞠躬礼,并齐声说:“谢谢先生,先生再见”隋老师一节课可谓收获满满,她也很开心孩子们如此的配合,学着他们的样子,也给他们鞠躬,说“同学们再见。”这番,一堂课才算是真正的结束了。

    课后,几个学生来找隋老师,说:“先生,课程难度可以大一些,简单的我们都学过了。”隋老师听完学生的话,并没有马上接纳他的建议,而是选择反问他:“是否全部同学都这样觉得,如果是,你可以帮先生收集一下大家的建议吗?半数以上同意,我就接纳你的建议”得到老师的回话与派发的小任务,学生也没觉得多困难,马上回答说:“可以的,先生到时候可不能反悔”隋老师含笑点了点头,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再三确认后,几位学生跟老师告别便马上回到班级中。

    他们先是站在班级课桌的前面,其中一人发话说:“同学们,能否先停一下手上的动作,听我们说几句话。”有的同学率先停下了手上的动作,转过身看着台上的五人;有的即使不解,但本持着良好的礼节与教养,也没有再弄自己手上的事情,而是选择倾听他们说话。这里的孩子大多是富人家的孩子,从小的教育加之父母经常带着他们去外面历练,眼界与见识跟普通的孩子总归不太一样。所以,就出现了这么一幕:几个孩子在台上讲着,一群孩子在下面听着,似乎很和谐。岁岁也参与其中,她属于虽有疑惑但也没有制止台上的同学,而是先选择倾听再做后续打算,毕竟她很好奇台上的他们会做些什么。

    台上的同学们先是简单介绍了一下事情的由来,然后几人下去,分别从自己的储物箱子里拿出了一张泛黄的大宣纸,一只毛笔,一小瓶墨,一个墨碟,一份书画毡。其中一个人抱着这张大宣纸来到了中间的四人小桌前,先是询问桌子的主人们,自己是否可以借用他们的桌子,主人们纷纷点了点头,表示同意,随后让开了身子。那人道了声谢,就将手上的东西放下了,其他需要用到的东西也陆续放好了。他们中的一个人来到岁岁他们桌前,似乎是想要寻求帮助。来人是一个小胖子,长得虎头虎脑的,穿着件土黄色的小马褂,马褂上有许多铜钱样式的暗纹。他的声音跟他的外表很相似,很讨人喜欢,岁岁听到他说:“亓官春意,你可以帮我们写一份‘争议书’吗?”随后岁岁的同桌不冷不热地说:“可”得到他的回应,小胖子似乎很高兴,高兴之余他也不忘说声谢谢。岁岁有些不解,她前桌的小姑娘看到岁岁不解的模样,便偷偷告诉她,她的同桌的书法作品得过市的特等奖,一般,幼儿园里的书法作品都是找他写的,最明显且岁岁见得最多的便是幼儿园的园名,它也是出自岁岁同桌之手。得到解释,岁岁豁然开朗,向她前桌的小姑娘说了声谢谢。岁岁的同桌站起身来,离开座位,准备上前走去。可,岁岁坐在这儿,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于是,他停下了脚步。岁岁注意到这点儿,连忙起身离开,将椅子推进去,给了同桌能够走出来的空间。同桌从岁岁旁边走过时,用微不可察的声音向岁岁说了声“谢谢”。

    接着,同桌便来到了中间的四人小桌前,拿起毛笔,在墨碟里沾墨,然后刮墨,准备写字。不一会儿,一份字迹工整且美观的“争议书”便完成了。同桌在同意那边率先写下自己的名字,而后便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岁岁早有预料似的提前起身,将椅子退了进去,所以,同桌很自然地落座,落座后,他再次向岁岁说了声“谢谢”。后来,有了同学们的配合,一份“争议书”彻底完成了。全班四十二个人,都在同意那拦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原先发起“争议书”的那几人,站在讲台上齐齐鞠躬,向大家致谢。

    待纸上的墨水干了后,原先跟老师交谈的那个人带着这份“争议书”前往老师的办公室。看到他来,隋老师很是意外,他竟然能在放学前做好这件事情,这大大超出了她的预期。因为,她原本以为孩子的能力与精力终归是有限的,也许过会儿就忘了这件事情或者明天才能拿出成果。隋老师接过他拿来的“争议书”,看了看,全班的名字都在上面,一个不漏,而且在,从字迹看都是出自本人之手,没有浑水摸鱼的。看完后,隋老师对他表示鼓励与肯定,并询问他:“是否愿意担当这个班级班长的职务,帮助老师管理班级”男孩听到老师的问话,先是一愣,后来眼神越来越坚定,退后一步,伸手作揖,道:“定不负先生所托”得到学生如此坚定的回应,隋老师甚为喜悦,连道三个“好”字,而后摆了摆手,示意他先回,自己等会就来。男孩也没有久留,向老师告别后,便回了班。

    此时,岁岁正在同前后桌的同学在班级后坐着,一起聊假期开心的或有趣的事情,彼此的交往也愈发深入。岁岁也得到了两个很好的朋友,一个脸稍显圆润,身材略有些胖,不过精致的五官让她看起来很像一个福娃,是很讨长辈喜欢的类型,后来的她,成为了一名法医,每天的工作便是“‘为死者言,为生者权’”;另一个身材高挑,扎着一个高马尾,穿着件白色毛衣,外搭一件墨绿色的风衣,下搭一条黑色的裤子。整个人给人的感觉看起来不太好接触,让人不敢靠近与交流。后来的她,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担当起了“教书育人”的责任。可恰恰是这两个人,在往后的日子,帮了岁岁许多次同时也保护了她许多次。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